第621章 芷江机场与苏联志愿航空队,南昌上(1/2)
第621章 芷江机场与苏联志愿航空队,南昌上空方文突袭
方文收到苏联航空志愿队的电报时,正站在缅北基地的涡轮叶片加工车间里。
景德镇技师刚完成第一片vitallium合金叶片的陶瓷涂层烧结,淡灰色的氧化铝涂层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用指尖轻敲,能听到清脆的金属共鸣声,这意味着涂层与合金基体的结合度远超预期。
“总经理,从国内发来的电报。”龚修能拿着一份电报纸过来。
方文接过电报,看了下里面内容。
是伊万发来的电报,但非个人名义,而是代表苏联志愿航空队发来的战斗邀约。
方文心中一动。
参与长沙会战,他一直就有这个想法。
但却找不到机会。
航空4大队的高队长曾经说过,想要邀请他一同作战,却都在高层审议环节被中止。
而这次,长沙的空中支援全部交给苏联志愿航空队来负责,苏联人倒是给了自己参战的机会。
那是肯定要去的。
一旁的龚修能见方文露出喜色,不由问道。
“团长,什么事?”
“我准备去国内参战,加入苏联志愿航空队,支援长沙。”
长期待在方文身边的龚修能,是明白方文心思的,但又有所担心。
“团长,你是准备一个人去吗?”
方文点头:“我一个人驾驶战机参战,但后勤补给需要带一架运输机送物资和机械师过去。”
这次的参战,和以往不同,炮舰机在这种环境下用处不大,更多的是敌我双方的战机对决。
龚修能连忙道:“团长,我是肯定要跟着你去的,哪怕不能上天和你一起战斗,在驻地机场你也需要一个帮忙的人。”
“你坐运输机过去。”方文点头。
虽然决定了参战,但目前方文还需要将手头的事情安排妥当。
2架改进型炮舰机要送往军山湖敌后根据地。
喷气式发动机的合金材质需要他用异能确认。
独立团那边,后续防务也需要安排。
至于其他公司业务,澳洲新西兰肉类采购等,倒是不用他操心,有总部那边的人来看顾。
想到这里,方文目光落回叶片上。
异能悄然启动,叶片内部的晶界结构、涂层与合金的过渡层清晰地呈现在机械感知中。
vitallium合金通过陶瓷化内衬改良后,在 900c下的蠕变强度已达 230mpa,陶瓷涂层更是能将耐热上限再提 150c,虽未到 1000c的理想值,但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现在需要美国那边的实验室按照他的要求,研发出新一代的vitallium合金,那样就可以结合陶瓷技术用于泰山的涡喷发动机了。
他在检测单上写下检测评价内容,随后带着检测报告召集姜文瑾和霍端阳,将后续研发的事情交给两人来主持。
随后,方文给独立团阳江驻地发报,要求独立团在阳江保持戒备,并继续训练,同时要与桂系2路军配合好,共同抵御日军在粤南的进攻。
做完这些,方文前往飞机制造厂那边。
将两架改进型炮舰机,一架水上运输机,还有自己的座驾‘钦原号’组成了一个临时飞行编队。
光有飞机还得配备飞行员。
前往军山湖的飞行员,短时间内是不能回来的,要留在军山湖与新四军飞行团一同作战。
为此,方文与挑选出的两名民航飞行员交谈。
飞机制造厂的停机坪上,两架改进型炮舰机正进行最后的检查,远处的水上运输机则浮在泊位上。
“团长,人来了。”龚修能在飞机下面喊道。
方文从“钦原号”的座舱内站起,顺着飞机外壳滑落而下,轻松落在地上。
这种下战斗机方式,也就他能做到,别个这么玩很可能摔伤。
飞机下面,龚修能带着两位飞行员站着。
左边是二十八岁的陈默,是泰山航空的资深飞行员,第一批飞行学徒,后来从陆航转水上航空,飞黄河航线,国内业务结束后,就在仰光--缅北的运输航线上飞水上运输机。
右边是刚满二十五岁的林晓棠,南洋归来的飞行员,属于方文那次招募精锐飞行员没有选上的那批,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而是继续留在泰山航空,成为东南亚支线航班的飞行员。
两人都是方文看好的飞行人才,并且都主动向公司提出加入作战部队申请。
所以方文才会选他们两个。
“陈默、林晓棠,这次把你们叫来,是有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你们。”方文开门见山,指了指不远处的改进型炮舰机,“这两架飞机,需要你们驾驶前往军山湖根据地,后续将编入新四军飞行团,和他们一起作战。”
陈默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飞行帽,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总经理,您是说……我们要去前线打鬼子?”
他此前一直飞民用航线,虽早有参战念头,却始终没机会,现在终于等到了。
林晓棠则更冷静些,目光落在炮舰机机翼下的火箭弹发射巢上,轻声问道:“总经理,这两架炮舰机看起来和我们以前训练时候飞过的炮舰机不一样。”
方文点头,“整体性能没有太大差别,驾驶也不需要重新学习,主要就是火箭弹发射巢,由于现在航空火箭弹的命中度还有所欠缺,它只能当做一种方向性面打击武器,如果你们俩愿意去军山湖,我现在就能教你们如何操作它。”
两人欣然同意,随即方文带着两人上到一架改进型炮舰机进行现场教学。
如果不注重精确命中度的情况下,对于火箭弹发射巢的操作难度就大幅降低了。
只需要考虑射向,射距,保证在大致方向,1000米射距发射集群航空火箭弹形成范围伤害,就达到了发射预期效果。
为了让两人快速掌握,方文驾驶改进型炮舰机升空,直接指导他们实弹射击。
在3000米高空,炮舰机一发接一发的将发射巢中火箭弹发射出去,每发射一发,飞行员便对这种操作的理解深刻一层。
了一天半时间,两人掌握了航空火箭弹的发射,方文准备起航出发。
他与两人做了最后交心。
“明天就要出发了,你们俩还有什么问题,现在尽管问。”
林晓棠问道:“新四军飞行团为什么要选在军山湖作为根据地。”
陈默也提问:“军山湖是敌后区域,飞行团如何在敌后与日军作战的?他们不怕被日军包围吗?”
方文微笑回道:“两个问题,我合在一起回答你们。军山湖周边多湖泊和丘陵,让日军的地面作战优势不在,而我方的空中力量和游击队配合作战方式,可以轻松解决日军前来围剿的分散兵力,他们要集中兵力的话,炮舰机队只要转移位置,小鬼子根本追不上。”
顿了下,他继续解释:“因为炮舰机可以在水面随意降落,因此日军很难确定飞行团的飞机停泊区域,再加上我们的雷达系统和无线电通讯装置,日军空袭成功的可能性更低。因此,在军山湖,飞行团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是牢牢插在敌后的一颗钉子,牵制了南昌方面的日军。”
听了方文的话,两人心中再无问题。
一夜过去,临时飞行队准备出发。
两架改进型炮舰机,满载军火和其他物资,由林晓棠和陈默驾驶。
方文则驾驶钦原号,龚修能则上了另一架水上运输机。
4架飞机升空,方文用无线电装置指挥。
“改1,改2,运1,你们编组飞行,改1为领飞机,改2和运1跟随。”
方文没有充当领飞机,主要是考虑到飞行速度的差异,钦原号时速在500公里,炮舰机速度在350公里,两者间差距太大,编组飞行并不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