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93章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產力

第393章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產力(1/2)

目录
好书推荐: 税收只在机枪射程内! 我一权臣,扶持几个女官怎么了! 全职法师:最强召唤兽竟是我自己 魔京斩鬼传 华娱:顶流从被小花倒追开始 民国:王牌飞行员 食恐 万剑归宗! 面壁者,但元婴期 这个反派过于有人气

第393章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產力

田埂边的杂草已被庄户们清理乾净,金黄的稻浪在风里轻轻摇晃,镰刀与竹筐整齐地摆放在田边。

温柔攥著李恪的衣角,踮著脚看著田里的稻子,眼睛亮晶晶的:“阿兄,阿兄,我也要割!”

话音刚落,她便挣开李恪的手,迈著小短腿朝田里衝去。

可刚踏上田边的软泥地,脚下便一滑,身子朝前扑去。

李恪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稳稳將人扶稳,语气带著几分无奈:“慢点,泥地滑。”

温禾在一旁看得心都揪了一下,见温柔没事,才长长鬆了口气,板起脸警告道。

“这泥地不好走,乖乖在田埂上站著,再乱跑,回去就打你小屁股。”

温柔被他严肃的语气嚇了一跳,连忙躲到李恪身后,只露出半张脸,怯生生地看著温禾,再也不敢提下地的事。

温禾转头看向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四人,指著面前的一亩稻田:“你们兄弟四个,都下来,这一亩地交给你们了。”

说罢,他便要將手里的镰刀递给一旁的冯大虎,打算自己在田埂上指挥。

谁知李承乾突然上前一步,咧著嘴笑道:“先生,刚才阿耶说了,你今天也要割一亩地,若是割不完,就抄一百遍《孝经》。”

他一边说,一边朝著不远处的李世民使了个眼色,眼底满是狡黠。

温禾刚迈出一条腿,听到这话顿时僵在原地,愕然地扭头看向李世民。

只见李世民正和竇静、武士彠走来,目光落在田间的稻穗上,神情悠閒,仿佛没听见这边的对话。

“看来这收成,比某预想的还要好啊。”

李世民走到田边,俯身伸手拨了拨身旁的稻穗,指尖触到饱满的穀粒,沉甸甸的触感顺著指尖传来,压得纤细的稻秆微微弯曲。

他仔细打量著,只见每一株稻穗上,穀粒都紧密地排列著,比大唐寻常稻种要多上近三分之一,颗颗圆润饱满,泛著油亮的金黄,哪怕只是看著,都能感觉到沉甸甸的分量。

“寻常稻种,一株穗子能结三四十粒谷就算不错,这环王粮种,一株竟能有六七十粒,还这般饱满。”

李世民语气里满是讚嘆,又轻轻捏了捏穀粒。

“颗粒紧实,看来晒乾后也不会掉多少分量,比朕皇庄里那些稻种强太多了。”

竇静连忙上前,顺著他的话补充:“李郎君说的是,寻常稻种一亩能有七八斗收成已是丰年,这环王粮种看著长势,一亩地至少能有一石多的收成,若是风调雨顺,说不定还能更高。”

“一石多?”

武士彠闻言,脸上满是震惊,他凑近田边仔细打量。

“只是预测罢了,还没称重,虽然在下不敢胡言。”竇静虽然这么说,可看他的样子,明显是胸有成竹了。

“不过这稻穗確实饱满,可大旱之年能有这般收成,实在难得!”

“看著这稻穗的密集程度,一石多应当不成问题,就是不知道具体能多几斗。”

竇静抚著长须,眼中满是讚嘆。

“若是这粮种能在天下推广,我大唐的粮食难题,便能缓解大半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语气带著几分感慨:“大旱之年,即便每亩只多一两斗,也是天大的好事。”

他心里暗自盘算。

一亩多一斗,十亩便是一石,天下亿万亩田地若是都能如此,不仅民生无忧,攻打突厥的后勤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至於眼下的民生,等灭了突厥这个外患,再集中精力治理也不迟。

说话间,三人已走到温禾附近。

李世民见温禾站在田边不动,还朝著自己投来幽怨的目光,再看李承乾那副偷笑的模样,顿时猜出了缘由,故意板起脸问:“怎么停了?不是要割第一茬稻子吗?”

温禾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冯大虎却先皱起了眉。

他看著李世民,语气带著几分不满:“你这人好不讲理!虽说你是小郎君的长辈,可也不能这般厚顏吧?”

他就差把无耻两个字说出来了。

冯大虎上次春种时见过李世民,当时温禾只说这是家里亲戚,他就暗自担心这人是来蹭好处的,如今见李世民指使温禾,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顿时忍不住替温禾抱不平。

若不是看在长辈的份上,他早把人赶出去了。

武士彠和竇静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两人脸色骤变。

武士彠下意识地呵斥:“放肆!你一个泥腿子,竟敢对……”

“无妨。”

李世民抬手打断他,目光落在冯大虎身上,嘴角带著几分笑意。

“某记得你,上次春种时,你还指导过某呢。”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不过你有一点说错了,某的几个儿子也下地帮忙了,这稻子,某吃得安心,另外,你可以问问温禾,这环王粮种,可是某给的。”

冯大虎愣在原地,满脸错愕地看向温禾。温禾拍了拍他的胳膊,无奈点头:“这粮种,確实是他给的。”

冯大虎那张黝黑的脸上瞬间涨得通红,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刚才还把人当成打秋风的,原来这么好的粮种还是他送来的。

那小郎君理当是送上谢礼才是。

他居然错怪人家了,实在是丟人。

李世民见状,忍不住大笑起来。

他向来喜欢忠心护主的人,冯大虎虽鲁莽,却真心为温禾著想,这般品性,倒让他多了几分好感。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

李世民笑著挽起袖子,就要往田里走。

“既然要吃这稻子,总得出点力。某许久没做过农事了,今日就借温禾的光,体验体验收割的滋味。”

武士彠和竇静见状,连忙上前阻拦:“李郎君,这万万不可啊!您身份尊贵,怎能下地沾泥?”

他们哪里敢让帝王亲自动手,若是伤了或是累著,他们担不起责任。

李世民却摆了摆手,笑道:“农为天下之本,本固则邦寧,某今日倒想真真切切体验一番,看看这田间劳作的辛苦,也看看我大唐百姓的不易。”

虽说往年太上皇都会在禁苑农耕,但那都是表面功夫。

皇帝那有真正下地的。

说罢,他不顾两人阻拦,径直踩进软泥地,从庄户手里接过一把镰刀,学著温禾的模样,弯腰抓住一丛稻穗,轻轻一割。

金黄的稻穗便应声倒下,穀粒饱满,透著丰收的香气。

温禾看著这一幕,只能无奈地拿起镰刀,也走进田里。

“行吧,今日就陪你们父子一起『体验生活』!”

皇帝都亲自下场了,他总不好真的站在上面看吧。

李承乾、李恪等人见状,也纷纷挽起裤脚,踩著泥地走进田里。

李泰一开始还嫌泥地脏,可看到李世民和温禾都动了手,也只能硬著头皮抓起镰刀,笨拙地学著割稻子。

田埂上的温柔看得兴起,又想下地,却被李恪提前按住肩膀:“先生说了,你乖乖待著。”

她只能嘟著嘴,坐在田边的竹筐上,看著田里忙碌的身影。

镰刀割稻的“唰唰”声渐渐停歇,直到温禾等人汗流浹背时,一亩稻田的稻穗便被整齐地堆在田埂边,金黄的稻垛像小山似的。

庄户们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满是笑意,刚要拿起链枷准备脱粒,冯大虎却突然朝著庄子方向喊:“快快快!把之前小郎君造的物件搬上来!別耽误了晒穀的时辰!”

几个年轻的庄户立刻应声跑开,留下的人围著稻垛议论纷纷,连李世民都忍不住拍了拍手上的泥,快步走到温禾身边,好奇地问。

“你又造了什么新奇物件?竟让冯大虎这般上心。”

温禾揉了揉发酸的腰,无奈地笑了笑:“之前琢磨热气球的时候,听王师傅说去年秋收的事情,想起了这玩意,就顺便画了图纸,正好工部那些匠人都在,让他们帮忙造了个专门打穀的傢伙,可惜筒车还没来得及造,现在只能靠人力驱动,要是有了筒车,连踩踏板的力气都能省了。”

“筒车是何物?”

李世民捋著鬍鬚追问,目光里满是好奇。

“你说的脱粒物件,莫不是比链枷更趁手的拍打工具?”

他口中的链枷,是当下农户最常用的脱粒农具。

一根长木柄连著短木片,甩起来能拍打稻穗,让穀粒脱落,外形像极了简化的双节棍。

这东西不仅能干活,乱世时还能当武器用,据说就算穿著锁子甲,被链枷狠狠砸中,也能把骨头打折。

造反的时候,这东西格外的趁手。

真可谓是打穀造反必备武器。

温禾故意卖了个关子,挑了挑眉:“筒车是水车的一种,能引水灌溉,还能带动机器转,以后有机会再给您看,至於脱粒的物件,可比链枷厉害多了,您一会瞧瞧就知道了。”

他故意卖著关子。

要不是陪李二下地,他此刻早该坐在田边的藤椅上,吹著秋风喝著茶,哪用得著在这里腰酸背疼地站著。

好端端的你不在宫里待著,非要出来折磨我作甚。

我就不说。

就让你著急。

“你这竖子,还是老样子爱吊人胃口。”

李世民失笑地摇了摇头,却也不著急。

反正物件马上就到,早晚能见识到。

没等多久,就见几个庄户抬著一个半人高的木傢伙走了过来。

这物件主体是四方木框,稳稳架在青石板上,框中间横著一根横轴,轴上缠著密密麻麻的竹条,拼成了一个圆滚滚的滚筒,滚筒边缘还嵌著一排打磨光滑的硬木齿,像极了排列整齐的小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难产当晚,霍医生转身守护白月光 易孕娇妃勾勾手,王爷俯首称臣了 半岛:从建筑学概论开始 休妻当天,十万禁军跪迎她回朝 末世別人砍丧尸,我在房车炫美食 作精大小姐,拿捏糙汉军少全家 华娱05:我不想演绝世高手了 七零:你抢我男人,我夺你锦鲤偷养糙汉 华娱:当不了天王?那就做大导! 掏空家底,资本家少奶奶下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