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真还传》追加配角一位!(2/2)
看完后他很有感触,这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好片子,果然他不应该怀疑陈默的眼光。
他非常欣赏大鹏在《吉祥》里面的镜头语言和处理。
影片前半部分采用粗粝、手持、黑白影像的纪录片形式,记录在东北老家的现实生活。
真实感近乎残酷,镜头像一把手术刀,切开了关于亲情、责任与利益的疮疤,这与后半部分突然转为彩色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其实影片本身格局很小,只是一个家庭亲属之间的纷争,但它的主题很大:记忆的真实性、亲情的复杂性、个体在家庭结构中的困境。
大鹏没有试图给出一个“谁对谁错”的答案,而是平静地展示每个人的立场和无奈。
在《吉祥》这个影片没有刻意煽情、没有乱上价值、没有配乐渲染,只是让镜头静静地观察。
当家人争吵时,镜头是冷静的;当情绪崩溃,矛盾激发,镜头依然是克制的。
这种克制,反而产生了巨大的情感张力,也让观众的同情与反思自行涌现。
贾跃亭非常喜欢这种克制、客观的表达方式。
这与他刚才所说的《真还传》的核心创作理念是一致的。
也因此,他把刚才所思所想跟这个年轻导演分享着
或许是大鹏给他带来的灵感,贾跃亭对影片最后有了一些想法,
“.大鹏导演,关于结尾我有个想法。
在年前还清债务的那场直播最后,用一个长镜头记录:我笑着关播后,当网络的喧嚣消失,我独自坐在空荡的直播间里,看着欠债数字归零。
此刻没有激昂的配乐去做什么渲染烘托,也没有任何内心独白阐述价值,而是一片平静。
画面最后我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直播间里,最后望向镜头,一眼万年,没有喜悦,只有巨大的疲惫、空虚和几分迷茫。
end!”
一抹讶然浮现在大鹏的脸上。
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贾跃亭的领悟力和学习力,同样令大鹏很是震惊
怪不得从线下到线上,从数码到电商,无论哪个赛道这个男人能闯出一条路,
“这个结尾太妙了!这种留白处理,比任何欢呼都更能凸显这一路的艰辛。
剩下的留白就让观众结合自己经历自行感悟吧。”
“那就好,不过,”贾跃亭话锋一转,“你是不是忘了最重要的人?”
“您是说默总?”
“嗯!其实昨晚我说陈默是我的贵人,真不是什么场面话,而是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如果没有陈默,可能我的人生将会走向另外一条路”
贾跃亭在心里默默补充:一条不归路。
大鹏闻言,眼睛一亮,卧槽有瓜,“其实,我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完善现有剧本”
“.如果按照你刚才说的结构,陈默在第二、三、四章里,都会出现,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陈默是在15年9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站在彼岸科技园外”
随着贾跃亭打开话匣,回忆与陈默数次会面的点点滴滴,大鹏见状赶紧掏出笔记本记录这些珍贵素材,两只耳朵竖起来,这些绝对是传男不传女的商业秘辛.
这场谈话从午后持续到夜幕降临。
分别后,大鹏回到家中强撑着整理完所有资料,才燃尽回到卧室倒头大睡。
而贾跃亭刚回公司,就听助理说有人在等他,
“你说谁?罗永浩?”贾跃亭满脸意外,因为两人之前并没有什么交际,更谈不上什么交情。
2个小时后
望着老罗那略显秃顶、写满落寞的背影渐渐远去,贾跃亭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共情。他们何其相似:同怀理想主义,同历创业惨败,同负巨额债务。
老罗的颠沛之路,就像另一个低配版的自己。
他不禁联想到,当初陈默审视他背景时的心境,是否也正如他此刻凝视老罗的背影一般?
此番老罗前来,意在借助乐途已成规模的直播带货模式谋求翻身,而这,恰与乐途求贤若渴的需求不谋而合。
贾跃亭凭借其毒辣的眼光断定,老罗绝对是一个带货好手,不用培训拉出来就能横扫千军的那种。
毕竟一个不会说脱口秀的创业失意者不是一个牛逼的带货达人!
区区几个亿的欠债罢了,不过他的零头而已,以老罗的能力,估计也就一年半载的事情。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出了事情,老罗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正面积极、想方设法竭尽所能的去面对,是条汉子!
贾跃亭欣赏他面对困境不逃避的担当,最终决定像当年陈默帮助自己那样,拉这个汉子一把。
当然,刚才在最后时刻,他心中一动,对老罗提出了一个小小的附加条件
次日清晨,大鹏刚起床不久,就接到贾跃亭的电话:
“大鹏导演,有个突发情况能不能再加个配角,小配角”
听着电话那端的叙述,大鹏的嘴巴越张越大。
老罗?这也可以?
哎~不是,如果没记错,他应该拍的是电影而不是连续剧,怎么欠债还带接班人的?
这个世界好像愈发魔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