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与宝钢的合作(2/2)
但在这个时代,国内的钢产量,总的或许不低,但人均就低的可怜了;
而未来的改开需要大兴基建、大搞工业,必然都需要海量的钢铁,从某些意义上来说,钢铁的重要性丝毫不低于石油;
甚至几十年后,各种新技术可以逐渐的取代部分石油,但却没什么办法可以取代钢铁。
丁局长道:“杨生的铁矿品质极高,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样本,还是比较合适宝钢的设备的。”
“哈哈,那就好,我也很乐意与宝钢合作。”杨文东又道:“只是,这个项目,目前还早呢,我这边还没开始考虑与哪一家公司合作,即使一切协商好了,前期的准备,也是需要几年时间的。”
圣诞溪铁矿曝光之后,杨文东也是采取欢迎任何人前来勘察的态度,里面的矿石可以随便带走,几十亿吨也不怕人带走多少;
这些矿石也被送到了全球各个实验室进行检测,从而也方便给自己提供更准确的免费数据;
内地这边,能够获得其中一部分,也是正常的。
丁局长笑道:“这不是问题,我方宝钢,也在建设中,按照计划,会在85年左右开工,开工的前两年属于试生产阶段,真正要到批量生产,估计得80年代后期了。”
“这时间方面,倒是比较吻合了。”杨文东笑道:“那如何合作法,贵方有没有决定好一个稳定的需求量?”
丁局长道:“按照预估,我们在80年代末,一年可能需要800万吨左右的钢,等到了90年代,这个数字可能要翻倍,具体多少,我不能明说,您也知道我们内部有纪律。”
国内大型产业的产量自然是机密,不过大概数量却不是;
因为大型工厂的概况是很难瞒住的,特别是从国外进口的设备,人家卖设备的可能比国内本身还要清楚,那也就没必要什么都严格隐瞒了,本身也是需要合作的对象,且对方也算是站在自己一方的华人资本大亨。
“这个数字不算很高,我这边应该不是问题。”杨文东爽快答应道:“贵方是准备全部从我这购买?”
铁矿的投资成本很高,但其产量的核心因素还是矿场本身的特性,圣诞溪本身就是全球最容易开发的铁矿之一,只要肯砸钱,一年一亿吨产能都难搞上去;
当然,为了长期收益,一般也不会做的这么极端,基本上都是考虑50年寿命来慢慢开采;
即使部分人想要利益尽早入袋,也可以采用金融手段,这个可比提前拼命开采方便多了,还可以获得一堆金融方面的盟友;
只有当特殊情况,比如战争,才会不顾商业利益的情况下,疯狂开发;
丁局长摇头道:“那不行,我们也会考虑多元化采购的,不过只要贵方在价格方面有优惠,那我方自然也会采购的多一点。”
“这可以,本身你们量大,也会有优惠,这也是国际常态了。”杨文东点头同意道;
这是基本的商业逻辑了;
丁局长又道:“那就好,价格方面,宝钢那边会派遣一个团队过来,与贵方协商。”
“现在讨论这个是不是太早了点?毕竟,圣诞溪那边真正的情况,还只能等生产之后才能决定。”杨文东突然说道;
他自然也乐意早点定下未来的客户,但这似乎也太早了点。
目前的铁矿成分,也是钻眼采出来的材料得出的结论,真正的结果还是要等批量生产之后才能确定的,虽然这里面理论上差距不大;
如果是已经在开采的铁矿,那倒是可以先定下来。
“也是,可能是我等太急了,想着尽快选定宝钢的供应商,”丁局长笑道。
杨文东突然问道:“丁局长,国内现在的钢铁行业,可接受外资投资?”
丁局长愣了下,问道:“杨生是想在国内投资钢铁产业?”
“有这个想法?”杨文东点点头道;
如果是在之前,他是不会触碰这个行业;
但如今自己有了自己的铁矿石、运输力量,自己未来重点发展汽车、家电、集装箱等产业都需要足够的钢铁,可以说,这绝对是一个不会亏本的生意;
更重要的是,未来国内几十年,都是缺钢的,到了后期还会缺特殊钢铁;
自己也有资金,在未来进行特种钢的研发。
丁局长想了想道:“按照国内的法律,外资是不容许投资国内的钢铁行业的,但如果是大型项目,也并非绝对不可协商,这一点,我不敢保证,等我回去,向上面提一下这件事。”
大型投资,是中央亲自定性的,早年国内也没有想过与国外合资搞汽车,只是想着购买技术,但最终还是谈成了合资运营。
只要不是涉及国防方面的,一般都是可以谈谈的,谈不成也就浪费一点时间人力而已,相比于巨大投资这点算不了什么。
“行,多谢了。”杨文东回道;
国内改开初期的时候,对于钢铁行业的重视,那是远超过石油、煤矿等能源的;
外资在这个时候,是可以购买国内煤矿的,石油方面虽然外资不能购买油田,但可以参与石油方面的后续加工等等。
但钢铁产业就是管控的很严格;
这可能也是因为80年代,国内还是石油出口国、内部能源不是很缺,但钢铁却是奇缺的结果。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