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做空汇沣银行的回报:53亿港元!(2/2)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恒声银行,吸纳12.12%,支出1.25亿港元,目前银河证券公司共计持有恒生银行20.4%股份,共计支出2.82亿港元。”
“和记黄埔,吸纳4.87%,支出1.85亿港元,目前银河证券公司共计持有和记黄埔10.59%股份,共计支出3.92亿港元。”
……
一行行的数据,列得清清楚楚。
特别是汇沣银行,已经完成了既定25.6%的目标,还略微超过了。
“汇沣银行的股票,暂时不用吸纳了。”林浩然满意地说道。
吸纳这些股票的代价,实在是太低了,低得连林浩然都觉得离谱。
同时,他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汇沣银行在香江的影响力。
当汇沣银行遇到困境的时候,居然给整个香江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这么多的巨头,都因为汇沣银行而受到牵连。
不愧是香江原来的霸主啊!
按照目前的情况,渣打银行成功收购汇沣银行之后,汇沣银行的主要合作伙伴,特别是那些英资企业巨头,不出意外都会将合作目标从汇沣银行转移到渣打银行去,因此未来即便汇沣银行的股价会上涨,也有限。
所以,吸纳太多,就没有太大必要了,够还给那些股东,就行了。
估计此刻那些借股票给他的势力,已经后悔莫及了,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他们的股票已经借出去了,在没到合同时间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无法要求林浩然还股票。
也就是说,哪怕汇沣银行真的倒闭了,这些汇沣银行原来的股东,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却无可奈何。
“好的老板,我下午会停止对汇沣银行股份的吸纳。”戴石恭敬地说道。
“恒声银行的股票吸纳,怎么这么快?”林浩然有些惊讶地看着恒声银行的数据说道。
恒声银行上午居然吸纳了足足12.12%,要知道,汇沣银行那边,就持有恒生银行62.14%的股份。
而何善恒这位创始人,早已经将恒声银行的股份都抛售了。
即便如此,依然还有几个大股东,也就是说,就算不算这几个大股东,恒声银行的股票也只剩下37.86%而已。
可这两天时间,银河证券公司居然吸纳了足足20.4%的恒声银行股份。
这在林浩然看来,有点离谱。
“老板,应该是汇沣银行有股东大规模抛售股票,再加上股民们的大肆抛售,让恒声银行的低价股票挂单特别多,但是并没有什么人买入恒生银行的股票,所以便被我们捡了个便宜,我见恒声银行这么多的挂单,就让操盘手不断吸纳。”戴石汇报道。
林浩然闻言,点了点头。
恒声银行的股民,绝对是最为倒霉的,硬生生被汇沣银行拖累的。
明明恒生银行的运营情况其实都挺不错的,加上它的口碑一直在香江都很好,所以即便在汇沣银行的吸血下,依然能够位居第二大银行,许多华人热衷于将资金存在恒声银行。
可作为汇沣银行的子公司,在汇沣银行遇到危机的情况下,汇沣银行第一时间想办法将恒声银行的大批资金抽离。
这就导致了汇沣银行遇到资金链断裂的时候,作为子公司的恒声银行,也同样资金链断裂了。
持有62.14%的股份,汇沣银行想这么做,恒声银行的其它股东根本没有反对的资格。
所以,如今恒声银行的各大分行,与汇沣银行一样,都暂时关门停止营业了。
这种情况下,恒声银行的股票被大规模抛售,其实也不难理解。
特别是恒声银行的地位尴尬,作为汇沣银行的子公司,在大家看来,汇沣银行还有被挽救的机会,可恒声银行就不一定了。
如今,大家的目光大多数是聚集在汇沣银行身上,作为子公司的恒声银行,恒声银行的命运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鲜有人去关注它后续究竟会走向何方。
股民们只顾着在恐慌中抛售手中的股票,仿佛每多持有一秒,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林浩然坐在办公室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然后开口说道:“戴石,你说,会不会是汇沣银行也在抛售恒声银行的股票?”
“老板,我想应该不是汇沣银行!”戴石却是摇头说道。
“噢?有何见解?”林浩然笑着问道。
“首先,汇沣银行持有不少企业的股票,像太古洋行、会德丰洋行这类巨头企业的股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如今,这些公司都已相继宣布不再与汇沣银行合作。
如此一来,汇沣银行留着这些公司的股份,实际意义已然不大。所以,即便他们要抛售股票,大概率也会优先抛售这些公司的股票。
反观恒声银行,其股票关乎汇沣银行的未来走向。倘若汇沣银行还有挽救的余地,且恒声银行仍在其旗下,那汇沣银行未来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所以,他们除非到了万般无奈、迫不得已的地步,否则不会轻易抛售恒声银行的股票。老板,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见,若说得不对,还请您莫要责怪。”戴石侃侃而谈。
“言之有理啊,戴石,没想到你竟有如此高见!”林浩然哈哈笑道。
戴石的这番话,林浩然却是非常认同。
“走吧,先去吃个饭,你也辛苦了,下午还得继续奋战!”林浩然站起身来,拍了拍戴石的肩膀说道。
“老板,这是我的分内事,不辛苦。”戴石有些受宠若惊地说道。
两人一同前往康乐大厦的饭堂,直接在饭堂吃午饭。
下午,股市依然是一片阴霾。
股民们的心情如同这压抑的天气,沉重而焦虑。
交易大厅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与不安。
而银河证券公司这边,所有员工也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虽然不再吸纳汇沣银行的股票,但银河证券公司的操盘手,依然继续针对恒声银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太古洋行、中华电力公司等商界巨头的股票进行吸纳。
因此,整个办公室里,依然如同上午那般,一片忙碌。
对林浩然而言,像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太古洋行等巨头的股票,他不嫌少!
怎么说,这些公司只是被汇沣银行拖累,导致暂时资金链出了问题,实际上他们的内部经营情况都是非常健康的。
可以说,如今这么低的价格,买得越多,他就赚得越多。
既然如此,他自然是有多少吸纳多少。
像佳宁集团这种垃圾股票,他自然,没用动手。
并不是实力看起来比较强大的公司股份,他都想要。
佳宁集团这样的企业,都快要倒闭了,他还吸纳,那就真的是作死了。
既然汇沣银行的股票都已经买回来了,林浩然下午自然没必要待在银河证券公司这边了。
对他而言,手中持有的汇沣银行股份,已经足够还给那些借股票给他的股东了,最基本的目标也算是完成了。
之后,能低价吸纳的其它股份,已经都是惊喜了。
林浩然特意做了个估算:此前,他借入汇沣银行25.6%的股票并卖出,获得高达60.1亿港元的资金,而如今,他仅用6.53亿港元,就购入了该银行26.47%的股份。
这意味着,即便他从中拿出25.6%的股票归还给债主,在此次做空计划中,仍能净赚53.57亿港元。
就算扣除手续费、旗银行的佣金等各项费用,他最终获利依然超过53亿港元!
投入六亿多港元,却能卖出60.1亿港元,回报利润高达53亿港元,这样的回报率简直如梦幻般惊人,令人难以置信。
大概预估了下回报率后,即便是林浩然,都为自己这一次的布局感到震惊。
这高达 883%的回报率,如果传出去,足以震惊全球金融界了。
当然了,林浩然不会将具体数据传出去,没必要。
虽然大家早已经知道他在做空汇沣银行,可投入多少,又赚了多少,除非他主动公布,否则外界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置地集团,总裁办公室。
林浩然与马世民在办公室内聊着置地集团的发展,时而露出爽朗的大笑,此刻两人仿佛根本没有受到界外金融业的一切影响。
置地集团早已经将资金转移至东亚银行,因此自然不会像和记黄埔、太古洋行等公司那般,因为流动资金都在汇沣银行,导致资金链出问题。
所以,如今的置地集团,完全不受外界影响。
要不是置地集团早早退市私有化了,估计置地集团如今的股价会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总之,三百亿港元以上的市值,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至于林浩然旗下的另外一个巨头港灯集团,自从汇沣银行从第一位置跌下来之后,便由港灯集团坐了上去,成为香江市值最高的企业。
如今,港灯集团的市值,已经超过两百亿港元,达到了恐怖的223亿港元之地。
港灯集团、中华煤气、香江电话这些林浩然没有私有化的公司,如今在香江股市中绝对是非常另类的。
其它排名前五十的股票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汇沣银行的影响,导致股价大跌。
可林浩然旗下的这些企业呢,因为早已经将金融业务从汇沣银行转移,所以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倒是因为林浩然作为它们的靠山,股价不断上涨,纷纷冲进前十的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