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画壁(2/2)
朱孝廉兜兜转转,最后竟来到了一处园林。
园林之中,百齐放,紫嫣红,还有水榭楼台,景观雅致。
“这是何处?”
“寺庙之中竟有如此景观?”
朱孝廉不解,更觉得奇异,但也没有多想,寻找路径就要离开。
但却不想,他目光一转,竟惊鸿一警,在那水榭楼台之中望见了一道倩影。
那是一名垂少女,看来与此前画中之人竟有几分相似。
朱孝廉望见了那名少女,那名少女似也望见了他,当即举起手中束向他招摇起来。
看那少女曼妙动人的身姿,朱孝廉顿时心神驰往,再也没有什么退离之念,更不想这寺庙之中为何会有女眷,直接走上前去,来到那水榭亭台之中。
“这位姑娘,小生朱孝廉,这厢有礼了!”
走到亭台之中,朱孝廉凝目再看,只见这少女明媚皓齿,娇俏可人,竟真与此前画壁中的散天女一般,当即拱手做礼,报出自身名號。
“公子有礼了!”
那少女掩口一笑,目光如波流转,更是我见犹怜:“公子当真俊朗不凡,清儿能遇公子,真是三生有幸!”
话声婉转,隱含挑逗,於此世而言已是分外大胆。
但朱孝廉却未觉不妥,反而心怒放,更有无名火起,竟然一时衝动的拥上前去,將那少女抱入怀中:“我得见清儿,也是三生有幸。”
说罢,也不顾这光天化日,便向怀中玉人亲吻而去。
少女见此,也不抗拒,任他施为。
就在双方意乱情迷之时—
“李云清?”
一声话语传来,惊入二人耳中,让二人如遭雷击,顿时清醒过来。
朱孝廉转眼望去,只见亭台口处,一人独立,青衫飘渺,丰神如玉,不是那李太一是何人。
只见他站在亭台口,手握摺扇,轻敲掌心,正毫不掩饰的看著他们二人。
“李兄?”
看来人是他,朱孝廉一愜,隨后便惊醒过来,急忙將那少女护在身后:“李兄来此作甚?”
然而那人却不看他,只看他身后的少女,再一次询问道:“李云清?”
听他唤自己姓名,那少女眼中也见惊异,小心翼翼的问道:“你是——””
那人一笑,道出来意:“你兄长李慕白与我相交,曾请我寻他那小妹阴魂,我寻遍金阳之地也不得见,本以为早已烟消云散,不想竟在此处。”
“李慕白?”
“兄长?”
“阴魂?”
听此一言,少女如遭雷击,隨即撇开朱孝廉,走上前去向那人说道:“你见过我兄长?”
“若不见过,如何知你?”
那人轻笑:“你为何会在此处?”
说罢,周身似有金光闪动,凝成一束照入少女眼眸。
“清儿拜见神君!”
少女身躯一颤,眼见一片惊骇,隨即跪倒在地:“清儿被那恶僧拘禁於此,以色侍人,还请神君搭救。”
“不急不急。”
那人一笑,又做询问:“那恶僧是谁,如何拘禁於你?”
“那恶僧是这地狱图之主。”
李云清哭诉道:“当年我隨母亲到这红莲寺敬香,不幸被那恶僧看中,施展勾魂之法,將我魂魄拘役到此,做了这地狱图的散天女。”
“地狱图?”
那人眼神一凛:“作何之用?”
“回稟神君!”
李云清沉声说道:“具体何用我也不知,只知那恶僧时不时便將男子生魂引入图中,让图中女子前去勾引,神授魂予,但又不得不图害其性命,反而要放其离开,此人就是其中之一。”
说罢,便將目光投向一旁不知所措的朱孝廉。
那人目光一转,也看向朱孝廉,隨后手中摺扇一敲:“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什么原来如此?”
朱孝廉被二人的话语弄得一头雾水,面上儘是无措。
那人一笑,道出內情:“他是要度你入门啊!”
“度我入门?”
“入什么门?”
朱孝廉听此,更不明其意,连声询问起来:“李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人不语,只看李云清。
李云清也是恍然大悟,急忙向他说道:“是的,我也曾见过,有些入地狱图的男子,后来成了寺中的僧人,甚至还被派来对画壁做过清扫。”
“那就对了。”
那人点了点头:“这红莲寺以此图引儒生魂魄入画,然后让你等销其心气,之后再將其送回,让其受相思之苦,最后將之点化,度入空门,这红莲寺是要跟儒门抢人啊,你说是是不是?”
“轰隆隆!”
话音方落,便见狂风大作,又有乌云暗涌,汹汹掀开亭台顶檐。
“他来了!”
李云清面色一白,眼露惊恐之色,朱孝廉亦是不知所措。
唯有那人,神色不变,抬眼望向天穹,只见阴云漫漫,云上踏立一人,竟是一尊凶神恶煞,头顶光禿,戒疤点点,面黑如漆,缩锁槌。
他踏立云上,冷眼脾睨,注视著亭台中的三人,声若惊雷:“你是何人,竟敢擅入地狱变?”
“哈!”
却见那人声笑,手中摺扇一展,顿时金光大放,身上青衣瞬隱,化作乌纱红袍,竟然也是一尊神人。
“这··—
朱孝廉面色一变,还未来得及言语,便见那红袍神人手中摺扇一扫,顿时狂风大作,將他裹挟而去,隨后又坠落下来,一阵天旋地转。
“朱兄,朱兄?”
如此这般,不知多久,才闻耳畔传声,朱孝廉惊醒过来,只见自己站在殿中,那副壁画之前,方才一切好似梦幻。
“朱兄,你这是怎么了?”
几名好友就在左右,看他这般神情,此刻都做询问。
“我——”
朱孝廉不知如何作答,只能向那壁画看去,隨即膛目结舌,满眼惊骇。
只见那画壁之中,似有一支无形之笔描绘,显出新的壁画,竟是一位神人与一尊恶煞凛然相对,那神人中年模样,剑眉浓黑,眼神脾睨,乌纱红袍,外罩金光,手中摺扇展开,上见“天下太平”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