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归途(2/2)
早晨,那橘红的阳光照在眾人的脸上,群臣的脚步依旧,但依旧无人讲话,四周只有走动时发出的细碎且密集的脚步声。
天气越发冷了,陈平呼出一口气在空气中化作一团白雾,好似鼓起勇气,迈步走上石阶。
到了宫门前,陈平与群臣一样脱了鞋履,走入殿內。
起初,陈平並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是一个人领著他站在群臣中的一个空位上,对方道:“我是程邈,也是御史,以后廷议你就在这个位置。”
陈平行礼道:“多谢。”
程邈又道:“不用总是行礼。”
有了自己的位置,陈平心中就踏实了不少,他安静地等待著廷议开始,而四周又传来的议论声。
他们都在討论,皇帝会不会来参加廷议。
今年的廷议多数时候都是公子扶苏在主持,这眼看还有半月就冬至了,皇帝依旧没有要来主持国事的意思。
现今,这个国家的国事,都是公子扶苏在主持。
今天多半也是公子扶苏来主持国事了。
章台宫外的石阶下,当群臣进入大殿之后,扶苏就等在了石阶下。
老师虽已年迈,但还能走上石阶,要说老……其实也没苍老到哪儿去。
今天早晨,依旧是张苍陪著老师前来。
扶苏行礼道:“老师。”
“公子。”
李斯与张苍一起行礼。
扶苏与丞相一起走上石阶,这景色是国家稳定且祥和的象徵。
一国公子与丞相,还有群臣如此和谐,是前所未有之事,也该是以后的一桩美谈。
直到公子扶苏与丞相,少府丞张苍来到大殿內,眾人停下了议论。
扶苏站到面前,李斯先朗声道:“皇帝身体有恙,国事依旧交给公子扶苏主持。”
眾人齐齐躬身行礼。
李斯言罢,来到百官之后,让公子主持国事。
李斯知道近来皇帝的身体很好,昨天廷议结束之后,李斯还看到皇帝还在北郊纵马驰骋。
这是陈平第一次来参加廷议,心中紧张,闭著眼听著廷议时的话语。
九卿將一件件国事告知公子扶苏,而后公子扶苏一一作出回答。
一件件国家大事就这么安排下去了,还说了章邯大將军的行程,这位大將军最多两天就能到咸阳。
还有人说起了王太尉,怎连日不来廷议?
公子说王太尉也身体有恙。
眾人也就不再提及此事了。
之后,又有人说起了南方的將领赵佗与屠雎,是否召这两位大將军回来?
可这两位大將军回来了,谁能替换?
还有说两位南下的大將军已在南方树立了威望,此刻换將绝不是明智之举。
也有人建议公子派去官吏,来制衡两位將军的权力。
而后,那位叫程邈的御史站了出来,他说应该给予两位大將军更多的封赏,以此来稳定南方局势。
专心听了许久之后,陈平反倒是平静了,如果换作是他,他会向公子扶苏说先给南方的两位大將军封赏以安人心,之后再请两位大將军將他们子嗣都送来咸阳。
办成这件事需要说客,他陈平还不想现在去南方当这个说客,他还要先完成公子交代的赋税之事。
而且,诸多大臣的意见,公子扶苏都没有採纳,廷议就这么结束了。
陈平有些诧异,公子为何不採纳一个,再一想他又觉得公子是明智的,公子可以不作选择,选了就会错,但谁都不选,就不会错。
想到此处,陈平又为自己的狭隘感到羞愧,他怎么能这么想公子,公子一定是有更高明的办法。
与眾人刚走出章台宫,陈平將自己的靴子穿上,他刚走两步,身后就传来了话语声。
“陈平?”
陈平停下脚步,回身行礼。
“不用多礼,丞相府有诸多赋税卷宗,你今天要整理好。”
说话的正是张苍,他又道:“你身为御史,公子命你来协查赋税,今天就要全部整理好,最迟明天就要將结果告知公子。”
陈平凛然道:“是。”
隨后,陈平跟著张苍来到丞相府,当看到堆积的一人高的卷宗时,半晌说不出话。
张苍让人搬来了桌案,又道:“你放心,丞相府笔墨管够,你每记录好一卷就交给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