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频阳公(2/2)
从频阳一路进入渭南,眼前的景色萧条。
渭南就算是卷,也不会在冬日里卷,到了冬天之后,人们不得不停下了生产。
如果这个时候去一趟敬业县,多半还能看到这个劳作的人。
现在的人们还会因四季而休息,历代秦王每当冬季都会命各县休养生息。
只不过扶苏觉得,以后的渭南,这里的人们多半不会因四季而休息了。
或许还会有人指着关中骂暴秦,就连在冬季都不让人们休养生息。
对此,扶苏根本不在意。
这骑兵在官道上跑过,正值寒冬,官道上也没有人。
每年都是如此,一到冬季,整个关中平原就显得空空的。
渭河就在眼前,众人策马过了桥,从华阴县而过,一路朝着潼关的而去。
等扶苏来到当年住在潼关时的小屋前,这里依旧没什么变化,还有三两士卒看着,院门也开着。
住在这里的正是辛老将军。
辛胜笑呵呵道:“公子!”
扶苏行礼道:“老将军。”
“哈哈哈!”辛胜道:“末将吃到豆腐了,此物用羊肉烹煮真是美味。”
田安道:“再精细的食物,在你口中都是浪费。”
听到抱怨,辛胜又道:“就是此物实在是费豆子。”
田安颇为赞同。
扶苏走向潼关城,走上一处高坡,就见到一座城墙,这座的城墙是灰黑色的,还有一些士兵走在城楼与城墙上。
还有几个工匠正在打磨着城楼的檐角。
正如青臂所言,城楼与城墙在冬日里就完工了。
随着青臂一起出城相迎的还有一众工匠,以及娄敬与毛亨。
在城墙外,已有了正在叫卖的商贩,已可以预见将来此地会有的繁华景象。
整座潼关城依山而建,北临黄河,东侧则是函谷关。
扶苏走入城内,城内依旧空空的,有一排棚,棚内有牲口。
还有一些较为破落的屋子,城内没什么人,都是一些工匠与民夫。
扶苏在这里遇到了一个男孩子,他问以后的潼关人能否住在城里。
扶苏向这个孩子承诺,潼关人都可以住在城里。
因公子扶苏来潼关已是午时,青臂准备好了酒肉。
这顿饭就没有豆腐了,青臂是个关中的老秦人,他最喜的是关中的烈酒与羊肉。
今天,扶苏没有吃面条,也没有吃饼,就青臂与众工匠喝着烈酒,吃着炖羊肉。
从午时断断续续喝到了夜里。
城内点起了一个个篝火。
正喝着酒,酒劲上来之后,青臂说起了当初要来潼关的事。
那时候公子扶苏允许诸多工匠带着家小一起来潼关,并且许诺将来可以住在潼关。
那时候有些工匠因家中的事,耽误了许久。
他们甚至担心公子扶苏会责罚,没想到公子不仅不责怪,还给了他们田舍。
当初的事,众多工匠记忆犹新。
田安一直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话,目光看着正在炙烤的饼,这是公子的主食。
当田安再抬头,见到青臂带着他的家小向公子扶苏行礼。
这里的诸多工匠都承诺,等潼关城建设成之后,将来公子还要去哪里建设城池,他们这二十余名工匠都愿为公子效命。
这种时候,田安很能体会青臂与那些工匠的心情。
公子扶苏是一个重诺,且言出必行的人,那么只要能够得到公子扶苏的承诺,他们就愿意为此交托家小。
公子有着如此好的贤名,这是极好的。
现在有青臂,那么将来还会更多的人愿意效忠公子扶苏。
公子自小就早慧,公子十分明白说到做到,对他而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每每看到有人愿意为公子扶苏效忠,田安都会很高兴。
待夜色渐深,扶苏离开这里时,潼关城的工匠们皆来相送。
王贲看到公子扶苏有这么多的工匠拥护,也很吃惊,这些人不是民夫,而是工匠,足足有二十多人。
如果集结一伙民夫,再让这些工匠打造兵器,公子甚至可以拉出一支有甲胄的兵马了。
王贲只是这么一想,他当然知道公子是不会这么做的。
在路过渭南的时候,扶苏去敬业县看了看在这里的弟弟妹妹,因去敬业县时已深夜,弟弟妹妹也都睡下了。
扶苏确认了一番,正在睡着的弟弟妹妹一个没少才离开这里。
回到频阳县时已是夜深人静。
但得知公子扶苏回来了,原本只有三两点灯火的宅邸顿时亮堂起来,被点燃的灯火也越来越多。
频阳公王翦依旧坐在前堂,扶苏问道:“这么晚还不睡吗?”
王翦道:“臣老迈了,睡得浅,近来总是梦多。”
跪坐在边上的家仆,其实频阳公每天晚上睡得很好,现在坐在这里是因他老人家提前有吩咐,公子扶苏回来了就禀报。
如果是夜里回来,就提前来说喊醒他老人家。
要是晚上没回来,就不用打扰了。
频阳公早已睡过一觉了,只是装得疲惫而已。
那家仆甚至有些同情公子扶苏了,公子扶苏是一个多么好的年轻人,知礼又会行礼,待人温和又不失始皇帝公子的威严,一言一行皆有气度。
公子扶苏竟被频阳公蒙骗至今,真是令人痛惜,如何不令人同情呢。
脱下大氅的时候,扶苏还闻了闻身上带着的酒气。
王翦道:“准备热水,让公子洗浴。”
扶苏正要言谢,却见老人家道:“老朽老了,不用热水洗过就无法入眠。”
如此,深夜时分,扶苏与王翦各坐在一个桶中,桶中的热水正在冒着热气。
“当年始皇帝与老臣也这般洗浴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