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群鹿(2/2)
《周礼》有言:林衡之山,其兽多鹿。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a href="https:///game/gameads.html" target="_blank">https:///game/gameads.html</a>?count=5&amp;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田安念着宗室大爷爷嬴傒送来的书信,他道:“正因公子与夫人的孩子颇具祥瑞之气,林衡之山,其兽多鹿。”
扶苏与妻子棠儿安静地听着,所谓林衡之山,其兽多鹿,寓意是但凡一座山中多有鹿群守护,那么这座山中必定有祥瑞之物,鹿群是来保护祥瑞的。
也就在人们的传言中,鹿群常能发现祥瑞。
而当公子夫人有了身孕之后,这些鹿就来到了高泉宫,就是为了保护夫人所怀的孩子。
扶苏觉得大爷爷这话说得挺玄乎的,也越玄乎的事吧,这个时代的人们就越容易信以为真。
田安读了宗室的书信,又道:“公子是否给回信。”
扶苏摇头道:“大爷爷不喜别人过多打扰,他老人家也是祝福之意,先不用回信,等孩子出生了再给他老人家回信吧。”
田安颇为赞同地点头。
王棠儿走到鱼池边,她在边上坐下来,便有一头鹿走来,来到她身边,正抬头看着对方。
王棠儿伸手拂过它的头,面带笑意。
用过早食之后,扶苏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道道文书放在眼前,其实许多事丞相已处置好了。
而只要再过一遍,在决意上自己与丞相没有异议了之后,这些文书都会被下发。
其实丞相批复过的许多文书都是没有问题的。
看罢眼前的文书,已过了午时。
下午的时候,扶苏便开始为修建灵渠的工匠们赏赐。
都水长禄被赐爵五大夫,五大夫是一种除了军功制封爵以外,能够给不是军功立功之人封爵的爵位。
高泉宫内很安静,一头鹿就卧在书架边睡着,王棠儿也正在拿着书安静地看着,如今她常看公子的书。
这里很多书都是公子扶苏近些年所写的,王棠儿看着时而蹙眉,她自认学识也尚可,但看公子的书,公子对诸子百家书的见解颇为有意思。
这让王棠儿打开了新的眼界与认知。
扶苏看着一个个名字,这些人名都是一起参与过灵渠修建的工匠,还要给他们安排赏赐,此事就落在自己与丞相的身上。
修灵渠的工匠中还有三千民夫留在了桂林郡与蜀中,他们在南方成了家,定居了下来,按照丞相的意思是将其中一千人升任工师,相当于技术监工。
其余民夫皆赐田宅,而南征所得田亩,铜器与金银皆作为军功赏赐给将士们。
早在南下之前,丞相李斯与频阳公就定下了南下的总领,也就是军功原则上的赏赐。
赏赐是明码标价的,大秦军功一如既往,而当初定下的,斩首一级赐爵一级,战功换取田亩宅院,所得铜器财宝按功分予将士们,以此激励。
并且,出兵之后沿路招抚西瓯与骆越,归附越人首领秦之官印,若归附也可许其自治。
扶苏蹙眉地看着一道道记录以及各种名字,逐一对其进行单独记录。
夜色逐渐深了,王棠儿帮着公子收拾着刚写好的竹简,夫妻两人也颇有默契,默不作声地配合着将一箱箱的竹简都归类好,让人送去丞相府。
等扶苏将眼前的卷宗都看完了,见到妻子正睡在一旁,靠着躺椅,她身上盖着一件大氅。
扶苏抱起她这才回去休息。
翌日,天才刚亮,田安便招呼着高泉宫的宫人们打扫这里。
“田爷爷,听说昨晚丞相府的灯火达旦。”
又有人道:“昨晚,从高泉宫送了五大箱竹简去丞相府,丞相府能不灯火达旦吗?”
田安瞪了这两个宫女一眼,这两丫头才羞愧地低下头。
当天快完全亮堂的时候,先前给公子夫人看身体的老妇又来了,她说是奉频阳公之命前来照顾夫人。
扶苏见棠儿与她亲近,又是频阳县王家的自己人,算是妻子的娘家人,棠儿又想学点医术,便也应允了。
田安也觉得夫人身边需要有个懂医术的长辈照顾。
一早,关中的气候就带着一些暑气,这夏天没完没了,秋天始终不来,明明都已是八月了,酷暑依旧在。
扶苏让田安提着一包袱的竹简来到了丞相府。
早晨时分的丞相府很凌乱,一箱箱的竹简,还放在地上。
扶苏到这里的时候,少府令王贲也到了。
见到来人,扶苏道:“正好有些事要与王少府商议。”
王贲道:“昨天,臣去太仓了,听闻昨晚公子忙到深夜,是臣疏忽,臣惭愧。”
咸阳的太仓是皇帝家的粮库,管理粮库也是少府令的职责所在。
扶苏道:“无妨,我才整理好,罗列了不少事,需要王少府与丞相来定夺。”
两人一起走入丞相府,发现丞相还未来,在这里还有三五小吏正睡在竹简上,应该是昨晚太忙了,他们都睡在了这里。
丞相还未到,扶苏与王贲也商议起了这一次军功和赏赐的事,有都水长一起回来的八千人都是需要给赏赐的,这件事已耽误三天了。
放在以前,耽误三日而已,王贲其实并不在意,但公子显然很在意。
至于公子为何这般在意,王贲刻意考虑是公子与丞相的别有用心,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人心也好,公子这般进取当然是好事。
王贲痛苦地承受着来自李斯的算计,一边身为公子扶苏岳丈,有着体恤女婿,帮扶女婿的意思。
先前听过父亲的言语,即便是父亲与李斯再不对付,李斯是不是对王家有所图谋,这些都不重要。
换言之,正是身为公子的岳丈,王贲当然要把少府令的位置交给女婿,甚至女婿要当秦帝,也要用王家所有的力量扶着公子上去。
“咳咳……”王贲清了清嗓子,神色颇为认真地拿过公子的竹简,而后将竹简打开,入眼就是一列列密密麻麻的字。
不由得又让王贲觉得眼前一黑……
在丞相府的诸多小吏都苏醒了,他们醒后先是来公子这里行礼。
又过了小半刻时辰,李斯也来到了丞相府。
……
注:南下将士与移民可保留中原礼俗,越民“渠帅”子弟需学习秦法,出自近代考古记录:睡虎地秦简《语书》:“矫端民心,去其邪僻。”
对降服的西瓯、骆越首领保留“君长”地位,名义上纳入秦吏体系,取自:《淮南子·人间训》载“使尉屠睢发卒凿渠,而越民皆入丛薄中,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
授田宅:岭南新置郡县,南下士卒可分得当地土地,于桂林郡屯田,取自近代考古记录:(里耶秦简载“洞庭郡戍卒垦岭南”)。
免赋役:戍守岭南的士兵家族免纳赋税,出自:《商君书·境内》载“得甲首者,复其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