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0240【刚过一本线,就能报全国第一(1/2)
第243章 0240【刚过一本线,就能报全国第一的专业?】
首都机场。
陈贵良对陶雪说道:“今年是川蜀第一次自主命题,高考分数可能非常混乱,填报志愿的情况更加混乱。你考多少分都不要难过,填志愿的时候也别那么瞻前顾后。”
“嗯,我知道。”陶雪点头。
在陈贵良期末考试期间,陶雪除了到处游玩,还跟父母一起逛了八所大学。
都是录取分数跟她水平差不多的。
陈贵良期末考试结束,陶雪也差不多该回去看分填志愿了。
对于今年的川蜀高考,陈贵良上辈子略有耳闻,但具体细节不是特别清楚。
大致情况好像是:蓉城和绵州的考生,扎堆挤占全省高分段。其他市则整体考崩了,龙都市属于崩得最厉害的。
但当时大家都不了解全貌。
蓉城、绵州两市的高分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好多高分同学,吓得在填志愿时非常保守。
而其他市的学生,则集体陷入迷茫状态。
甚至有人刚过名校投档线,正常情况下百分之百无法被录取。但有同学破罐子破摔,不但报了名校,还故意报好专业,且不服从调剂。填完志愿直接回家复习,打算复读一年,结果特别离谱的被名校好专业给录取。
第一次省内自主出题,从老师到学生都没经验,大家只能瞎几把乱填一气。
陶雪回到老家,第二天晚上10点,可以用手机查分数。
查完之后,陶雪整个人都傻了。
她爸妈只能在旁边安慰,但无济于事,吓得一个劲儿叮嘱别做傻事。
次日,前往学校。
陶雪在高一读的普通班。高二文理分班时,按照高一期末成绩,她被选到文科实验班。
班主任是个40多岁的女老师,面带微笑宣布:“全市文科状元在我们班,恭喜李倩同学……”
庆祝一通,班主任把市文科状元李倩单独叫去走廊:“我打电话问了朋友,蓉城、绵州的高分一大堆。而且,今年的情况很奇怪,北大的文科调档线,只比清华高4分。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我无法给出建议,你自己看着报吧。”
李倩的高考分数,超出清北调档线10多分。
但仅在蓉城、绵州两地,比她分数高的学生数量,就比清北在川蜀的录取总名额还多。
堂堂市文科状元,思来想去,反复考虑,填志愿时报了人大。
陶雪得知消息,情绪更加崩溃。
她给陈贵良打电话诉苦:“学长,我考坏了。”
陈贵良问:“不要慌。说说什么情况?”
陶雪说道:“我三次模拟考试,都比一本线高30分左右。这次只超过一本线6分。好尴尬的分数啊,如果报一本院校,第一志愿很难被录取的。”
“服从调剂吧。”陈贵良建议。
以今年川蜀的情况,张雪峰来了都得抓瞎,因为填志愿属于混沌状态。学生们瞎几把乱填,极大影响各校的录取。
陶雪说道:“今年二中的文理科全炸了。市文科状元就在我们班,我刚才问她填的什么学校,她居然说自己报了人大。”
“挺倒霉的孩子。”陈贵良感慨道。
陶雪说道:“我再研究一下。”
她挂断电话,抱着学校发的资料书看了又看。
陶成钢从父母那里了解到情况,请来一位“专家”帮忙研究。
“专家”今年也有些懵,因为他神通广大,了解到很多信息。但知道得越多,脑子就越不够用。
“你对专业有什么要求?”专家问道。
陶雪说道:“没什么要求,离北大越近越好。”
专家建议道:“第一志愿填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这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全国第一。但非常冷门,川蜀这边每年都报考人数不足,你的分数应该能被录取。”
这属于一种非常奇葩的捡漏。
2006年这会儿,只论民族学专业。中央民大第一,彩云民大第二,北大反而只能排第三。
但就是这个全国第一的专业,川蜀省却没多少学生去报。甚至出现报考垃圾热门专业,被调剂到王牌专业的离谱现象。
其他省份不清楚,但川蜀这几年确实如此。
当然,随着信息获取越来越容易,中央民大的这个专业,今后实际录取分数会越来越高。
“啊?”
陶雪对民族学完全没概念,问道:“能报新闻学或汉语言吗?我对这两个稍微有点兴趣。”
专家说道:“如果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新闻系、汉语言,你这个分数很难被录取。可以报,但要服从调剂。有可能被调到乱七八糟的专业,还不如直接报民族学这个王牌专业。”
陶雪又问:“其他学校呢?”
专家说道:“本来我可以给很多建议,但你又要求离北大比较近。还有就是中国石油大学,英语、经济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思想政治……这些专业都比较稳。但这个大学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英语,侧重能源贸易。思想政治,侧重油田党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