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神秘入侵者(2/2)
“48小时内全面封城。”陆昭调出文字记录,“原话是'任何人不得进出,违者按军事管制条例处理'。”
监控切到指挥帐篷,一个戴大檐帽的中年军官正打电话。
他肩章上的星徽在晨光里闪了闪,声音从扩音器漏出来:“是的,长官,用'军事演习'当借口平民?暂时不通知。”
苏晚晴把笔往桌上一搁:“他们早知道感染的事了。”
中午十二点,指挥中心的长条桌坐满了人。萧燃把战术手套揉成一团,林澈的袖口沾着水痕,小铃抱着笔记本,封皮上还沾着没擦净的面粉——她刚帮后勤理完物资。
“这种规模的部署,高层肯定压着更坏的消息。”
萧燃敲了敲桌上的军事地图,“我在部队时,类似行动只在生化泄漏预案里见过。”
林澈翻开水质报告:“矿坑的污染物结晶了,市内又冒了七个小污染点。”
他指了指地图上的蓝点,“分布在老城区、大学城,像有人故意撒的。”
陆昭调出医院数据,屏幕上跳出27个病例编号:“这些是报上去的,实际可能翻三倍。”
他推了推眼镜,“我黑进护士站系统,有个夜班护士写了日志——昨晚急诊收了八个浑身黑纹的,全送隔离区了。”
苏晚晴把地图摊开,用红笔圈了四个地方:“医疗中心的药,食品配送中心的粮,电子市场的零件,工业区的钢材。”
她抬头扫过众人,“军方封城前,必须把这些弄回来。”
分工很快定了:萧燃带两辆卡车去军工仓库,林澈穿白大褂混医疗中心,陆昭背电脑包跑电子市场,小铃跟苏晚晴去食品仓库。
苏晚晴划掉1000返利点,系统提示无人驾驶货车已在地下车库待命。
下午三点,林澈的医用口罩沾了消毒水味。他穿过医疗中心走廊,墙边的长椅上坐满了人。
有个穿校服的女孩蜷在角落,手腕上爬着淡黑色纹路,像树根似的往手背延伸。
“体温39.5。”护士推着轮椅经过,“家属说她昨天还活蹦乱跳的。”
林澈摸了摸女孩的输液管,指尖触到水的瞬间,后颈起了层鸡皮疙瘩——那不是普通的静脉血,更像掺了墨水的胶水,黏糊糊的。
药品储藏室的门开了条缝,林澈挤进去,把疫苗箱往推车上码。
刚要走,身后传来轻咳:“同志。”
他转身,看见个戴金丝眼镜的医生,白大褂口袋里插着三支笔,最上面那支笔帽沾着血渍。
医生往他手里塞了个u盘,分量很轻:“里面是近三个月的异常病例,血液样本分析也在。”
林澈捏着u盘,塑料壳有点暖:“您”
“我姓张,急诊的。”张医生低头看表,“十分钟后查房,您尽快走。”
他顿了顿,“我知道有人在查这些,总得有人把真相带出去。”
林澈把u盘塞进袖管,推车往外走时听见张医生小声说:“要是有个叫'绿色方舟'的组织.帮我带句话。”
萧燃的情况更麻烦。军工仓库的正门站着四个哨兵,枪托抵在肩上。
他绕到后墙,给老战友发了条短信:“老陈,后门能开不?”
五分钟后,墙缝里伸出来只手,晃了晃钥匙。
萧燃猫腰钻进去,仓库里堆着成箱的防弹衣,几个士兵正往卡车上搬突击步枪。
“上面催得紧。”搬运工擦着汗,“说是过两天要清库。”
萧燃装成搬运工,搬了三箱战术背心和两箱手雷。
刚推开门,身后传来断喝:“站住!”
四个士兵端着枪围过来,刺刀在灯光下泛冷。
萧燃手按在腰间,准备硬闯——突然有人拍他肩膀:“李将军的人,让他走。”
来的是王上校,肩章比萧燃记忆里多了颗星。
他朝士兵挥挥手,等人群散了才压低声音:“高层在商量'极端措施'。”
他指了指窗外的装甲车,“你要是有家人,现在就带出去。”
萧燃把物资搬上车时,后颈发紧——王上校没说“极端措施”具体是什么,但他在部队时听过类似的词,通常和燃烧弹、生化武器有关。
傍晚六点,无人驾驶货车陆续开进地下堡垒。
陆昭抱着三个硬盘,小铃的货车里堆着成箱的压缩饼干,林澈的推车装着疫苗和血浆,萧燃的卡车后斗盖着篷布,底下是防弹衣和步枪。
“统计过了。”苏晚晴翻着清单,“药品够三个月,粮食够三十人吃九十天,零件能修三台发电机,钢材够加固半层堡垒。”
她合上本子,“但封城进度比预想的快,现在出城的路只剩两条,明天可能全封。”
指挥中心的灯暗了些,小铃把最后箱物资码好,抬头说:“晚晴姐,我有话讲。”
苏晚晴把清单推到一边:“说。”
“昨天'影'说'五人锚点'。”小铃摸着腕上的银镯子,“今天搬物资时,我总觉得能感觉到你们——萧燃哥在仓库时,我手腕发烫;林澈哥进医疗中心那会儿,我听见水响;陆昭哥黑系统时,我太阳穴突突跳。”
她低头绞着手指,“可能.我们五个真有点什么联系?”
林澈看了看自己手臂上的蓝纹,萧燃摸了摸颈后未完全消退的金斑,陆昭推了推眼镜,苏晚晴的玉镯在腕间微微发热。
没人接话,但空气里像多了根细弦,轻轻一弹就能嗡嗡响。
“都去休息。”苏晚晴站起来,“明天早上七点,继续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