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谁赞成?谁反对?(1/2)
第261章 谁赞成?谁反对?
阿祖將加州的国民警卫队,扩编到三师三旅,整整五万人的规模。
而这,还只是扩编的起点而已。
伴隨著加州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的逐渐壮大,区区五万人根本满足不了阿祖的胃口。
只听阿祖继续出声问道:“九叔,现在我们兵工厂的產能如何?”
九叔胸有成竹答道:“老板,我们的兵工厂虽然因为原材料的限制,產能受限。但是,无论是机械设备,还是熟练工人,都在快速扩张当中。”
“现在,我们理论上的年產能,步枪达到了三十万支。”
“机枪的年產能,达到了五千挺。”
“迫击炮的年產能,达到了两千门。”
“75毫米步兵炮,100毫米、155毫米和203毫米的重炮,总產能达到了千门以上。”
“各种口径的子弹,年產能超过一亿发。”
“手雷的年產能,达到了三百万枚。”
“迫击炮弹的年產能,达到了两百万枚以上。”
“各种口径的后装炮弹,也达到了百万枚以上。”
九叔继续道:“还有我们的被服、军鞋、钢盔、水壶、马鞍马具……等等一应装备,年產能也足以装备三十万人的军队!”
九叔又道:“这样的產能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我们自用,以及之前的订单需求。”
“若不是老板的眼光长远,早做准备,我们突如其来接到南北两军如此之大的巨额军火订单,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生產能力接下来。”
“就算我们已经儘早扩大產能规模,但这两笔七八千万美元的巨额订单,想要生產出来也面对非常大的困难。”
“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各种原材料的问题。”
“要生產出如此庞大的军火武器,我们核算过,需要三十万吨左右的优质钢材,三万吨的铜,五万吨的发射药和高爆炸药,以及至少十万立方米以上的优质木材……!”
“这么大的原材料需求,钢铁和铜,我们加州自身冶炼厂,最多能满足百分之六十。其余需要从欧洲和智利大量进口。”
“雷汞、硝化、苦味酸这样的发射药和高爆炸药,我们华美化工厂,现在最多能满足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需求。缺口的部分,需要在今年继续扩建,才能满足。”
“至於优质木材,我们加州是不缺的……!”
“因为外购部分的钢铁和铜,採购成本和运输成本飆升,导致我们產出的军火武器,成本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而且,就算以目前这样巨大的產能,也只能完成南北两军中其中一方的需求。”
“而要想儘可能快的完成这两笔巨额订单,我们军工厂的规模,还要儘快扩大……至少能够保证一年的產能,能够完全武装五十万军队……!”
爱伦·坡一听,登时皱眉道:“兵工厂的產能,有必要扩张到这么夸张的地步吗?”
“就算南北双方开战在即,那顶多也只会採购百万人的军火武器,而且並不会全部由我们华美兵工厂提供。”
“等到战爭打完,我们这样巨大的军火產能,就大半会被閒置……!”
阿祖缓缓摇头:“爱伦,你们对这场战爭认识,还是太乐观了!”
“boss,你的意思是……?”爱伦·坡一听,立刻追问道。
“我的意思是,这场战爭的规模、持续的时间、投入的兵力、影响的范围……所有这一切,都会完全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阿祖现在只能笼统的这样说,当然不能说出具体的数值。
按照后世的统计,南北双方在这一场持续了整整四年的战爭当中,总共投入了三百多万人的兵力,总共损失了超过百万士兵。
而南北双方投入的总物力消耗,总共达到了夸张的七十亿美元左右。
按照购买力计算,十九世纪中期的七十亿美元,差不多折合后世的十三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一战、二战,美利坚投入的总物力总和。
而直接用於战爭的开支,双方合计也超过了三十亿美元!
在战爭巔峰的年份,南北双方的战爭开支,甚至超过了双方各自的gdp!
这场战爭对南方的破坏,尤其巨大。
北方军在攻入南方的土地和城市之后,採用了焦土政策。
亚特兰大、查尔斯顿等等南方大城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建筑被完全摧毁。
南方的铁路、港口等等基础设施,被摧毁百分之六十以上。
战爭之后的南方各州,几乎变成了一片焦土!
直到1900年左右,南方人均gdp,才勉强恢復到1860年的水平。
因为在战爭中截肢的士兵和平民太多,甚至催生出美利坚发达的假肢產业革命……!
……
完全可以说,南北战爭,是美利坚歷史上最残酷、最激烈、破坏性最大的战爭!远远超过独立战爭、一战、二战、越战等等大战无数倍!
所以,这才哪里到哪里!
而且,现在有了阿祖这根“搅屎棍”的加入,他早就打定主意,在这场漫长的战爭中,哪边弱势,自己就帮哪边。
必要的时候,自己麾下的军队甚至可以亲自下场!
反正一句话,就是要借这一场战场,彻底將美利坚打残打废,流干美利坚的最后一滴血!
因为有了阿祖的加入,这场战爭必定会变得更加漫长、更加血腥、更加惨烈……!
……
这些话,当然不能在这样的会议上,公开说出来。
阿祖只是淡淡道:“按照我的预期,这一场战爭绝对会超出想像的漫长和血腥。”
“战爭,绝对是一件坏事!但对我们加州来说,如果善加利用,或许就是乘风而起的大好机会。”
“这两笔七八千万的巨额订单算什么?今后几年,我预测更多、更大的订单,绝对不会少。”
阿祖淡淡笑道:“就算南北战爭打完了,全世界这么大,战爭根本少不了。”
“所以,这个军火贩子,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大做强……!”
阿祖说完,参加会议的眾人,都不禁沉默良久。
大发战爭財,不少人心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心理负担的。
尤其是像爱伦·坡这样出生和成长在美利坚的白人们,心情就更加复杂。
见眾人沉默不说话,阿祖忍不住继续道:“就算我们不当这个军火贩子,那这个钱也会被欧洲的那些军火贩子赚了去!”
“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便宜了那些欧洲佬,那还不如给我们自己人赚了。”
在后世的统计中,南北双方单单是从欧洲购买的军火,就达到了数亿美元之多。
其中,英吉利就足足占据了百分之六十,普鲁士和法国,瓜分掉了剩余的百分之四十。
只是恩菲尔德1853米尼步枪,双方就购买了接近两百万支。
因为南北战爭带来的巨额军火利润,为英吉利催生出了阿姆斯特朗、维克斯等军火巨头,也为普鲁士催生出了克虏伯这样的军工巨头。
听见阿祖这样说,不少人心头,才稍微鬆了一口气。
阿祖继续道:“等到战爭真正开打,我预计,北方军会利用海军的优势,试图封锁南方的海上运输线。”
眾人一听,细细思索之后,深以为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