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赵大人也开了眼界(1/2)
第289章 赵大人也开了眼界
赵安真是被这个定远知县气著了。
说他什么都不懂吧,偏对境內人相食一事了解的清清楚楚。可说他什么都懂吧,竟然把向鬼神求雨当作救灾手段,当真何其荒唐也!
又见这知县还一幅受气小媳妇般的委屈样,连日来叫灾情压抑的实在是无处可发的怒火终是如洪水出闸般泄了出来,抬脚便將这“受气包”似的知县踹倒在地,喝骂道:“混帐东西,你有什么脸面说体统,百姓都人相食了,朝廷的体统早被你丟的一乾二净!”
犹不解气,连踹三下,將这乾隆四十七年三甲同进士出身的知县老爷疼的差点没喘过气来。
周遭定远县的一帮小吏见知县大人被藩台大人如此“殴打”,也是惊的目瞪口呆,碍於动手打人的是身穿黄马褂的藩台大人,个个都不敢动弹半下。
回过神来的陈知县不知是一根筋那种迂腐之人,还是铁骨錚錚的傲骨之人,又或实在是个糊涂蛋,竟然没有立即磕头认错,反而捂著疼痛难忍的胸口“抗议”道:“大人纵是上官,下官也是朝廷命官,科举出来的正途!大人如此殴打下官,下官不服!”
“不服?”
赵安怒极反笑,“本官问尔,灾情至今你除了去那神祠求雨,可曾开过一仓?賑过一粟?又可曾到乡间访过灾情,看过灾民!又为百姓做了哪些实事!”
“下官是没有开仓,可《周礼》有云,大荒大札,则令弛刑。此番灾情在下官看来实乃旱魃为虐,正是天怒人怨之时,岂可妄动官仓?”
陈知县的回答让赵安为之一滯,他想到对方辩解的百般说法,唯独没想到对方竟然这般解释,且说的堂而皇之,有理有据的样子。
张口经典,莫非真就是个书呆子不成?
赵安气极:“好一个《周礼》!本官问你,那百姓易子而食,妇人鬻儿,路上皆是倒毙而死的灾民,真是天意罚民不成!亦或说是百姓活该遭此大劫!”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这”
陈知县突然落泪,拿袖子一抹眼角哽咽道:“下官何尝不知百姓艰难,只《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本县境內灾民多达十数万,若冒然开仓放粮,必引饥民爭抢,届时反酿更大人祸,故下官不敢开仓放粮。”
因担心饥民爭抢粮食导致更大祸事,故而不放粮,任由饥民饿毙。
这是什么道理?
赵安无言以对。
乍听简直荒诞,可仔细一琢磨,似乎也有道理。
一个让人不敢深思的道理。
若大营中就听这定远县在那哭泣落泪,不知者还以为这知县受了多大委屈呢。
陈致远的师爷林某思索片刻,上前为自家恩主说话,指县令也不是什么事也没做,而是命人赶製了大批救灾丸,城外这座可容纳万人的賑灾营也是县令命人设立的,每日都准时施粥。
师爷不提那救灾丸还好,一提赵安更是火大,当场就要让人取救灾丸让这糊涂知县吃个饱,边上有被迫卖女的灾民忽的上前跪倒於他面前,哭道:“这营中施粥不假,可大人可知县令让我们这些饿的都走不动道的灾民背什么《弟子规》,说只有背出来才能领粥,背不出来根本不给我们粥喝。”
“是啊,大人,我老娘就是因为背不出来那《弟子规》,活活饿死在这营中的!”
“我们这些人大字不识一个,他县里却叫咱们背什么书,这哪里是想施粥给我们,分明就是要让我们饿死!”
“真要是每天能给我们一碗粥喝,我等何以卖儿卖女卖妻!”
“.”
有一个出来揭发施粥真相,必定有更多人站出来揭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