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动(2/2)
刘道规已经忍过他们很多次,这一次实在有些忍无可忍,一千余众不顾大局,攻打武关,让其他战线陷入被动。
这一战的主攻方向是潼关,集合了刘道规麾下大部分的猛将,毛德祖、刘钟、沈庆之、萧承之……
沈田子和沈林子这么弄,多少有些抢攻的心思。
魏国国内矛盾多,北府军中的矛盾也不少。
刘道规沉声道:“既然如此,话说在前面,如果此次北伐失利,罪在沈氏兄弟!”
“沈氏兄弟勇武不在我之下,此战必能旗开得胜,阿规不必多虑。”刘裕任何时候都如此自信……
这时候的武关,尸体枕积,血流遍地。
一杆高高的“沈”字大旗插着城头,士卒们在尸体间翻找着值钱的东西。
发现未死的秦军,立即冲着面门一刀扎下去。
沈田子和沈林子之所提前发动,争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出其不意。
蒲阪和潼关压力巨大,吸引了秦军主力。
武关之上只有两千守军,援军还在赶来的路上,沈田子认为这是一个巨大机会,于是铤而走险,凭借麾下三吴子弟翻山越岭,突袭了武关。
自身伤亡不到一百人,两千秦军一个没逃掉,全被诛杀。
沈氏兄弟虽然桀骜不驯,但战力却实实在在,继承了刘裕的风格,打起仗来,全都悍不畏死。
“我们是宋公的人,凭什么让那些北伧骑在我们头上?”沈田子望着部众,声色俱厉。
刘道规的亲信,不是镇守成都,便是江陵、洛阳、宛城这些重镇,将他们兄弟二人打发到荒凉的汉中。
人口钱粮早就被仇池国卷走了,沈田子一滴油水都没喝到,心中不满已久。
而这次伐秦之战,被他视为一次翻身的机会。
“不错,肉他们北伧吃了,汤也不给我们喝上一口!”部众们跟着叫嚷起来。
去了汉中,他们也是受害者。
本质上,还是晋室内部“北伧南貉”矛盾的延续,沈氏部众都是三吴子弟,沈家人天生就跟朝廷不对付。
“乃翁偏偏不按他们说的来,今武关已破,当杀入关中,打下长安,女人、钱帛、酒肉,要什么有什么!”
沈田子举起血淋淋的长刀,指着头顶的烈日。
“杀杀杀——”
士卒们眼睛瞬间就红了,汉中战乱频仍,百姓早就逃散一空,还被仇池国吃干抹净,什么都没给他们留下。
对比其他虎卫军北府军,感觉自己被流放了一般。
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
不过武关只是一个开始,武关并非一座关口,而应该叫武关道,盘桓在秦岭的崇山峻岭间,其后尚有丹凤城、商城、上洛城、青泥关、蓝田等等城池关隘。
这也是秦军将主力放在蒲阪和潼关的原因。
一旦蒲阪和潼关被突破,后面便是一马平川,武关被突破,后面仍有诸多城隘。
但沈田子和沈林子已经管不了这么多,怨气有时候也是动力之一。
这支人马中的很多人都曾跟着刘裕打赢过覆舟山之战,最擅长的便是长途奔袭。
得到襄阳和许昌的补给后,人手铁甲一领,斩马刀一柄,连弩一副,比起衣服都穿不起的秦军,简直判若云泥。
武关被拿下后,士气大振,仅休整了一日,沈田子便率九百余中杀向丹凤。
这些城中中虽然也有秦军戍守,但因为武关挡在前面,军备松弛,士气低迷,直到沈田子杀入城中,方才知道是北府军来了。
城中守军越发惊惧,看到北府军的旗号,竟然不战而走。
沈田子提刀盾在前,振臂狂呼:“跟着溃军,一路杀进长安!”
“杀!”
士卒们根本不管秦军有多少,长安在何处,就这么一路向西杀去。
连续攻破商县、上洛、青泥,兵锋直指长安之南重镇蓝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