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1/2)
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始盛开。
不仅高山上的春天来的晚,越靠近北方的地方,春天来的也同样要晚。
从大都逃往上都,又从上都逃往应昌,后面又逃往和林,又徙帐金山之北……这一路奔跑的路线,便是大元丟盔弃甲,迅速衰败的血泪史。
出逃大都,就已经把中原,以及北方眾多地方都给丟了。
原以为来到上都就会无事,哪成想,那朱元璋是个不讲道理的。
得寸进尺,竟然派兵在后面死咬著不放,想要赶尽杀绝,最终让他们连上都都丟了!
应昌一战,更是连他的太子都都被李文忠所擒获。
他们大元的势力,更是在这个过程里迅速的土崩瓦解,思之令人心痛,也让人感到恐惧和憋屈。
爱猷识理答腊、也就是如今的北元皇帝,看著王帐外青青的草场,陷入到了沉思中。
这几年所经歷的一幕幕,在他脑海当中不住浮现。
越想越是生气,越想越难受。
尤其是想起了,他记忆当中大元强盛时的景象。
他们这些元朝的贵人,高高在上,整个富裕的天下都被他们隨意支取。
无数汉人为奴为婢,在他们大元的统治下,过著好日子,供养著他们。
那个时候的时光,是多么美好。
他们只需要享受源源不断的美食,美酒,美衣服,还有那数不尽的美人。
蒙古的,西域的,高丽的,还有卑微汉人的……形形色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可以肆意把玩。
无论是汉人,还是色目人,亦或是高丽人,都尽数跪伏於他们的脚下。
原以为这种日子能够一直的持续下去,他们都將这些当成了理所当然。
可谁能想到,那些该死的汉人,竟是这般的不老实,居然敢揭竿而起造反!
自己大元对他们也並不差,他们不就是饿死了些人吗?
不就是遭了一些灾吗?
忍忍不就过去了?
再说,天下这么大,人那么多,又有哪年不遭灾,哪年没有人因此饿死的?
他们汉人那般多,就算是遭了灾,死上一些也无妨,反正也死不完。
可是这些汉人却不老实,非要造反。
最让人难受的是,他们强大的大元,雄鹰一样的存在,居然被这些卑微的汉人给掀翻了!
尤其是那个朱元璋,一个要饭子放牛娃,最为卑微的汉人,四等人当中的最下等,居然能一路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不说,还对大元如此痛恨,穷追不捨,紧咬不放。
把他们赶出了中都还不行,还想要赶尽杀绝。
若非是几年前,太师扩廓帖木儿联合眾人,大显神威,狠狠的挫败了率兵侵犯的徐达,让徐达损兵折將,东路的李文忠也同样是损失惨重,粉碎了朱元璋所进行的这次猛烈的进攻。
他们大元只怕要连最后一线生机,也被朱元璋这个要饭子给夺了。
好在太师扩廓帖木儿雄才大略,且忠於王室。
被逼到这个境地后,原本还有诸多不合的人,也放弃了爭斗,开始一致对外,拼尽全力贏下了这一仗,让朱元璋面对自己大元时,不敢再轻视。
在战败了据说从没有过任何败绩的徐达,粉碎了朱元璋那次的进攻后,爱猷识理答腊可谓格外振奋。
他觉得自己大元要中兴了。
他要效仿汉朝的光武,中兴大元!
把朱元璋这个反贼,要饭子给斩杀。
可隨后,打击却接踵而至。
徐达镇守北平,顶在前线,作出诸多布置,还修建长城,防御的水泄不通。
他们这边想要南下,却破不开防御。
更为要命的是,去年太师扩廓帖木儿也因病去世。
他因此而折损了一臂,失去了这么一个朝中重臣。
幸好他们这里反应及时,且隱瞒消息,没让朱元璋第一时间得知。
不然的话,去年时只怕自己这边將会迎来一场大战。
在太师扩廓帖木儿刚去世,人心不稳,草原动盪的情况下,想要抵御偽明的进攻,还真的不好办。
好在最难的时刻也熬过去了。
原本以为,在逐渐的適应了扩廓贴木儿去世后,他们这边还可以接著做更多的事,恢復元气,接著和朱元璋爭天下。
可结果朱元璋却如此卑鄙无耻!
一改之前对草原,穷追不捨,极限打压的做法,居然开始和草原上进行互市!
一开始,他对此並没有太多特別的感受,觉得能让南面的一些商品,流入到草原也是不错的。
就连他们王廷,都能因此而得到一些精美的物品。
可是在短的时间后,他就不这么认为了。
这些反贼所售卖的商品,实在是太精美,质量也太好了!
最关键的是,价格还便宜!
一进入草原,就受到了眾多部族的喜爱。
导致自己王庭这里所生產的商品,有不少卖不出去。
尤其那些靠南的,和偽明相近地方的部族,更是完全拋弃了王庭所產出的商品。
全都开始用明朝的。
如此,所带来的一个最为直观的现象,就是他们王庭的收入,在迅速的减少。
以往,每当草原上气温回升,冰雪消融,草原变绿,颳起了温暖的风时,看著那成群的牛羊马匹,在青青的草地上悠然的啃著青草。
牧羊犬在边缘处看著羊群,蓝天之上时而有苍鹰盘旋时,他的心情都会变得特別好。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时节,春天到了,意味著万物开始生长,预示著他们大元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又能再次迅速的发展。
可是现在,看著这些,他的心情依然糟糕透顶,心里沉甸甸的。
有著无边的愤怒在涌动,同时还有著一些无力感。
“陛下,必须下严令,不允许任何部族和偽明做任何交易!
不能让这件事情继续下去了。
再这样下去,草原上的人心就要散了。
王廷这里日用將会匱乏。”
一个满脸大鬍子的人开了口,此人名叫哈喇章,是北元的重臣。
同样也是如今北元皇帝爱猷识理答腊的心腹之人。
此人为脱脱之子。
脱脱乃是几年前去世的,元朝皇帝元顺帝的丞相。
而爱猷识理答腊小的时候,曾被按照习俗寄养在脱脱家。
年龄与他不相上下的哈喇章,便和他成了儿时玩伴。
哈剌章也在后面,证实了他的能力和才华以及忠诚。
任何时候,任何统治都需要有钱財物资来作为支撑。
身为王庭,想要保留体面,那么手里面就必须有钱有物资。
只有如此才能供养起军队,供养起大臣。
才能够让他们跟著王庭,有一个相对不错的体面生活。
才能凝聚人心,才能依靠他们来统治草原。
而他们所获得財富的手段,除了正常的收税之外,另外重要的一个就是贸易。
草原上什么都缺,好在他们当年从大都撤退之时,有先见之明带走了一大批子汉人工匠。
这批汉人工匠十分珍贵,哪怕之前一败再败,都没有將这些汉人工匠给丟下。
依靠著这些汉人工匠,他们在草原上能够產出锅碗瓢盆,还有少量的镰刀,以及其余的工具,物品。
虽然受制於草原上的条件,还有材料等,他们所製造出来的这些器具,远远比不上之前在中原时,製造出来的器具之精美。
可是最起码,也能製造出相应的物品。
可以满足日常需求。
这些汉人工匠所製作出来的这些东西,一部分供北元王庭自己使用,一部分则用来赏赐功臣以及部落。
剩下的下等品,用来供草原上各个部族购买。
东西是不好的,价格是昂贵的,收入是可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