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重八,你不是说洪武大典是你的主意(1/2)
第208章 重八,你不是说洪武大典是你的主意吗?那永乐大典是咋回事?
道衍和尚一手持禪杖,一手持钵盂,从一处显得豪华的府邸走出。
当然,这处豪华只是和这里相比。
和应天城,以及苏州,镇江等地的那些豪华府邸相比,要差的太远。
可是这在安南,已经属於顶尖的一批了。
拥有这处府邸不是別人,而是当今安南这边的皇帝之子陈晛。
陈晛是道衍和尚来到这边后,经过了一番仔细的思索,对安南这边的局势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所做出来的一个选择。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更何况道衍还是从大明而来的和尚。
如今安南这边名义上奉明朝为宗主国,其皇帝登基都需要先稟告大明,经大明同意册封之后,才成为真正的皇帝。
有这么一层光环的加持之下,道衍和尚来到安南这里,天然就带著一层天朝上国来人的优势。
再加上道衍和尚是个真正有本事的人,是真的会念经。
儒释道皆有涉猎,而且功底都不浅。
和尚不过是他的一个职业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道衍来到这边,不过是稍稍的展露了一些才华,很快便闯荡出不小的名声来。
成功的引起了世子陈晛的注意,几次会见结束之后,很快就被陈晛奉为上宾。
说实话,如今的陈晛虽然为安南皇帝的世子,可是他並不是一个拥有实权的人。
甚至於就连当今的皇帝陈曔,也同样做不到乾纲独断。
如今安南这边的局势,显得很弔诡。
在皇帝存在的同时,还有著太上皇。
这太上皇还不是当今皇帝的父亲,而是其兄长陈暊。
几年前,安南这边的老皇帝陈裕宗去世,留下了一道詔令,无子嗣的他,將皇位传给了陈明宗之孙,恭肃王陈元昱之子陈日礼。
不过如今已经叫杨日礼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据说他是优伶杨姜之子。
杨日礼的母亲有身孕时,陈元昱悦其艷色纳之,及生,以为己子。
这杨日礼也是作死,表现甚为不济,纵酒淫逸,日事宴游,好为杂技之戏这些也就算了,居然还欲复姓杨,宗室百官皆失望。
於是就开始抗爭,陈氏宗室群臣相会,迎立陈暊为皇帝。
陈暊最初尚有犹疑,但看见群臣再三恳切上书,誓死无易,便於当年的十一月率眾回都。
十三日,废杨日礼为昏德公。
十五日,陈暊即皇帝位,改年號为绍庆,称为义皇。
只是这陈暊並不怎么擅长带兵,夺取皇位的过程当中,其弟弟出了很大的力气,手中掌握诸多兵马。
所以在当了两年皇帝之后,陈暊便就以其弟弟陈曔立下的功劳大等为由,让把皇位让给了他弟弟,他则成为了太上皇。
可这陈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手里面依然掌握著很强的力量。
在道衍看来,他这个让位並不是真心实意。
只是迫於形势,无奈之下才做出此等举动。
若陈曔这个做弟弟的,当上皇帝后能够心狠手辣一些,把这成为太上皇的陈暊给咔嚓了,那么安南这边的局势,虽然短时间內会有一定的混乱。
可只要处理得当,很快就能彻底剷除隱患。
但陈曔显然不是这样的人,思想比较单纯,根本没有如此做。
当上皇帝后,让其兄长继续当太上皇,不仅如此,对於太上皇经常插手政务等事情,也没有丝毫阻碍的意思。
这在道衍看来,无疑是自取灭亡之道。
相对於这个手中握著军权的弟弟,太上皇陈暊才是一个合格的权谋之人。
陈曔绝对玩不过他的兄长。
陈暊把皇位让给他弟弟,不过是权宜之计,防止陈曔带兵对他用强。
用不了几年,这陈曔就会被其兄长太上皇陈暊给弄死。
陈暊这个太上皇,这些年可没有閒著。
据他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一方面陈暊手里面,还掌握著诸多的权柄。
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势力。
比如,外戚黎季犛就是他大力培养的人。
其手中已经握了很大的军权。
而如今的皇帝陈曔,已经不顾诸多人的反对,准备对其宿敌占城用兵。
黎季犛也在其中担任了很好的职务,一下子拥有了更多的军权。
按照这么趋势下去,如今的安南皇帝陈曔已然离死不远。
按说,这个时候他去找陈曔,获取陈曔信任,帮助陈曔平了局势,很容易就能走上巔峰。
但道衍显然並不会这般做,因为他此番前来,是要取安南奉於华夏,为华夏扩张领土的。
安南这里越乱,越有利於他浑水摸鱼。
如此,他才好乘势而起。
真要是帮助陈曔扫平了隱患,那安南这里,想要回归华夏怀抱,可就不容易了。
所以道衍对於这些,是静观其变。
他只想静静在这里看血流成河,並顺便选择了陈曔的儿子陈晛。
毕竟陈晛如今只有十六岁,相当於陈曔这种老油子,更加的好糊弄。
且如今,他身边並没有什么出彩的人物。
他想要在呈现这里出头,很容易。
而陈曔这个皇帝的地位,也註定了在他身死之后,陈晛这个世子掌握不了太多的大权。
將会被太上皇陈暊给压制的很惨,道衍要的就是这么个效果。
若不被压榨的很惨,那么他这边又如何能让其对自己言听计从,並一步步反杀,最终將这里给弄成大明的?
如今的安南皇帝陈曔,虽然身体强壮,生龙活虎,但是在道衍看来,已经是一个將死之人。
他觉得,很有可能在这一次和安南作战时,便会死於非命。
而不论陈暊这个太上皇,多么的想要將其弟弟处死后,把皇位收回,传给他的儿子。
但是为了安抚人心,再加上为了对作为宗主国的大明有一个交代,都不敢把一些事儿做得明目张胆。
陈曔死后,太上皇陈暊虽无人能治,可道衍料定了,在陈曔死后这陈晛还得成为皇帝,只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若是没有他在,这陈晛今后必然会被太上皇陈暊这个做伯父的,压制的死死的,动弹不得,只能当一辈子傀儡。
什么时候陈暊这边想要把皇位给收回,传给他儿子了,就会將其给弄死。
可现在他来了,情况自然不同。
有他在,陈晛会一步步的掌权,並在安南这里开启杀伐。
他要看安南这边血流成河,也必然会血流成河。
而他在这个过程里,也將会培养自己的势力,今后会藉助当今世子陈晛之手,把该杀的人都给杀了。
並让陈晛带著人投靠大明,改安南为安南郡。
当然,今后陈晛若是不想做这些,那他这个和尚也是略懂一些拳脚的。
將会帮助他做出这样的抉择。
来到安南这里將近一年时间后,道衍和尚如今对於安南这边的局势,还有他这里又如何取下安南,並儘可能平和的將安南奉献於华夏,为华夏添砖加瓦,有了一个明確的计划。
当然,计划归计划,想要將这些完成,这里面可太难太难了。
很多时候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但道衍却有信心,能够在这波譎云诡,复杂血腥的斗爭获胜,將安南这里的局势控制於手。
若是连安南这这地方都玩不明白,那他的这一身学问,也就白学了。
他之前所想的,在大明辅佐人造反,夺取皇位,那就更加的不可能了。
所以,这次的事情他必须要做好!
要是哪里没做好,因此而丟了性命,那……丟掉就丟掉了。
是他技不如人。
若不能一展心中之所学,活著也没什么意思?
道衍和尚持著禪杖,拿著钵盂,一身袈裟向前走著。
在其身后,则跟著两个安南世子陈晛府中的下人,对他是毕恭毕敬。
都觉得这位天朝上国来的道衍大师,是一个非常好的人,真正的得道高僧,慈悲为怀,精通佛法,听其言语,往往让人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能被世子派遣跟著服侍这样的高僧,是他们的荣幸。
却根本不知道,他们眼中特別慈悲的高僧,心里面装著怎样的一头猛虎。
……
“进一步千难万难,退一步一泻千里。
自从朱瞻基从交趾那边退兵,承认了失败后,大明就再也没有拿回过交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