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374章 经营许可证

第374章 经营许可证(2/2)

目录
好书推荐: 诸天:从士兵突击开始成为教员 低保每天1000万,他浪的飞起 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狂犬病(1v1 校园高甜) 否(校园1v1h) [原神同人] 跟大审判官先婚后爱了 看不上我的男人怎么开始倒追我了 全民求生:我的领地是唯一净土 [聊斋同人] 我的聊斋生活不一样 我的白马王子在哪里?

至于粮食,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朝廷固然设立了平准仓,以维持粮价均衡,但过往平准仓多次停运的也正是因为运营成本实在太高,是不盈利的纯慈善项目,每年亏损数十亿都是常态,最终难以为继。

所以朝廷若要长久维持平准仓的正常运营,必须要节流。

刘辩想不出什么节流的法子,他唯有截流的法子。

以往,小粮商是直接派出人手从当地百姓手中收取粮食贩卖,大粮商则是通过一批负责从百姓手中收粮的中间商手中收粮。

大粮商光是某个县的一座分铺,囤聚粮食便有千石,若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屯粮又岂止万石?

放眼大汉一百零五个郡国,不知囤积了几百万石粮食。

而这些粮食即便人手再多也难以从百姓手中收取,百姓也未必愿意将粮食卖给他们,若是交易有了问题,到县府告状都麻烦。

因此,大粮商收粮往往需要本地的中间商从中斡旋,由中间商从百姓手中集中收取多余的粮食,再由中间商贩卖至大粮商手中。

如此做法,商贾虽然被赚取了差价,但却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而且这部分差价最终会转嫁在买粮的百姓身上。

如今,市舶司将粮食贸易纳入管控,杜绝了中间商赚取差价。

至于人力消耗,由各里长、亭长、乡啬夫从有意愿贩卖余粮的百姓家中收粮,按照市舶司在《大汉邸报》公布收粮的价格当场结清钱财,再由官府分发给各大粮商的额度进行分配,不得超过市舶司公布的粮食最高价进行贩卖。

能以多少价格卖出去,那就全凭本事。

不过,朝廷允许持有经营许可证的商贾持证免费使用漕运体系来运输这些管控商品,并免除对应渡口的关津税,不过陆路关隘的关津税不得免除。

大汉的关税一度随着休养生息的国策和对商业发展的需求而取消过,自孝武皇帝始,关津税被统一定为“每值千钱,算二十”,也就是2%。

经过一座关隘或渡口,都要上缴商队货物2%的关津税。

如此于商贾而言,总体利润反倒是有增无减,否则也不会如此愿意配合朝廷的新政。

盐、铁、丝、酒亦是由各里长、亭长、乡啬夫从百姓手中收取原材料或成品,亦是准许免费使用漕运体系运输相关商品并免除对应渡口的关津税。

不过朝廷既然许给了商贾们利益,自然也要定下重罚!

市舶司鼓励检举无证经营、越界贩卖、销售劣质商品、超额购销、偷漏税等行为。

若检举属实,检举人无论是商贾还是百姓,市舶司都会视检举情况给予检举人免除一定赋税的奖励。

至于被检举者,罚金为百倍于违法所得,将面临百倍于违法所得的罚金、暂停营业乃至永久吊销经营许可证的处罚,且本人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及三族内亲属的经营许可证及获取资格,也就是从业资格也要被永久剥夺,不再授予,检举者可免罚。

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被处斩或满门抄斩。

而如此的市舶司制度,还并非最终的制度。

若是市司下的各科机构只在雒阳设立署衙,对于地方的威慑力终究有限,缺乏了实际的管控效果。

他心中已有规划,待时机成熟时,需在州、郡、县都必须设立分管盐、铁、丝、酒、粮的专职人员,每三年一轮换,既是更好地起到监管作用,也是将这部分权力从地方行政长官手中剥离出来。

如今,借助着他这个天子一场场军事胜利和对世家豪门大开杀戒的余威,至少在现行的市舶司的制度下,商贾们还是鲜少有人敢与律法对抗的。

在巡视了汝南郡后,刘辩叮嘱了新任汝南郡守梁鹄一番后,进入了颍川郡,至定陵、襄城、阳翟、长社,入河南尹至新郑,经管城,沿黄河官道抵达雒阳,全程近二千里。

不同于吕布麾下负甲沉重的具装甲骑,褪去马铠的武卫骑常规行进速度便能达到一日百里,且不会令马匹和骑卒过于劳累。

刘辩途中又在汝南郡的新蔡、西平和颍川郡的阳翟,最后进入河南尹后,又选择在距离雒阳不足二百里的管城临时决定休整一日,实地察看民情。

最终耗时二十四日抵达雒阳,在中东门外见到了率领文武百官前来静候天子圣驾归京的何皇后。

(3001字)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白月光替身逆袭,成为百亿制片人 火场不救我,我离婚二嫁你哭什么 陆总,太太要去父留子 暗恋我十年不说?幸好有弹幕剧透 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別离婚 成亲三年不圆房?重生另嫁他倒悔了 七零随军海岛:百亿物资小娇妻躺贏 上交金手指后,我带毛绒绒挣编制 夜会清冷权臣后,陛下求我翻牌子 孝子贤孙都跪下,我是你们太奶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