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河南战场(1/2)
第465章 河南战场
济寧一战,震动天下。
虽然大战打的有些过於“轻鬆”,但此战带来的影响却是一点不小。
江北总督英和战死济寧,跟隨南下的5万八旗大军全军覆没。
满清最精锐的索伦营以及山东绿营,不是战死,就是倒戈投降,山东彻底丧失所有抵抗力量。
山东各地州府官员,凡是闻听战报消息的,要么抓紧时间改旗易帜,连夜赶造大汉旗,要么就是收拾金银细软,偷摸弃城逃跑。
总之,压根没人想著要抵抗,就连自杀殉国的都没剩下几个。
这很正常,满清和大汉南北对峙的时候,可能还有人拿捏不准,又或是出於自我安慰。
可现在山东都要没了,英和战死,5万八旗大军灰飞烟灭,满清已经基本没什么指望。
现在还想著殉国给满清陪葬,那可就不是什么忠臣了,反而还得在新朝被打成汉奸,死后都要被戳脊梁骨。
毕竟,满清的前车之鑑还在那摆著,洪承畴也算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了。但还是死后被乾隆列入《贰臣传》,还给了句评语:“虽皆臣事兴朝,究有亏於大节。”
洪承畴这么大功劳都如此,更不要提山东的这些普通汉官了。
而且,大汉还同样也效仿满清,搞了个《汉奸录》。每收復一地,遇到为满清殉国的官吏,统统都编列进去,放到邸报中持续更新。
没別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天生贱骨头的狗奴才们遗臭万年,顺带警告其他满清治下的汉官,你们可以自尽殉国,但自尽以后就不要指望能留下什么好名声了。
汉奸就是汉奸,狗奴才就是狗奴才,就算为官清廉如水,你跟著满清后面陪葬,那就是自甘墮落的狗汉奸!
济寧战后,山东战局已经基本没了悬念。
山东大部虽然还在满清控制下,但也是名存实亡。
就连山东巡抚岳起都只能在济南府龟缩死守,犹豫著到底是该跑还是该降。
跑的话不一定能跑掉,就算跑掉了,大清没了山东,河南估摸著也很难保得住。
山东、河南全无,那大清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大清灭亡,他这满人巡扰,还能好到哪里去?
可投降的话,貌似结果反而更坏。这南方的大汉新朝,对他们满人和八旗可都是嫉恨如仇。
虽说汉军北上的时候,也在让细作跟著宣传,只要愿意投降献城的,就算满人八旗也是能网开一面。
但前面济寧投降的那上万八旗,脑袋可是已经都被砍了,甚至还运来了一千多颗送到济南府。
……
河南战场。
开封已经被围困半个多月,刘墉目前还不知道,山东那边的英和大军已经战败,就连英和本人都被砍了脑袋。
刘墉本来是想稳扎稳打,通过坚壁清野、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慢慢跟汉军拼消耗,避开汉军锋芒。
可想法很好,现实却完全不允许。
这套在四川对抗白莲教的战略模式,搬到了河南的大平原战场,就瞬间没了用武之地。
汉军遇到地主鄔堡,强攻都不带强攻,迫击炮上去就是狂轰。
几轮下来,地主鄔堡全被攻克,打到后头地主全都闻“汉”丧胆,压根不敢再结硬寨搞团练。
加之汉军很快又得到江北援军,兵力扩充了接近三倍,那些地主团练更不是对手。
短短半个月不到,开封府城周边的郑州、陈留、中牟诸县,就被汉军一一攻克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