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楼兵圣 > 第319章 仗势欺人的王信

第319章 仗势欺人的王信(1/2)

目录
好书推荐: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当你将一切做到极致 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天元玄仙 开箱吧,导演! 继承人小姐对我不太友善 华娱之软饭王 第一次世界妖法大战 从生死簿开始修仙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319章 仗势欺人的王信

大同西军一万二千人,天成军一万八千人,永兴军人数最多,將近三万。

物资大半在大同。

从后方往前线运输,张文锦同样担心粮道被切,因此在丰州设立大寨用来储备粮草,至少有二十万石粮料,后方还在源源不断输送中。

供应大同西军的军粮主要来自山西,粮道经雁门关,一路顺著朔州、马邑、左云、牛心山,出威远关,途经镇虏、云川二城,最终目的地设在大板升。

天成军没有大同西军的优势,被控於永兴军之下,粮草全部由张文锦调拨,不像王信。

王信准备充分。

大军粮草的来源颇多。

除了四成来自山西调拨,两成来自大同调拨,也就是朝廷下拨的粮料,还有四成则来自聚眾昌。

那么换个说法。

本应该十成的粮料,其实到王信的手里只有六成。

少了整整四成。

这也是大周继承前明的弊端。

前明朝廷和地方平分税赋,所以大军行军的路线,沿途各县供应粮草,或者由朝廷分派各县徭役和征派,先由地方垫付,根据消耗用往后的减税来弥补。

如此做法,一则减轻运输的消耗,二则减轻民力,三则效率高,不一而论。

可谓是良法。

但是当地方烂透了呢。

別人不清楚,王信却清楚的很。

大明亡国原因各种各样的说法,其实就是地方利益阶级失控,把民间的利益全部抢占罢了,这是几千年不变的现象。

人性永恆。

而大明的这套制度,在前期的时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到了后期,等地方利益阶级烂透了,就形成了一个无底洞。

税赋里原本留给地方的四成,被利益阶级全部贪腐和耗掉。

而原本地方官府应该做的事,以及承担起来的责任,一样都没有办,竟变成了对百姓索取无度,於民间无半丝益处的毒瘤组织。

漏洞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深。

到了最后,无可奈何的朝廷,只能把自己的那六成税赋,本该用来办朝廷要办事的钱拿去补贴地方,可地方已经是无底洞。

这就是为什么大明有名的內库之爭,官员经常找皇帝要钱,而皇帝却不愿意动用自己的內库的道理。

实际上。

地方利益阶级烂到底,朝廷利益阶级何尝不是烂到底。

这也是崇禎上吊前感嘆文官皆可杀的原因。

其余不论,单论军事。

晚明时期,大明军队犹如屎山代码,不去动还好,一旦军队开拔,那就彻底完了,绝对会譁变。

因为本该地方承担的军粮,地方早就贪腐光了,没有能力给过路的军队提供军粮。

而大明的这套制度,又导致军队行军途中,大军只能指望过路县府提供军粮,如果地方县府不敢,军队自身没有办法解决。

这就形成了死结。

军队只有譁变的选择,否则就是饿死。

也就是军人只能做强盗才能活。

大周既然承袭大明,那么会有哪些弊端,以及针对这些弊端的论证,王信不敢说门清,但也是心中有数,虽然不是专科,民科也是科嘛。

只是到底在嘉靖时期呢,还是万历时期,又或者天启时期?

总不能是崇禎时期吧。

毕竟才过百年。

王信不敢往下决定,寧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

谁要是在太平时节拉开乱世大幕,无论他是什么原因,任你是流民起义也好,还是百姓求生奋死一搏也好,都不会获得好名声。

解决问题,永远比製造问题更受人追捧。

王信也不想製造问题,他只想解决问题。

怎么解决问题呢?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八个字,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只不过自己有没有这个运气,能不能干出一番事业。

那些太远的事情,王信从来不理会,够不著的时候,抱怨有什么用呢,但是眼皮子底下的问题,王信必然是努力解决。

有了这样的认知,王信做事一直都没有变。

丰州大营。

天成军已经抵达,王信姍姍来迟。

此时。

丰州至少驻扎了近五万军士,还不算两万多名正在丰州的民夫,可谓是联营十里,旗帜满山,好不壮观。

“大同西军到!”

波澜不惊的丰州大营,犹如石头落入水中,终於动了动。

与別处不同。

王信率领七千人马,精锐自不用提,哪怕是民兵,身上穿的也是齐全,最惹眼的是大部分民兵都扛著一桿崭新的鸟銃。

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除了自身的武器之外,每人还统一配发一把腰刀。

而且大同西军的骡马车队多。

七千人马,光拉动輜重的大车就有两百五十余辆,每辆輜重车有两名民兵,輜重不同其他战车,因此大部分是黄牛,水牛並不多。

除了輜重车外,还有偏厢车、准迎锋车合计三百八十余辆。

这些各类车不全是用牲口,大部分是民兵推动。

王信身边是一百名骑传令兵,也是他的亲卫,然后是一支两千人左右,全员骑兵盔甲,大概一千六七百人马背上背著三眼火銃。

然后是大將军炮十六门、灭虏炮八十门、佛郎机二百五十六挺。

东西都认得。

种类这么全,数量如此多,看得人就很陌生了。

哪怕是再懒散的兵油子,看到大同西军这般动静,也不禁下意识的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的盯著大同西军的队伍。

十里连营。

张文锦亲自来迎,身后的人群中,最前面的还有胡立勇。

胡立勇眯起眼睛,看不出他的想法。

不过眾人静悄悄的,哪怕张文锦脸上掛著笑意,眼神也隱隱有些呆滯。

“难怪都说王信能打,这得多少钱。”

有人实在忍不住心里的感慨。

“是啊。”

“嘖嘖。”

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谁都可以学王將军嘛,谁没有蓄养家丁,可谁又能像王將军如此大方呢。”

人群中的陶升忍不住反驳。

虽然他受不了跟著王信身边的苦,绝对是不能伸手拿钱的,没有这些规矩,自己如何养得活家人?

离开了王信,但是对王信的佩服,陶升並没有减少。

听到陶升的话,许多人难得反驳。

“见过制台大人。”

王信见到远处的张文锦,连忙下马赶过去行礼。

张文锦升为大同总督,统领三军,虽还是巡抚御史衔,但谁都知道,只要这次平胡成功,要不了多久將会是朝廷的正二品大员。

文官越来越值钱,反倒是武將越来越贬值。

王子腾以前可是九省统制,也即是从一品的官员,只不过因为勛贵的身份,变得不值钱了起来。

“快快请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被捕后,大佬将她押到民政局 重回七零娇养糙汉老公 烟火靚汤 芙莉莲:不懂爱的小小师祖 穿到七零家破人亡前,我被退伍糙汉宠爆了 王爷的神医福妻 一品农门恶婆婆 入夜,三爷为娇软小祖宗折腰! 重生后大佬妈咪马甲掉了 废柴小姐逆苍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