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楼兵圣 > 第315章 盼著友军死

第315章 盼著友军死(1/2)

目录
好书推荐: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当你将一切做到极致 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天元玄仙 开箱吧,导演! 继承人小姐对我不太友善 华娱之软饭王 第一次世界妖法大战 从生死簿开始修仙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315章 盼著友军死

大周本没有归化城。

原时空大明万历三年,因为土默特部向大明称臣,双方结束了长达百多年的战爭状態。

进入和平稳定时期,俺答汗死后,由三娘子主要主持,在大青山之阳,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

而此之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这样的城池,

土默特进入了长久的繁荣期,过上好日子的牧民们为了纪念三娘子,把此城称为三娘子城。

可能是因为蝴蝶的翅膀扇动因素,不知道哪个小人物的变化,导致土木堡之变的结局改写,因此取而代之的大周。

种种因果之下。

王信是这样猜测的,因为土木堡之前主要知名人物都没有变化,除了于谦没有挡住南迁派,引出了一系列后果。

当时三娘子带领的蒙古部落与大明关係融洽,双方贸易稳定,促进了繁荣,有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三娘子才能在关外修建一座漂亮的城池出来。

王信没有这样的底蕴。

聚眾昌虽然投入了不少,但是商人用的是自家的钱,並不像衙门钱大方,所以这座同样命名归化的城池,更准確地形容是一座土城罢了。

只不过大了些,许多地段用的砖墙。

四角修建了高高的砖墙搭建的炮楼,比城墙还要高一大截。

砖墙用的三合土,十分的坚固,是水泥出现之前最好的材料。

归化城周边有丰富的水源,大源於大青山的就有大小黑河,以及流入黄河的红河、灰河。

南北两座水门。

从翁观山流下的河流,自北水门入,南水门出,就算城池被包围,也不缺水源。

就算胡人断绝水源,城內还有並水可以饮用。

归化城还没有彻底开发出来,不像云川城,云川城周边的牧区划分完毕,每个月都会有牧民去城池交易,更不提最早开发的镇虏城。

镇虏城已经是大后方,那里很久都没有骚乱。

和平的环境,大大促进了商贸。

各类的贩子云集镇虏城,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每天都会有一些纠纷,不过王信並没有因为诸多的麻烦就一禁了之。

其实最麻烦的反而是人才。

“將军要是节度使就好了。”

曾直忙的马不停蹄,来回奔波,又跑了几处地方,最远到朔州,然后又一路骑马赶到归化城。

以前的白面书生快要成黑脸汉子。

光外貌的变化,王信就觉得对不起人家。

大周做官对样貌有要求,长得太难看,朝廷可不给官做,讲究做官要有官样,百姓也吃这一套,没奈何的事。

“等我升到节度使,只怕还要好些年。”

底层的时候升官还比较容易,越是到了高层,实权位置越少,因此有了更多名誉上的职位。

王信笑道。

节度使可以开府,有自己的府衙。

自己现在是参將,並没有开府的资格,而且普通的参將也的確没有开府的需求。

只是自己又独领一路,又有聚眾昌,以及关外几座不在朝廷正式名录的城池,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这类事並不算稀少。

哪个军镇手里没有几个听话的熟部。

比如明末辽东军镇也是如此,有个拱兔部就是辽西关外的熟部。

结果新上任的总兵或许是为了杀鸡做猴,或许是为了逼迫前任总兵手里的熟部主动靠拢自己,总之派兵出关,去关外偷袭了拱兔部。

奈何新上任的总兵眼高手低,竟然没打过人家。

被人家拱兔部的王达子报復回来,最后闹到朝廷那边,朝廷才派人安抚了王达子。

那王达子也不想和大明闹,毕竟跟著大明贸易才有肉吃,没想过要征服大明,其实像努尔哈赤这种才是特例,所以王达子获得了一些赔偿,也就偃旗息鼓。

此事正是大名鼎鼎的哈流兔之捷到拱兔部復仇。

而当事人靠著人情关係轻鬆化免了责任,继续当他的总兵,成为日后萨尔滸之败主要责任人之一。

其实这位总兵能力还是有的。

在大西北时期就很厉害,擅长长途奔袭,被蒙古人称为太师,差点与前辈马芳齐名。

奈何刚自用,不懂审时度势,在大西北养成了目空一切的傲慢,去了东北却没有改变自己的思路和战术,一错再错,终成大错。

这也是王信深以为戒的案例。

大周太大。

绝对不能傲慢,谁要是因为旧功而陷入傲慢之中,哪怕是关二爷也会获得惨败的教训。

没有不败的將军,只有久战的英雄。

能持续战斗、不断成长,才能经久不衰。

戚继光就是如此。

战术始终在改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因此才有戚继光的百战百胜,打出令敌人闻其名,即退避的威风。

听到王信说的话,曾直嘴角笑了笑没有接话。

刚开始的时候,陆仲恆推举此人,曾直感到好奇,加上在国子监实在是煎熬,於是来到王信身边做事。

最初並没有重视,慢慢的曾直感受到了不同。

通过商业的模式扎根关外,这种方法令曾直耳目一新,加上大同西军的战力,这样一股势力如果崛起,那么背后有这股势力的支持,岂不是自己的依靠?

贾政虽是国公之后,却只是五品的工部员外郎。

所以贾政在京城並不是很硬气,后来有了个贵妃女儿,变得硬朗了不少,加上靠著大同的大同西军,手里的筹码更多。

名望有了,底气也有了。

几年间不显山不露水,贾政变成了实权派,从那一派的重要人物,逐渐往核心圈靠近。

王信也知道曾直想要什么。

当然不是理想。

不光是曾直,哪怕自己手里很多的將领,对百姓秋毫不犯,严守军规等,也並不是因为理想,很多人只是因为对自己的效忠。

自己连手下的人都无法全部改变,何况是外人。

但是自己身边又需要人帮忙。

这就是现实吧。

王信喜欢理想国。

曾经大明被西方传教士称呼为理想国,印度人不服气,后世不少学者说西方人口中的理想国是指印度,好笑之余,奈何终归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实际上哪里有什么理想国。

“打完了这一仗。”

王信指了指远处的山川,嘆道:“老百姓们就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我也尽到了我做军人的职责。”

曾直顺著王信指的方向看去。

天际尽头处,隱隱浮现的山川影子。

“將军认为打完仗就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怕將军会失望。”曾直心里有些复杂要说聪明。

眼前的將军无疑是自己认识的人中最聪明的人之一。

可有时候將军的感慨之言又颇为可笑。

什么人人都吃饱饭,穿得暖,睡得好,丰衣足食。

这种话喊一喊就好了,唯独將军仿佛当做正事去做。

连古人都知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道理。

曾直小声说道:“百姓想要过上好日子,还是用功读书,读透圣人之理,获得功名翻身的机会高一些。”

曾直的想法,是读书人主流的认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被捕后,大佬将她押到民政局 重回七零娇养糙汉老公 烟火靚汤 芙莉莲:不懂爱的小小师祖 穿到七零家破人亡前,我被退伍糙汉宠爆了 王爷的神医福妻 一品农门恶婆婆 入夜,三爷为娇软小祖宗折腰! 重生后大佬妈咪马甲掉了 废柴小姐逆苍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