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核物理盛宴!各方云动!少年团的野(2/2)
“广义上讲,宇宙射线也属于核物理的范畴,质子、γ射线都是核中出来的。”
阿马尔迪反驳道:
“但研究宇宙射线实在太讲究运气了。”
“运气不好,可能一年都白忙。”
“而且我们是新组建的团队,没有什么优势。”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很热烈。
如今实验物理学界公认有四大中心。
分别是: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法国镭学研究所、德国研究所、婆罗洲研究所(代指一切研究所)。
四大中心站在最顶端,傲视群雄。
少年团的目标从来都是朝最巅峰看齐。
这时,费米站起身,走到窗边,打开窗户,让房间内的烟味散去。
接着他说道:
“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大家立刻看向他,充满期待。
“中子轰击石蜡能够产生质子,这说明中子的撞击能力十分强悍。”
“如果所有的轰击实验,全部改用中子作为轰击源会怎么样?”
话音刚落,其余几人皆是一惊!
随即他们的眼神越来越明亮。
这倒是一个非常创新的想法,而且最关键的是,目前还没有人尝试过。
现有的轰击实验,主要还是以α射线、质子为主,几乎形成了惯例。
中子当轰击源?从未有人想过。
拉塞蒂立刻欣喜地说道:
“费米,还得是你啊!”
“别人发现中子后就不管了,你却想到了用中子去做实验。”
阿马尔迪却问道:
“可是中子不带电,不能通过加速器加速,它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去轰击吗?”
费米说道:
“博特所做的实验中,中子的产生就是自然放射产生的,但依然具有很强的轰击性。”
“所以,我认为中子本身的轰击能力甚至就能比肩加速器加速后的粒子。”
几人点点头。
费米那自信从容的气场,令人很自觉地就愿意相信他。
中子作轰击源,从逻辑上看,完全没有问题,值得一试。
然而,物理第二好的塞格雷却提了一个犀利的问题:
“中子的数量太少了。”
“根据目前的实验结果看,差不多每1万个α粒子撞击才能产生一个中子。”
“如此低的产率真的能作为真正的轰击源吗?”
哗!
几人微微皱眉。
塞格雷的质疑还是很有道理的。
中子的轰击能力确实强,但是它的数量太少了。
一个将军再厉害,他也打不过10个小兵。
数量堆死质量可不是开玩笑的。
对此,费米微微一笑。
头脑风暴果然是好东西,在别人的刁钻角度下,他才能压榨自己的才能。
“塞格雷的担忧,我认为有两点可以说服。”
“第一,中子虽然数量少,但是它不带电。”
“这意味着相比其它轰击源,它更容易接近原子核,并与之发生撞击。”
“所以,中子能产生的有效撞击的比例反而更高,能弥补数量的不足。”
众人茅塞顿开。
虽然1万个α粒子才产生一个中子。
但可能100万个α粒子只会有一个粒子撞击到原子核。
而100个中子里,可能有50个中子撞击原子核。
这样一比,数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第二,我们可以尝试去寻找更强的中子源。”
“中子才被发现不久,关于它的很多性质还未完全弄清楚。”
“或许能找到有别于现有方法的中子源。”
接着,费米意气风发地说道:
“我相信这个方向会带给我们惊喜!”
哗!
这一刻,连沉稳的塞格雷都被说服了。
费米太具有感染力了。
他的想法虽然没有天马行空般的惊世骇俗,但却有着无限的可能。
最后,少年团成员达成一致,先验证费米的想法。
改用中子做轰击实验!
费米去研读放射性书籍和文献,找到产生更强中子源的方法。
其它人则利用现有的方法先开始小范围的尝试。
有了具体的目标后,少年团干起活来就更有劲了。
实验室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所有人都想不到,这个新组建的年轻团队在未来会引起何等的震撼!
真实历史上,费米一开始的实验非常不顺。
原因就是塞格雷所说的中子数量太少的问题,轰击效果不理想。
直到后来,费米终于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中子源:氡铍混合源。
从此,他便开始了势不可挡的实验逆袭之路。
做到了自己许下的宏愿:恢复意大利科学之荣光。
——
放眼全球科学界,所有国家和个人研究者都在参与这场核物理领域的盛宴。
这不仅关乎个人的成就和荣誉,也代表国家的形象和地位。
有人循规蹈矩,沿着前人的步伐一点点改进。
有人另辟蹊径,以莫大的勇气尝试引领新的潮流。
不管怎么样,这是属于实验的时代,属于粒子的时代。
今日默默无名者,未必不是将来名闻天下者。
量子已死,粒子当立!
很多理论物理学家仿佛迎来了末法时代。
然而,核物理再好,那也只是发现现象,而不能解释现象的原理。
对于这个世界的诠释和理解,终究还是要靠理论物理学家!
他们的人数虽少,却是物理学真正的擎天巨柱。
而当他们快要绝望时,如科学之神般的布鲁斯教授终于再次出手了。
物理学界震动了!
“理论未死,它变得更加璀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