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论文发表!学界震动!终结原子组成(2/2)
总之,他与发现中子的荣誉失之交臂了。
卢瑟福拍拍查德威克的肩膀,安慰道: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人生就是这样,失败贯穿始终。”
“对于我们这样的学者而言,更是如此。”
“这次的经历或许对你也是一种考验。”
——
1925年12月31日,本年的最后一天。
《自然》期刊封面文章发表了于隐的论文。
中子现世的消息,令整个物理学界轰动了!
“天啊!”
“继质子之后,中子也终于被发现了吗?”
“如此一来,原子的组成再无秘密!”
“质子、中子、电子,三者组成了原子。”
婆罗洲原子研究所之名,以王者之势,响彻世界,成为核物理的又一个圣地!
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假以时日,它能与卡文迪许相提并论。
毕竟,那里有着当世第一坐镇!
这篇论文的作者中,通讯作者一栏赫然就是布鲁斯教授。
众人感慨道:
“汤姆逊教授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教授发现了质子,现在布鲁斯教授又指导于隐发现了中子。”
“卡文迪许一门垄断了原子学中最重要的三大成果!”
“恐怖如斯!”
发现中子的过程虽然很简单,但是结果却是震撼性的。
从研究难度上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简直甩了中子十万八千里。
但是从对物理体系的完善角度看,后者不敢说齐平,但也只是弱了一筹而已。
这就是实验物理的魅力。
德国。
博特在看完论文之后,久久不语。
他都已经忘记的实验,竟然变成了轰动物理学界的重磅炸弹。
仿佛是上天特意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发现中子的荣誉啊!
这对于任何实验物理学家而言,都是无法想象的诱惑。
他虽然低调,但不代表能心平气和地丢失如此震撼的成果。
博特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贝克尔了。
因为当初对方曾提出想要再进一步研究铍射线的性质,他没有给予大力支持。
“额那个贝克尔,你还好吧?”
贝克尔现在真是欲哭无泪啊。
差一点点!
就差一点点!
他就可以名垂青史了。
“那可是中子啊!”
“号称是原子组成最后的拼图!”
“诺奖都不足以体现它的含金量!”
如果他当初坚持要检测铍射线的性质,哪怕不能第一时间想到是中子,也肯定能确认它是某种粒子。
最不济,他还可以请求导师动用人脉去询问。
以博特是普朗克博士的身份,他的隐形人脉是巨大的。
贝克尔相信总会有大佬想到中子。
可惜,现在一切都晚了。
“导师,我没事,我只想一个人静静。”
博特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怎么安慰。
最后,他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
“上次我去普朗克教授那里,看到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研究生。”
“我想,你也许会对她感兴趣。”
“要不,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贝克尔闻言,立刻抬起头,眼睛还有着泪水打转呢。
“真的吗?”
“我现在很伤心,我想找她谈谈。”
博特:.
中子果然比不上n子。
法国。
实验室内,伊蕾娜正在对约里奥抱怨:
“都怪你,当初我也对博特发现的铍射线感兴趣,想研究一下的。”
“你非要拉着我去挑选结婚用的东西。”
“这下好了,到手的诺奖飞走了。”
约里奥很无语,心想这怎么能怪我呢。
而且看似很简单,其实,额,好吧,其实就是很简单。
但是面对伊蕾娜,他只能讨好地说道:
“小伊,在我心中,你比诺奖珍贵一万倍。”
“不,两者根本没有比较的资格。”
“因为你是我的唯一。”
伊蕾娜闻言,羞红了脸。
她傲娇地说道:
“油嘴滑舌!”
“不过既然中子已经被发现了,我们赶紧一起研究中子的性质吧。”
“说不定还能抢先发现其它特殊的现象。”
约里奥连忙点头。
意大利。
罗马大学物理学教授费米,正在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硬件的物理实验室。
今天才24岁的他,已然被学校乃至国家委以重任。
那就是必须提高意大利在核物理领域的竞争力。
甚至于意大利教育部长都来参观了他的实验室,看看进展并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同时,费米也开始招收研究生和实验人员。
有意思的是,他的学生当中,有几个人的年龄比他还要大一些。
没办法,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科学界可不是靠年龄排名的,而是靠实力。
费米的水平足以征服任何人。
此时的他,还抱着对物理学最纯粹的爱,意气风发,不知道有更大的危险在等着他。
实验室的研究员阿马尔迪笑着说道:
“费米博士,我们这个实验室是不是建的太迟喽。”
“人工核裂变、人工放射性、中子,布鲁斯教授曾提到的核物理三大方向,如今都被攻破了。”
“我感觉这场盛宴都快差不多结束了。”
费米淡定一笑,颇有宗师气度。
“阿马尔迪博士,此言差矣。”
“在我看来,核物理领域依然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处女地。”
“如今原子的组成已经清楚,质子中子电子。”
“但原子的结构还充满了秘密。”
阿马尔迪眉头微皱。
费米继续说道:
“我们知道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但它们两到底是以什么形式组合呢?”
“布鲁斯教授曾提出强力的概念,认为是强力束缚了质子和中子,但强力该如何描述呢?”
“它是不是也跟万有引力类似,满足平方反比?”
“此外,放射学中的β衰变也是未解之谜。”
“中子为何能变成质子和电子,这个过程具体是什么样的?”
“弱力又该如何描述?”
“再有,人工放射性难道只能靠试吗?有没有理论上的方法?”
“这些问题都和原子的内部结构有关。”
“这场盛宴怎么可能算结束了呢?”
“应该是刚刚开始才对!”
阿马尔迪闻言,心神震撼!
难怪费米年纪轻轻,就能执掌罗马大学物理系。
仅凭刚才的那一段见解,他和意大利本土的物理学家就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不愧是布鲁斯教授看中的天才!”
“将来他一定能恢复意大利的荣光!”
中子的出现,终结了原子组成,却开启了核物理的新篇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