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法不责众就杀一儆百(2/2)
许芳会意,轻轻地点了点头,接着抬手挥退随从,跟着方正化一起朝着书房走去。
推开书房门,一股淡淡的霉味混着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此时,屋外的天色虽然还不算暗,但夜幕的气息已经漫进屋内,房里显得有些昏暗,连案上的文房四宝都只剩了些模糊的轮廓。许芳朝着门外喊了一声:“掌灯。”
“哎,来了!”门外立刻传来了应答声,随后不久,先前那个在门房值守的小黄门就捧着个火折子快步进来了。他走到屋内,先将火折子的盖子取下,随后凑到嘴边轻轻一吹。阴燃的火芯瞬间明燃起来,橘红色的火光映亮了他略显青涩的脸。
小黄门举着火折子,小心翼翼地走到正案旁,点燃了案上的油灯笼。灯芯“噼啪”响了一声,暖黄的光立刻蔓散开来,照亮了大半个书房。空荡荡的屋子顿时显了模样。
到底是驿站的供给住客暂时歇脚的地方,靠墙的书架和书柜虽然一应俱全,但里面空空如也,连半本书都找不到。案台上倒是摆着的笔墨纸砚,但砚台里看不见墨痕,纸张也迭得整整齐齐,显是许久没人动过。
小黄门又走到角落,点燃了那盏放在矮几上的油灯,昏黄的灯光与灯笼的暖光交织,将角落的阴影驱散,整间书房才算是彻底亮了起来。他盖好火折子的盖子,又用力晃了晃,确认火芯已熄,才退到门边,轻声问道:“二位公公,要不要沏些茶来?”
“不必了,”方正化走到案前,手指拂过案上的砚台。“这个时候喝茶,夜里指定睡不着。”
许芳靠在窗边,望着院外渐沉的暮色,随口道:“你给我们弄点热水过来吧。”
“哎,奴婢这就去!”小黄门连声应下,轻轻带上房门,脚步声渐渐远去。
书房一时静了下来,只剩下劣质灯油燃烧过程中不时发出的噼啪声。方正化在灯影前坐下,慢慢地翻开了手里的册子,指尖一页页划过名单上的姓名。
一开始,方正化的脸上还没什么表情,直到翻到一半时,他才忽然停下动作,抬眼看向许芳,带着几分讶然说道:“这个案子,真的牵扯了这么多人吗。”
“说得就好像我唬你一样,”许芳从窗边走到角落的油灯旁坐下:“还不止呢。东厂那个姓白的总旗说,这册子上记得只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要是把虾米也算上,这个册子还得再厚一倍。”
“我的天”方正化忍不住喃喃道。
“你别急着感慨,这还仅仅是天津一地的,”许芳很随意地翻看着那本誊录册,“那个姓白的总旗说,东厂已经准备往山东那边伸手查了。”
方正化合上册子,指尖在封面上轻轻地敲了敲:“我知道,这个你昨天跟我说过了。”
“要是就这么一路查下去,天津查到山东,再从山东查到浙直,哼”许芳轻哼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莫名的讥诮:“怕不是得牵出几千上万人来。”
方正化抬眼看向许芳:“许兄之后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许芳摊了摊手,“先把原册还回去,然后再去那几个调查站瞅瞅,了解下一线的情况,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查案的。”
方正化拍了拍面前的册子:“我说的是这个案子本身。”
“案子本身?”许芳眉头一挑,“这是东厂的案子,跟咱们西厂没有直接的关系。咱们跑这一趟,也就是替皇爷,替司礼监看看东厂有没有搞什么猫腻,顺便再让东厂的人晓得本分。案子办成样子,终究还是他们的事情。”
方正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许兄就没有想过,这个案子最后会是什么走向吗?”
“当然.想过。”许芳望着跳动的灯芯,声音似乎沉了些。“但这案子最后怎么办,不是我们这种虾米能插嘴的。”
“说说也无妨吧?”方正化稍稍前倾身子,灯笼的火光映在他脸上,明暗交错。
“唔”许芳低头看着自己的指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地“啧”了一声:“以我拙见,这个案子的症结,其实就在于漕船过关不必临检这条政策上。所以想要根治也简单,只要让各钞关像检查商船那样,对漕船也登船临检,自然就能堵住这个口子。把漏掉的税收上来。”
“这当然是一劳永逸的办法。”方正化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道:“可许兄想过没有,一旦登船临检,漕船的航行时间就会大大拉长。我们在河西务的时候也现场看过了,一艘普通的商船从临检到过关,少则半个时辰,多则一个时辰。这时间看起来倒是不长,但如果把漕船从杭州到通州的时间总算起来,恐怕漕粮到仓的时间就要往后推延好几天。如果钞关因此堵塞,恐怕时间还会更久。到时候,麻烦只会更多。”
“呵呵,”许芳忍不住笑了笑,“是啊,所以我这个法子也只是说起来简单,真要做起来,那也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故事。方兄,你有想法吗?”
“杀!”方正化毫不犹豫的地吐出了这个字。
“杀人?这倒是容易”饶是许芳也被方正化的眼神激的一凛,“可法不责众啊,光是天津地面就有几百号人了.”
“法不责众,那就杀一儆百。”方正化翻开册子,手指在名录上随意地划拉着,随后突然一点:“成千上万人杀不了,但每十抽一,或者每百抽五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