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五年(1/2)
第717章 五年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
因“金乌”成功点火而掀起的变革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席捲全球。
歷史的车轮从这一刻,已然开始转向。
超凡纪元45年。
“金乌一號”持续稳定运行半年之后,最高研究院积累了海量宝贵数据。
黄金哲等人的核心精力,完全投入到“金乌二號”示范堆的设计中。
只不过此时的目標已经变成了验证其工程化、標准化的可行性。
与此同时,整个地星范围內的电网开始了適应性改造的漫长规划。
这个规划之庞大,远超常人想像。
它不仅要应对未来聚变能源併网带来的电力结构剧变,更要为即將到来的能源过剩时代做好准备。
“我们必须立即启动智能电网升级项目。”
人联会全体大会上,一位来自最高研究院的负责人指著刚从实验基地传回来的数据。
“根据'金乌一號'的运行数据,未来单个聚变电站的出力將是现有核电站的数十倍。现有的电网架构根本无法承受这种级別的功率衝击。”
“但是改造需要时间。”
另一位人族高层面露难色。
“特別是跨区域输电线路的升级,这涉及到征地、环评,还有各地电网的协调.”
围绕这个问题,眾人爭论不休。
毕竟这不仅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最后在谢玄的拍板下,给了三年时间进行改造。
其实以人联会如今的调动能力,其实用不到三年时间。
之所以给这么长时间,也是考虑到要让整个社会体系能够平稳过渡,避免因变革太快而產生剧烈震盪。
超凡纪元46年。
当第一座基於“金乌二號”设计的商业示范电站。
“金乌之光1號”正式奠基时,无限能源的梦想终於照进了现实的土壤。
同年,兆瓦级聚变推进原理样机在地面测试中喷吐出幽蓝的尾焰。
这也意味著往后的飞船,將不再只能依託於源晶作为动力核心。
而一眾普通人开始感受到实质性的变化。
电价开始了缓慢但確定的下降趋势,与聚变相关的產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
超凡纪元47年。
隨著“金乌之光1號”成功併网。
清洁、巨量的电力正式开始注入城市血脉。
电价应声显著下跌。
同年第二季度。
专为地月航线设计的第一代空天飞船“启明”號进入研製阶段。
当时间来到超凡纪元48年。
多座“金乌之光”系列电站建成投运,使聚变能源一举成为人族新时代的主导。
近乎免费的电力,让曾经因能耗而望而却步的大型工程得以大规模启动。
科技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
也正是在这一年年末,“启明”號首飞成功。
这也是超凡纪元48年最为轰动的事情。
“启明”號乃是人族歷史上首艘完全摆脱源晶依赖,以聚变核心为动力的空天飞船。
这艘流线型的银白色飞船全长八十二米。
其最核心的心臟部位,装载著一台基於“金乌二號”技术的小型化聚变反应堆。
儘管这艘“启明”號在机动性和爆发力上还不如原先以源晶为核心的传统空天飞船。
但胜在成本便宜。
使用源晶作为动力核心的成本还是太过高昂。
而且眼下也仅仅只是个开始。
按照如今的叠代技术,最多二十年时间,启明號就能全部取代如今的源晶动力飞船、成为来往月星和地星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
到那时,价格只会有如今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超凡纪元49年。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快。
在这一年。
第一艘基於聚变能源而研发的大型公共运输飞梭“青鸞”,正式投入测试。
这艘流线型的银灰色飞梭长约三十米,形似一颗舒缓的水滴,像极了科幻小说中的產物。
这条连接九洲海城与京都的空中通道,也是人类歷史上第一条专为低空大型飞行器设立的公共运输线路。
其採用磁悬浮辅助起降与聚变动力巡航模式。
从京都到海城的八百百公里路程,飞行时间仅仅只用了四十五分钟。
这艘飞梭的速度其实还能够更快。
但要是再快的话,那就会对普通人的身体造成负担。
“飞梭都出现了,说不定几百年之后,汽车也会和古代的马车一样成为歷史了。”
一位参与了首航体验的年轻工程师,半开玩笑地对同伴说道。
这句话虽然是玩笑,但却確实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按照如今的技术叠代,百年之后有很大可能性会出现个人飞梭。
甚至到时候来往地星和月星之间,都会像如今乘坐“青鸞“飞梭一样便捷寻常。
“呵呵,前提是你能活到那个时候。”
同伴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们两人都只是锻体境的超凡者,想要看到百年之后的世界。
那就必须要成为蜕凡境宗师。
“走吧,测试数据还要整理呢。”
……
超凡纪元49年,初冬。
江城迎来了第一场细雪,晶莹的雪籽落在第七中学翻新过的校门上,勾勒出岁月的痕跡。
今天是七中建校八十周年庆典。
也是特意为创造了歷史最佳成绩的七十五届毕业生举办的校友返校日。
没错,歷史最佳成绩。
这个由陈默、陈静、李四等人共同创下的辉煌纪录,至今仍悬掛在七中的荣誉墙上,激励著后来的学弟学妹。
五年过去了,七中虽也出了几个不错的苗子,但再未能复製当年那一届的盛况。
后面几年別说出现考上三十大顶尖名校的学生,甚至就连普通大学都没多少人。
最多的一年也就仅仅只有三人考上超凡大学。
这也让七中的声誉受到了一些影响、以至於学校的优质生源正在流失。
也因此,七中借著八十周年庆典的机会,邀请了第七十五届的毕业生们返校。
希望能借这些优秀校友的榜样力量,重振学校的声誉。
细雪纷飞中,一辆车缓缓出现在了校门口。
车门滑开,一身笔挺深蓝色制服的张浩迈步而出。
半年前毕业之后,他就进入了汉洲超凡管理局任职。
超凡管理局是裁决殿下辖的部门,在整个人族疆域內拥有著数十个分部。
能够进入其中的不仅需要实力过硬,更是要通过超凡管理局设置的考核。
张浩能够进入其中,算是非常不错了!
比起五年前,他的身形更加挺拔,眉宇间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多了几分属於执法者的坚毅与沉稳。
“浩子!”
就在这时。
一声熟悉的呼喊传来。
王凯从不远处跑来,他同样气质大变,原本有些跳脱的性格似乎內敛了许多。
两人用力地拥抱了一下,互相捶打著对方的肩膀。
“可以啊老王,半年多不见、这是突破了?”
感受到王凯身上的气息,张浩眼神顿时一亮。
“你都已经突破到锻体七阶了,我总不能还在锻体五阶吧?”
王凯得意的笑了笑,他是在半个月之前突破的。
五年多时间修炼到锻体六阶,这个速度其实不算慢了!
和三十大顶尖超凡大学不同。
他们这些普通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在进入学校一年之后才能成为超凡者。
一方面是因为资源问题。
顶尖大学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修炼功法和保底资源、普通大学可没有这个待遇。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功法入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此外还有一些人第一次淬链失败的。
这类人在普通大学其实並不少见,特別是他们这些靠后的大学更是如此。
从普通人成为超凡者这个门槛其实难度很大。
大部分人往往需要经歷好几次淬体才能正式迈入超凡者的行列。
能够一次就成功的只占据很少一部分。
就例如他们这一届汉洲文武超凡大学的新生中,有將近七成的人在第一次淬体时失败了。
王凯就是其中之一。
而一旦失败,如果没有本源药剂和治疗药剂,那往往需要好一两个月才能再次尝试。
要是第二次还失败,那估计要修养半年以上。
所以普通大学的学生能够在一年时间成为超凡者的,就已经算是比较不错了。
王凯乃是在二年级下学期成为的超凡者。
而张浩则是运气比较好,一次就淬体成功、最终在第一年底就成为了超凡者。
毕业的时候,张浩更是突破到了锻体七阶。
这种成绩放在汉洲文武超凡大学,足以排进前百分之二十。
普通大学能够在毕业之前突破到锻体八阶的人极其之少。
锻体七阶和锻体八阶乃是中期和后期的分水岭。
主要是因为锻体八阶淬链的乃是头颅,需要极其精细的能量掌控。
稍有差池,轻则损伤精神,重则伤及本源。
所以很多超凡者都在锻体七阶停留很久来打磨精神力。
甚至有不少人在锻体七阶一卡就是七八年甚至是十几年,像这样的人基本上这辈子就卡在锻体后期了。
往后很难有机会突破到先天境界。
当然。
要是家里有矿、能够一直使用精神力药剂来反覆锤链,那就另当別论了。
至於张浩。
他想要突破到锻体八阶,估计也还需要两三年左右时间。
这还是因为超凡管理局待遇比较不错的原因。
像王凯这种在武馆担任武道老师的人,每年获得贡献点的机会要少很多。
如果不出意外,王凯这辈子別说觉醒、就连先天境都够呛。
“说起来,这五年时间变化可真大!”
张浩望著校门口络绎不绝的人群,忍不住感慨道:
“谁能想到,短短五年,聚变能源就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时代变化也太快了一点。”
王凯也深有感触地点点头,伸手接住几片雪:
“谁说不是呢,这五年的变化感觉比以往五十年都要大。”
“我几个月前还听说移民火星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不过首批名额只会给到超凡者。”
“我们天罡武馆背后的天罡盟已经开始在为此做准备了!”
“哦”
张浩挑了挑眉。
天罡盟作为汉洲最大的超凡势力,他自然是很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