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2/2)
“皇上亲赐的义商,现在是皇商,皇商,知道是什么意思不?”
周氏看老爷兴奋成那样直接愣在了那里。
皇商她倒是懂一些,就是和皇家打交道的,把生意做进了皇宫内院的意思。
那义商又是什么呢?
“老三这一次真是替我们老赵家长脸了,悄悄咪咪的干大事,他居然得了皇上亲笔御书的义商的招牌,真正是光宗耀祖,老赵家的祖坟都冒青烟了。”
“真是老三?老三什么时候干了这么大的事儿了?”
自己生的儿子自己了解啊,周氏觉得老爷是不是喝多了眼了看错了?
是老二……也不对,老二一直在读书做学问呢,老二光宗耀祖的时间都还没到。
“是啊,老三才是闷声干大事儿的人。”赵成勋想起来了,连忙问春暖:“老三家的,他做这些事儿你知道不?”
“听夫君说过,他也叮嘱过怕二老担心不让告诉您们。毕竟事关重大,万一出了什么纰漏怕连累家人。”
那是必须知道的,主意还是她出的呢。
但是,这个时候她要做的就是贤内助,而不是去领功。
“哎哟,你们小两口,真是……真是……”
周氏知道前因后果后急得团团转:“这么大的事儿,老三怎么就不告诉老爷呢?这万一真有什么意外,这……”
“母亲,事情都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所以您不必焦心。”
看看,她现在听说了都急成这样,要是当时告诉了她岂不是更着急万分?
“是啊,事情都过去了。”赵成勋感慨万千:“老三是有魄力的人,若是我可能都还要斟酌良久。”
那是几十吨的粮啊,在那节骨眼上,粮价已经翻了数倍。
真正的商人绝对是不会将粮平价卖给夏将军的,而是会趁机捞一笔。
可是他没有,平价卖给夏将军,助夏将军收复了昌州平定了叛乱。
当时听说夏将军有平价粮卖,每户人家凭户籍每日就能买到一定量的口粮,赵成勋还替夏将军捏了一把汗,那得要多少粮食才不至于半途而废失信于民。
后来夏将军坚持到了昌州大地农户秋收,赵成勋就感慨夏将军到底是夏将军,有魄力能从外地调集粮食来解决问题。
谁能想到啊,真正背后出力的居然是自己那平时看起来一点儿也不着调的儿子。
几十吨粮啊,那得多久就布局好的!
就在恰当的时机储存了这批粮,又在恰当的时候来了一个夏将军。
但凡换一个将军来昌州,老三这批粮都不敢这样冒险去赌一把。
因为是夏将军,是连襟,所以他能做到万无一失,没有利却得到了祖宗八代都不敢想的利。
“老三胆子也太大了吧。”
周氏还在感慨:“他是怎么敢这样做的啊?”
“老三这是天生做生意的料。”
赵成勋感慨万千。
春暖……赵明华要知道他的父亲这样夸他该很高兴吧。
毕竟,他一直以来都未曾得到父亲母亲的认可。
这一次终于用实力证明自己不比谁差。
赵家也一直不让他经商,现在知道,经商也可以光宗耀祖,再不反对他去经商了吧。
“老三干得漂亮,老二也不逞多认,老二拜在了瀚文书院田山长门下,成了田山长的关门弟子,前途一片光明,老赵家的老祖宗啊……不行,我得去祠堂给祖宗上一炷香,知会他们一声,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赵成勋说完就往祠堂去了。
春暖……赵家的老祖宗香火可能还会继续旺下去,毕竟,还有一个要下场考试的赵明朗,那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