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去弊与兴国!沈念:臣反对陛下亲政(2/2)
但而今这个机会摆放在他面前,他还是想要试一试。
……
一个时辰后。
文华殿的奏疏越堆越多,全都是附议小万历即刻亲政的。
这让小万历甚是兴奋。
他喜欢这种得到群臣认可的感觉。
……
近黄昏。
翰林院,侍讲厅。
沈念得知几乎所有在京实职官员都呈递了附议奏疏后,不由得整理衣冠,准备去觐见小万历。
就在这时。
掌翰林院事的申时行来到沈念面前。
“子珩,你怎么回事?院内所有翰林官都呈递了附议奏疏,你怎么迟迟没有动静,陛下亲政,翰林院内,你必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申时行所言无误。
若小万历亲政,沈念大概率在半年内,就能一跃擢升为三品的侍郎官。
沈念笑着道:“申学士,我觉得陛下此时亲政,时机不是太成熟,我准备面见陛下劝解一番,您可愿与我同行?”
“劝解?”申时行瞪眼看向沈念,道:“子珩,陛下是否亲政,必须由陛下亲定,你保持沉默也就罢了,怎能去劝解?劝解陛下不可亲政,实乃认为陛下当下的才德不够,实乃大不敬!”
“申学士,让我试试吧,没准儿陛下认可我呢!”
说罢,沈念便朝着门外走去。
他不与申时行多言,乃是因已日近黄昏,今日若无机会劝解,明日在常朝上发言,就是打小万历的脸了。
申时行望着沈念的背影,面带无奈。
沈念拗起来,那是不要命地拗,他根本没有能力劝服。
……
夕阳西斜,将禁中站岗锦衣卫的人影拉得非常长。
文华殿内。
冯保整理完御案上的奏疏后,朝着小万历汇禀道:“陛下,除了翰林侍讲学士沈念,其余在京实职官员全都主张陛下即刻亲政或遵从陛下您的想法。”
“沈卿还未呈递附议奏疏?实在不应该啊,他应该明白,朕亲政后,最先重用的一定是他!”小万历面带不解。
“大伴,你亲自去找沈侍讲一趟,问明缘由,朕希望所有官员都主张朕即刻亲政!”
“老奴遵命!”冯保迅速退了出去。
然不到十息,冯保便又再次走入大殿,朝着小万历拱手道:“陛下,沈侍讲请求觐见。”
“让他进来!”小万历说道。
……
片刻,沈念快步走进了文华殿。
“臣翰林侍讲学士沈念,参见陛下!”沈念朝着小万历行礼。
“沈卿平身,你是有何事觐见,速速道明缘由!”小万历笃定沈念是因亲政之事而来,但还是加强语气,问明缘由,以表达对沈念未曾附议的不满。
沈念再次拱手。
“陛下,臣以为陛下当下不宜立即亲政!”
听到此话,小万历的脸色变得阴沉下来。
“沈侍讲,你是认为朕学识不够,还是执政能力不行,还是其它原因?”
“启禀陛下,皆不是。”
“依照陛下当下的学识、批阅奏疏的理政能力,完全可以亲政,只是当下的时机不对。”
“臣之缘由有三。”
“其一,陛下刚刚大婚,此时的主要任务是为大明皇家开枝散叶,而若亲政,政务繁忙,臣恐怕陛下的身体吃不消!”
“其二,我朝当下之新政改革正处于去弊阶段,一旦陛下亲政,一些官员心不在政而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易引起党争,动摇新政之基。”
“其三,臣以为陛下新政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当下我朝处于去弊末期,待去弊完成,到了兴国之时,陛下亲政最佳。到那时,陛下大手一挥,数道新策宣告天下,我大明将正式迈入走向盛世阶段,而今陛下亲政,无策可依,对当下时政只能小修小补,难以彰显陛下亲政之威、之德!”
……
小万历对前两个缘由不在意,但对第三个缘由却尤为心动。
皇帝新政,必须要有一种新气象,而目前,丈田全国刚刚施行。
小万历无策可依,让亲政看上去似乎与往昔并无太大区别。
他看向沈念。
“沈卿,何时能有兴国之策?你是不是已经有想法了?”
沈念微微摇头,道:“陛下,臣暂时没有,但当我朝之新政由去弊变成兴国之时,内阁与票拟司一定会拟定出一套兴国之法,助陛下亲政,开展一系列兴国盛世之法。”
这一刻,小万历有些心动。
沈念没有指责他能力不行,只是言此刻不是其亲政的最好时机。
他听出来了沈念心中隐藏的意义。
当下新政这个台子是张居正搭起来的,人都是张居正选的,策都是张居正监督施行的,唯有张居正将戏唱完,小万历再登台才比较好。
简而言之——
小万历很优秀,但在大明兴国之期亲政比当下去弊之期亲政,对大明江山更有利!
小万历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他能听出,沈念是为他着想,是为大明的未来着想。
若小万历贸然亲政,无法胜任,然后再交还张居正柄国,那丢人就丢大了!
沈念说完后,从袖口拿出一份奏疏,然后再次拱手。
“陛下,此乃臣附议陛下即刻亲政的奏疏,臣恳请陛下拒绝百官所请!”
听到此话,小万历直接乐了。
沈念反对他即刻亲政,但仍呈递奏疏附议。
乃是为了让小万历在明日常朝上拒绝所有官员所请,彰显小万历的优秀与大局观。
沈念这番行为,是将里子和面子都考虑到了。
若沈念在明日常朝,文武百官面前说出此番话,小万历即使知晓有道理,也不会同意。
因为同意,将显得自己非常愚蠢。
沈念做事,一直让他心里非常舒坦,这是其他官员包括张居正都难以具有的能耐。
“沈卿,让朕考虑考虑吧,明日常朝公布结果!”小万历调皮一笑,也想给沈念一个惊喜。
“臣遵命!”沈念当即退了出去。
……
午门外,夕阳完全落下,天色渐黑。
沈念大步向前,望着午门外,陆续放衙走出的官员,心中喃喃道:“陛下大婚,全国丈田,新一年,希望能扫除一切积弊,该是想办法将张阁老请回来了,到那时,大明才能进入最佳改革状态!”
此刻,沈念非常想念张居正。
票拟司根本不足以抵消张居正不在产生的负面影响。
有张居正在,很多缺陷都不会发生;有张居正在,沈念也不会如此疲累。
人人骂张居正柄国专权,却不知他为大明扛着多重的担子在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