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废长立幼谈何容易(1/2)
第608章 废长立幼谈何容易
“秦王勋业日隆,可也暗藏祸端啊,此次出征功成凯旋之日,只怕就是无逸你祸事临头之时啊。”
夜里,魏征和李逸秉烛夜谈,
围炉煮酒。
太原已入冬,
夜风很冷。
魏征在炉子上煮着妻子从长安送来的魏氏家酿,
酒香很浓。
颇有几分煮酒论英雄的感觉。
李逸叹道:“太子身边也有不少能人,不过我觉得曹操评袁绍的话,倒也有几分适合他。”
魏征端着酒杯,立马接道,“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李逸笑笑,
他其实说的曹操评袁绍的话,不是三国志这段,而是三国演义里的那句: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李建成各方面都应当算是中上水平了,
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李世民是五百年一出的。
老李这一家子,还是非常精英的,李渊能文允武,不仅是个神射手,权谋手段很了得。
李建成擅文治,而李世民眼下军事无双,最丑的老四元吉,虽说有勇无谋,但一杆马槊确实了得,相当彪悍。
八柱国家,并非浪得虚名。
“师兄并不看好秦王?”李逸问。
魏征抿了口酒,他从河北回来后,先在秦王府做学士,给李世民讲课,也经常随从进谏。如今又跟着来河东,参谋赞画,对比他曾经辅佐过的元宝藏、李密、窦建德等,
李世民强的不是一点半点,虽然有时也有一些不好的表现,但这年轻的亲王,却是能听的进劝的。
可魏征还是摇了摇头。
“秦王再贤,却只是皇嫡次子。
建成是嫡长子,如今三十出头,除了不擅军事,各方面表现也还算不错,东宫支持者也多。”
他的意思挺明显,
立嫡以长不以贤,李建成也都当了五年太子了,何况现在三十出头,正是年青,
除了军事上表现不如李世民,其它方面都不错。
朝中许多大臣,甚至关东很多士族,也都支持这位东宫太子。
李世民就算能打,
可这又有何用?
魏征提醒李逸,自己得小心,他现在和秦王靠的太近。
“秦王此次出征前,陛下带我去过弘义宫,跟秦王许诺,击败突厥,凯旋之日,便是改立他为太子之时。”
此话石破天惊。
魏征都不由的怔住,放下酒杯,“当时你在场,亲耳听到?”
“当然不曾,这是陛下私下对秦王所说。”
魏征点了点头,
“秦王还对你说这个,是真没跟你见外。”
李逸笑笑,“我跟你说这个,也没跟师兄见外。”
“你这是拉我跳火坑啊。”
“为了大唐,为了江山社稷,也为了这天下亿万百姓。太子哪都好,就是不懂军事,对突厥人也太软弱。
而我们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个膝盖软的太子,
我们得要一个既敢战,又能打,更能关怀百姓民生的太子,这天下动乱已久,百姓思安矣。”
魏征摇头,“治理江山不是打仗,皇帝并不需要能打,打仗是将军的事。”
“但皇帝得敢打。”李逸道。
“如今天下尚未一统,周边异族又一直入侵,不能打,谈何发展?谈何百姓安居乐业,民富国强?”
“这几年突厥一次次入寇,一年甚至要入寇数次,边疆有一日安宁乎?那么多边疆百姓,被突厥人掳去塞外做奴隶,为他们放牛牧马。”
魏征叹气,
“秦王确实是个很不错的贤王,可他不是太子。”
“想易储,哪有那么容易,就算天子真的对秦王承诺改立太子,可这种承诺,你也清楚,有时连厕筹都不如。”
“别说只是私下的一个口头承诺,就算是真写成一道密诏都没用的。”
“而且以我对圣人的了解,极大的可能是等这突厥人击退,这危机解除,秦王也就重要被架空闲置了。”
“而你,却可能有性命之忧,远有刘文静,近有刘世让啊,长安那位天子,虽然有时不吝赏赐很是大方,可有时杀起人来,却也是毫不讲理的。”
李逸给魏征续上一杯酒,
“师兄你足智多谋,你帮忙想想对策。”
“无解。”魏征摇头。“内忧外患之时,陛下不得不用秦王,甚至还得私下许以立太子之诺,可等危机解除,陛下就会反悔。”
“废长立幼,自古取乱之道,皇帝不可能不知晓这些,尤其是前朝废长立幼二世而亡,教训就在眼前呢。
当年隋晋王杨广,也是人人称贤啊。”
“你们若是想走前朝废储另立的那条路,肯定是行不通的。”魏征道。
李逸捧着酒杯,看来也只能走那条路了。
魏征看他的样子,吃惊的压低声音,“你莫不是想要···”
李逸呵呵一笑。
两人都同时沉默着。
许久,
魏征叹声,“你又何必呢?”
魏征对于李逸今晚说的这些惊人话语,倒是挺淡定,毕竟刚从隋末乱世过来的,
造反、叛乱,称王称帝,见的太多了。
他只是觉得,李逸他们没什么机会。
越扑腾,可能结果更坏。
婆婆面李渊,平时笑呵呵,可手狠起来却是相当无情,他觉得李逸这样下去,会步刘文静后辙。
魏征换了个话题,
“你觉得还能跟颉利再大打一场吗?”
李逸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