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奔袭頡利(2/2)
皇帝已派人去太原和议,下旨停战。
可这位却还敢和秦王抗旨,悄然发兵北上。
“如果頡利跟郑元他们达成和议,愿意撤兵呢?”
“那又如何?”李逸霸气的道,“这几年我大唐和突厥和议还少了,反反覆覆,你们见突人有把和议当一回事吗,在他们眼里,和议擦屁股纸都不如,
每次和议,不过是抢够了之后,再顺手敲诈勒索大唐一笔。
等到下次,他们继续南下抢掠,根本不会在意什么和议。”
“突蕨人如此,我大唐为何不能如何?真正能维持和平的,不是那一纸协议,而是实力对比。
只有实力强大让突厥畏惧,他们才会认真对待。”
刘世彻这位马邑县令,这段日子过的很狼狐。
苑君璋领突军杀回马苑,他这个县令负责留守,总管高满政和李高迁迎战於腊河谷,还大胜了一场。
可隨著突厥大军增援,李高迁首先就带著代州军跑了。
然后就是高满政的副將,暗中与苑君璋联络上,发起兵变把高满政杀了,夺了马邑城投降,刘世彻也算是在隋末乱世里闯荡过来的,
那晚发现不对,便立即就趁乱逃出城了。
“如果朝廷怪罪下来?”刘世彻有些替李世民和李逸担心,更担心李逸。
李世民毕竟是皇帝嫡皇子,只要不谋反,大不了也是召回京閒置。可李逸却有可能被皇帝杀了,
刘文静、刘世让、李仲文,被皇帝杀的功臣还少吗?
尤其是如刘文静和刘世让,死的更显草率。
属籍宗正的武安王,终究並非皇族近支。
有些事情,皇子能做,他这郡王就做不得。
“这一仗必须打,有进无退了。”李逸道。
“郑元和襄武王还在頜利处,我军突袭,也会置他们於险境的。”刘世彻再次提醒。
那两位使者,一个是鸿臚卿、左武侯大將军还是莘国公,更是五姓中的滎阳郑氏,还是太子妃的族叔。
而另一位襄武王李琛,那是皇帝的亲叔父的儿子,他兄长是河间王孝恭,因平定东南而闻名。
要是这两人因李逸突袭頡利,而被突厥人所杀,那这笔帐最后免不得还是要算到李逸头上的。
李逸遥望北方,
那是龙城太原的方向。
“战爭总是要有人牺牲,凭什么只能牺牲將军土兵?
一个宗室郡王一个朝廷大臣,死於王事,也是为国牺牲了。”
刘世彻暗暗心惊,
看来武安王和秦王,这是不成功便成仁,彻底豁出去了。
“頜利在太原还有十万兵,左右两翼还有起码三万人正在撤回太原,北边还有许多部眾。”
他提醒李逸,太原城虽不在大唐手中可太原更像是頡利的主场。
他们並没什么优势。
“打仗又不是比人头,刘参军难道还不清楚这个?”
刘世彻毕竟是徐州名门之后,父亲还曾是隋末南海太守,他在隋末也曾拉起一支人马,自称北徐州总管的,
直到此时,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李逸带著五千骑兵,现在居然要去太原,突袭頡利金狼大帐。
而秦王李世民,带著两万人就在后面。
五千骑为先锋,
进攻太原的十万突军。
这得是多么疯狂大胆的举动,尤其是皇帝还下旨让他们休兵罢战,派人去和頜利议和中。
这甚至有点不讲武德,
一边跟頡利议和,
这边却又出兵来偷袭。
向来稳重的武安王李逸,这次怎么如此疯狂,而秦王李世民,居然也跟他一起疯。
“放心吧,虽只五千骑,可你看看这是什么样的五千骑。”李逸望著行进军的骑兵,很是自信。
统兵的是他李逸,下面五个总管,全是当世猛將,秦叔宝罗士信尉迟恭程咬金段志玄。
五员大將,各统一千骑。
其中尉迟恭统领的是一千具装重骑兵,秦琼、程咬金统领的是各一千玄甲精骑,另有两千轻骑。
兵是精兵,
將是猛將。
这五总管大將手下,各还有两员副將,那也都是牛进达、吴黑阔、李君羡这等级別的悍將。
何况,
为了这次突袭,
李世民和李逸还把压箱底的大宝贝,神机雷和神机箭,也全带上了。
说孤注一掷可能夸张了点,
但李世民確实无法忍受此时和议,李逸也不能接受更何况,李逸还接到了封德彝派家人送来的口信,太原和议一达成,皇帝就要调秦王去江南平乱,任江州道行军元帅。
他李逸则要调任幽州,道玄调任湿州。
让李元吉做河东元帅、并州大总管,李瑗为定州大总管,刘政会代州总管。
这个消息震惊了李逸,也同样震惊了李世民。
两人都知道,没有退路了。
唯有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