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10亿元级别,总体解决方案(1/2)
方唯盘点了一下,今年收获的海水稻有4500万斤,总产值大约在1.7亿元。大豆的总产量为1000万斤,优质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在4元左右,总产值4000万元。
苜蓿草的年产量为11万吨干草,总产值2.2亿元。
另外还有育种,【海稻012】、【盐豆001】、【紫盐002】等作物的种子,总产值大约在12.50亿元左右。
说来说去,还是育种最赚钱。
当然,育种的总产值并不是总收入,其中有一部份自产自用。
聚力农业今年的总产值大约在17亿元左右,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亿元级别到十亿元级别的跨越。
目前公司拥有育种土地面积2万亩,海水稻以及其他耐盐碱作物土地面积5万亩,耐盐碱苜蓿土地面积5万亩。
一共是12万亩。
按照规划,到了明年将拥有各类耐盐碱作物土地面积30万亩、育种土地面积10万亩。
“老板,附近的两个县都打来了电话,说想到我们这儿参观学习。另外,他们也表露出想和我们合作的意愿。”
丰收的喜悦还未消散,聚力农业取得的成绩就惊动了很多人。
尤其是周边各县在得知了相关情况之后,纷纷向公司伸出了橄榄枝。说是来参观学习,主要目的还是来谈合作的。
叶晨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第一时间向方唯作了汇报。
“嗯,这个事情需要重视。你去请杨总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和他商量一下。”
方唯笑着点点头,然后让对方去把杨峰喊了过来。
两人商量了好一会,杨峰便通知公司的高层到会议室开会,给大家布置了具体的任务。
接待工作由杨峰负责,方唯只是在和各县领导吃饭的时候露了一面,其他时间他都没有出现。
果然,各县的领导在参观了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之后,都很诚恳的邀请聚力农业能到他们那边建立示范基地。
在方唯的默许下,杨峰和两个县分别签订了合同,答应在两县各自建立一个10万亩的种植示范基地。
参照夏楚县当初给的公司政策,当地需要做好三通一平,并负责建设农田基本水利设施。
这两个县也不啰嗦,签订了合同之后马上就开始动工。趁着现在的天气好,要抓紧时间进行建设,等到了大冬天土地都冻硬了就无法施工。
“老板,我去两个临县看了看,工程进度很快,绝不会耽误明年的春播工作。”
杨峰带着叶晨跟进新项目,叶晨回来后显得很兴奋。
“他们也需要显示诚意嘛,或者说他们肯定不会满足于现在的合作规模,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们都会认真对待。”
方唯点点头,稍微点了对方一句。
叶晨这人阳光勤奋,工作能力也不错,他还是很满意的。
“那我们今后还会加大投资力度吗?”
叶晨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然后继续问了一句。
“不会!除了两个示范基地之外,公司主要提供综合治理盐碱地的服务,并提供各种耐盐碱作物的种子。”
方唯摆了摆手,表示公司不会过快的扩张。
未来公司和其他县市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服务上,为客户提供治理盐碱地的全套方案,并提供优质的良种。
当然,还可以配套节水灌溉技术服务。
叶晨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要是公司无限制的投资改造盐碱地,有再多的资金都不够。要想真正治理好盐碱地,需要社会各界的投入。
聚力农业通过一系列的合作,通过技术服务和销售种子,依然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接下来几天,方唯就呆在了研发中心,重点解决耐盐碱冬油菜遇到的问题。
他对于油菜育种很有经验,现在瑶岭农业的拳头产品【南油002】就是他的杰作。但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抗寒性能远远不够。
西北农科院的冬油菜品种,抗寒临界值达到了-35度,真的很难达到。
“大家不要急于求成,同时要求达到抗寒和耐盐碱的双向指标,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对于这个项目没有时间上的限定,大家努力做好各自的事情就行。”
方唯没有给技术人员施加压力,反而是给出了更宽松的条件。
技术人员脸上紧张的神情终于缓解了下来,因为这个项目的难度很大,他们的心里也没有底。
试验田这边新建了五座大棚,试验田的面积也增加了不少。
方唯让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他自己一个人在试验田和大棚里转了转。之前他想的是双管齐下,在培育过程中同时提高抗寒和耐盐碱的属性值。
现在看来还是有点心急,不如先把抗寒性格提上去再说。
于是,他重新更改了冬油菜育种区域的属性,将抗寒属性值再次提升,而将耐盐碱的属性值调低了一些。
属性的加成作用对于育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否能成功还不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