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新型紫花苜蓿,考察团(1/2)
“方支书,恭喜恭喜!按照我经验,【紫盐002】苜蓿已经完全成功,等验证数据出来之后,我和老马立即进行申报。”
林教授感觉自己很受伤,他和马教授拼了命研究出来的耐盐碱作物,各项性能指标甚至不到人家的一半。
之前他们给公司提供的耐盐碱苜蓿,年亩产最高能达到1吨就不错,现在【紫盐002】的年亩产数据已经将这个数字远远甩在了身后。
“那就谢谢林教授和马教授了。”
方唯微微一笑,随即对林教授表示了感谢。
不过对方的若是以为亩产(全年)1.8吨干草就是顶峰,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目前还只是试种,育种中心那边接下来会批量培育【紫盐002】种子,产量方面还会进一步加强。
林教授离开夏楚县之后,方唯继续进行各个项目的研究。
【紫盐002】的育种时间大约在48天到60天左右,预计在秋季之前就可以将剩下的4万亩盐碱地,全部种植上这种苜蓿草。
在接下来的育种过程中,方唯没有理会其他的指标,而是将产量的属性值调整到较大的数值,希望在产量上能有所突破、
“老板,有电话找你。”
此时,方唯还在育种中心指导【紫盐002】的育种工作。
有工作人员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找他,说有京城的电话找,请他去接听一下。
方唯觉得自己有必要安排一个助理或者秘属,要不然真的很耽误事儿。
他马上去接听了电话,电话的内容仅仅是一个通知,通知他由上级多部门组成的考察团要来夏楚县,考察节水灌溉以及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项目。
“老板,看来有关部门对综合治理盐碱地很重视啊!公司目前不具备接待外来人员住宿的条件,食堂的话,硬件条件倒是具备,还得临时招聘几个厨师。”
结束了通话之后,方唯把杨峰等人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一次的考察团规格很高人数很多,必须要提前做好接待工作才行。
杨峰倒是显得胸有成竹,住宿的安排可以交给县里,公司的食堂可以解决午饭的问题,再增加一些人手即可。
至于工作方面该干啥干啥,没必要刻意改变。
杨峰说完,王木齐和齐成又补充了几句,接待方案基本上就完善了。
“那行,就这么安排吧,你们几个去落实好。”
方唯点点头,随即做了决定。
中午。
阿姐在家里做了青椒炒腊肉、两样蔬菜,方唯从食堂买了两斤手抓肉带回了家。
现在几人对于牛羊肉接受程度明显提高,否则话他越不会专门去买这道菜。
“莲,最近我又要忙了,上面有个联合考察团要来。”
吃饭的时候,方唯和盘莲聊了几句。
“来就来呗,你怎么忙活都行,就是少喝点酒。”
盘莲早就习以为常,不过这两年她开始劝阻对方少喝酒,主要是为他的健康考虑。
“嗯嗯,我晓得的。”
方唯点点头,倒是听进去了。
三天后。
联合考察团抵达了夏楚县。
吴江和整个县里都忙碌了起来,安排考察团成员在县城住下,当晚还准备了当地的特色美食。
毕竟他们抵达县城的时间已到了下午,干脆就好好休息一下。
到了第二天,考察团一行人材在吴江的陪同下来到了聚力农业。
考察团的负责人叫邱伟明,五十岁左右的年纪,见了谁都笑眯眯的。
在经过了例行公事的见面会之后,杨峰培育大家去了大田、研发中心、以及育种基地,重点考察了海水稻、耐盐碱大豆、耐盐碱苜蓿等作物的情况。
“海水稻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有完整的数据吗?”
邱团长对海水稻的土壤改良作用很重视,当即请求查看部分数据资料。
“抱歉,这是公司的核心机密,公司需要开会研究一下。”
杨峰摇了摇头,并没有答应对方的请求。
他没有义务进行证明,证明海水稻的各种性能和效果,他只需要说结果就是了。至于对方信不信都不关他的事儿,无须在意。
“这样啊,那就回头再说。”
邱团长也意识到自己有点着急了,人家可不是国营企业,根本不需要听从自己的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