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气旋境第二重(1/2)
段融在那密室內,研究那五色如意珠,整整一日,也未能破解其奥秘。
说来古怪,这蟠踞在明净琉璃体眉心处的如意珠,乃是代表他对於意境的领悟。
根本就是他灵明识海內的东西,也就是说此物乃存在於他的神魂本源內。但他的心念感知却不能完全笼罩此物,对它散发出来的那种淡淡光芒不能感知。
这其实是一件颇为诡异邪性的事。
段融反覆探究,依然无果后,终於决定暂时放弃。
他准备有机会,就此事询问一下宗门老祖吕荫麟。
因为这五色如意珠,乃是代表他对於意境的领悟。
而一个修行者对於意境领悟的深浅不同,在其凝结洞冥时,会有诸多不同的状况要应对。
这也是凝结洞冥的关卡之一。
每个修行者人对於意境的领悟乃是各有不同,凝结洞冥时,藉由意境参透的法则之力,更是千差万別。所以,普天之下,没有人凝结洞冥的状况是一样的。
而这五色如意珠,显然对於凝结洞冥的过程有很大的影响,若是不能完全参透此物,不能彻底搞清楚其所散发的淡淡光芒,到底有何神妙邪异,以至於连他的心念感知也无法笼罩,段融是不敢冒险就开始凝结洞冥的。
不过,这事也不急,他凝结洞冥还且需要一段时间呢。毕竟,他才气旋境第一重而已,还是先將气旋境修到大圆满再说吧。
段融隨即收拢心神。五色如意珠的事,他只能下次见了老祖再说。
而现在这段时间,內外安定,无甚杂事,正该是他苦修之时。
段融盘坐在蒲团上,手一翻,一枚瓷瓶便攥在手掌里。
这里面乃是一滴高阶元兽的精血。
段融目色冷冽,只见一滴只有小拇指甲盖三分之一左右的浓鬱血滴,从瓷瓶內浮了出来,漂浮在了他的眼前。
那滴元兽的精血,近乎浓郁的紫红色,元气內蕴不散。
段融目色一动,神识一凝,眼前的那滴精血,陡然便一阵扭动,接著便赫然而散,就如同撞到什么散开了一般。
一滴精血,化为了十滴更小的精血。
十滴又化为二十滴!
段融神识一动,其中一滴细小的精血便飞入了他的口中。
段融吞下二十分之一的精血,顿觉丹田內的精纯元气,澎湃如海,大潮汹涌,一波比一波强劲……
段融心念如镜,开始炼化那精血……
此时的段融,跟最初凝结气旋时,已经完全不同。
经过万象洞的锻造锤链,而后又在神魔遗蹟內的中央祭台接受了神魔呢喃的滋养,无论是神魂强度,还是对於意境的领悟,都已经攀升了好几个层阶。
此时,对於高阶元兽精血的炼化,已经不像他最初刚刚凝结气旋时,那时还是颇有压力的。
那时候,因为连续吞下,分化后的高阶元兽的精血,直接衝击凝结气旋,还因此还造成了丹田轻微受损,以至於后来的一段时间,都无法用这高阶元兽的精血修炼。
不过,这段时间过去,那些丹田的暗伤,早已经彻底復原。
而且以段融现在的神魂,以及其对於意境的把握,他已经能够完全掌控著这高阶元兽的精血在丹田里扩散出来的元气灵压的强弱……
隨著修行的逐渐深入,其实修行会越来越趋向一种精密度深化的细微。
若是凭著一股莽劲儿乱干,那样,不仅会浪费损耗修炼的资源,长期如此,日积月累之下,也会在丹田经脉留下许多不易觉察的暗伤。
这些细微暗伤,平时倒也无妨,但一到修炼的关口处,往往就是这些细微的暗伤,將修行者卡在了那里。
所以,修行越到后期,越是一种精密度的深化挑战,神经大条的人,很难在后期成就。
段融在那密室內,一坐就是两个月,直坐的形容枯槁,髮丝凌乱。
这中间,吕青竹进来过一次,她见段融如此苦修,虽然目色心疼,但终究还是没有打扰他。
两个月后,段融陡然睁开了眼睛,一口浊气,长吐而出。
他此时,虽然形容枯槁,但双目炯炯有神,精神刚健,所谓貌悴骨刚。
两个月的苦修,那滴高阶元兽的精血,已经被他彻底炼化,而他也成就了气旋第二重,甚至於第三重,他也觉得不远了。
这修炼的速度,远比他想像的,还要快呢。
除了能用高阶元兽的精血,这种极为稀有的资源,来炼化助力他的修行外,他自己的神魂强度,还有其对於意境的深邃领悟,同样有很大的帮助。
这一点,段融在炼化那高阶元兽的精血时,就有明显的感受。
他能感受到炼化中的许多细微的变化,而且能够很巧妙的处理,这些都跟神魂强度、意境的领悟有莫大的关係。
其实,段融好不清楚,他对於意境的深邃领悟,其实已经触摸到了法则的边缘了。
他以如此深邃的意境领悟,来进行气旋境第二重的修炼,自然有种轻盈灵巧的掌控感。
只是一般的修行者,即便是成就了气旋境第四重,但对於意境的领悟,恐怕还远远没有他进入万象洞之前的境界呢。
毕竟那个时候,他就已经通过吞噬器灵,掌握了近百种驳杂的意境。只是有些驳杂不一罢了。
万象洞后的意境云团,还有神魔遗蹟后的五色如意珠,都表示他在意境领悟上的更上一层楼。
段融从蒲团上站起身来,两个月的苦修,他不仅毫无疲累之感,反而浑身轻盈自在。
高阶元兽的精血,不仅能助力他凝结气旋,而且也能滋养他的身体,净化体內经脉中的一些杂质。
他缓步走出了修炼密室,下午的日光照在他的脸上。
段融走回自家的院落时,朱小七正在院子里,用簸箕晾晒一些干豆角。
她看到段融头髮凌乱地走进来,不由地呀的叫了一声,才反应过来,讶然道:“姑爷,你出关了。”
段融笑了一下,走了过去,捏了捏朱小七晾晒的豆角,说道:“豆角不错,晚上蒸点包子来吃吧?”
朱小七笑道:“行。姑爷想吃,小七这就剁馅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