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晋庭汉裔 > 第411章 西川遗珠

第411章 西川遗珠(1/2)

目录
好书推荐: 燃骨 碧霄(NPH) 要命!钓系omega他超级漂亮 海域修仙:巨舰重炮叩开万族之门 绿茶女友[快穿] 我真是情痴啊 收留一只吸血鬼当男友 坠翠蓝河(ABO NP) 盛年再重来 有利可图(一见钟情 1v1 h)

在和刘羡交谈过后,王粹已决心投到长沙王门下。不过他不想白白上门索要官职,这未免会让人看轻自己,於是便决定先立下功劳,然后再去见司马乂。

刘羡与他谈论过禁军缺乏军官的问题后,王粹立刻便想到了合適的人选。事不宜迟,在谈话结束后,他风风火火地联络起祖父的旧部。

只不过事情正如他与刘羡说得那样,进展並不算顺利。

在现在的洛阳城,只要没有人刻意隱瞒,稍有风声,刘羡就可以收到消息。过了两日,刘羡回司隶府检查庶务,刘琨便神神秘秘地告诉他道:“哎,怀冲,我听说,王弘远正打著襄阳侯的旗號,到处搜罗西蜀旧部呢!”

刘羡吃了一惊,顿时回想起十四岁时,老师陈寿带著自己,到王濬府上奔丧的场景。当时有许多蜀人前来为王濬哀悼,还有一人,特地劝諫陈寿,让他去就任太子中庶子,討好时任太子妃的贾后,以换取蜀人势力的延续。

但陈寿並没有答应,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无用功,蜀人的衰落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结果此后的发展也的確如此。

自从王濬去世以后,蜀人在洛阳的势力就日渐衰微。等到刘羡入仕时,朝中叫得上名號的蜀人已然不多。但尚有尚书郎杜軫、中书郎寿良、梁王从事王长文、廷尉平何攀等人。时至今日,过去十多年后,蜀人在朝堂上的势力进一步削弱,如內朝三省之內,颇有吴人入驻,却已没有蜀人的踪影。洛阳人提起巴蜀,也都是在议论蜀中的乱战。

可这並不是意味著,洛阳就不存在蜀人,他们只是被遗忘在洛阳的角落里,並非是消失了。

刘羡对此心知肚明,这十多年来,双方为了避嫌,別说有什么交情,就是正常的见面都很少。这种情况甚至牵联到老师陈寿,当年参与过王濬葬礼以后,大家都知道陈寿当了刘羡的老师,许多人就再也没有拜访过他。

洛中蜀人这种决绝的態度,使得刘羡自己也將他们遗忘了。没想到到了当下,王粹会去徵辟他们。这倒也非常合理,这些洛中蜀人,多是王濬提拔上来的,而王粹是王濬的孙子,有理由去团结他们。这些人多参与过灭吴之役,也確实適合加入禁军。

可没想到的是,几日后,刘羡再找刘琨打听消息,得知的结果却是,王粹那边不甚顺利。

刘琨介绍道:“好像是那些蜀人有爭论,一部分人打算北上去投奔成都王,一部分人准备隱居旁观。”

司马颖身为成都王,在益州有十万户封国,有权直接徵辟益州人士,虽然一日也没有去过巴蜀,也並没有重用过什么蜀人,但天然与蜀人们亲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粹才打算隨之一起北上。现在他想劝这些人打消北上的念头,看来並不成功。

刘羡道:“消息从哪儿来的?可靠吗?”

刘琨道:“我大兄在东海王府內当祭酒,东海王喜欢討论文学,经常和洛阳的文士召开文会,消息也广。我大兄就是在那儿听到的消息,不敢说绝对可靠,但也八九不离十吧。”

这个消息令刘羡颇为失望,他对这些蜀人还是有些想法的。不管怎么被人轻视,这批人既能入洛,便是蜀中最出类拔萃的俊彦,必然能够左右巴蜀本土的人心。若是让他们就这么北上鄴城,必然会影响自己的入蜀策略。

只是该不该亲自去请这批人呢?刘羡又有所犹豫:比起河东的那些老人,这些人的態度要坚决得多,似乎不想和自己有任何联繫。自己若是去了,是否会招致人的反感呢?

正当刘羡思忖此事的时候,恰好薛兴到洛阳运盐,顺带向刘羡匯报河东的近况。

这一年来,李矩执政河东,大体还是稳中向好。他劝课农桑,征民练兵,招募人才,开拓商路,已然拉出了一支两万余人的队伍。到了今年,他已不打算继续扩军,而是將精力放在囤聚物资,训练精锐上。

河间王虽对李矩十分警惕,但由於要消化兼併的五万齐军,並提防皇甫重的攻势,尚未对他採取一些过激的手段。只是传令让李矩去长安述职,李矩託病不去,司马顒也只是威胁一番,尚无更激进的动作。

说到最后,薛兴又从袖袋中掏出一封信,对刘羡道:“这是大人写的,他得知殿下开府以后,嘱託我一定要转交给殿下。”

刘羡展开信件阅读,原来薛懿得知刘羡升任卫將军后,欣喜至极,便提出建言称,刘羡既走到如此位置,一定要设法招揽那些在洛蜀人。他和刘羡想得差不多,认为蜀人良材,半在蜀中,半在洛阳。而刘羡既然要恢復大汉社稷,根基始终在蜀中,那就必然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刘羡一定要与其联络,获得他们的认可。

不过在洛的蜀人虽少,倒也不必一一拜访。薛懿在信中称,洛中有一人,成名已久,才堪岑彭,德比冯异,只要刘羡能將他说服,其余的蜀人自会膺服。

此人便是前翊军校尉、扬州刺史、大司农、西城侯何攀。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县人,自小便在蜀中成名,蜀汉亡国后五年,年不过十八的他,却被当时的益州刺史皇甫晏所推崇,评价为“王佐之才”。后来张弘造反杀皇甫晏,是何攀辅佐王濬平定叛乱。自此,他便成为王濬的副手,当年策划平吴,营造水军,多是由何攀负责。后来入洛面呈平吴策时,竟得到了巨鹿郡公裴秀的欣赏,被招为女婿。

自此以后,何攀儼然成为了在洛蜀人的领袖,成为蜀人中最受重用者。参与平吴之役后,先后担任廷尉平、翊军校尉、宣城內史、东羌校尉、扬州刺史、大司农,官至九卿,又在三杨之乱中护卫天子,爵封西城侯,可谓显赫了。

但何攀的发达无关於其他蜀人,只是因为他是巨鹿郡公的女婿。此后何攀屡屡推荐同乡入朝,朝廷多不应允。加上后党覆灭后,他也遭受牵连。至此他心灰意冷,乾脆便以养病为由辞去官职,不再与任何人交往,反而一直在洛阳疗养身体。

薛懿在信中特意提到,何攀与他们这些蜀汉遗臣不同,当年蜀汉尚在时,何氏一族就已有动摇之心,以为汉室气数將尽,因此早早隱居家中,並不出仕,与刘羡並没有什么君臣干係。

可正因为如此,刘羡愈是要说服他。只有当他这样与汉室並无瓜葛的人,也同意振兴汉室时,其余蜀人才会没有疑虑。

刘羡读罢薛懿的信件,对薛兴道:“请您回去转告薛公,我一定会促成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盛京双姝 金屋藏娇 腹黑相公美如花 太子爷他不可能心动 穿书成五个哥哥的掌心娇 隐婚前妻超难哄 带着异能穿回七十年代 我靠制药惊爆末日 女主在无限世界里封神 绝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