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余震(2/2)
不过“溏心蛋”的联想,在这种时候就有点揪心了,末世读,最受刺激的就是里面对食物的描写,或者类似这种,以食物来比喻一样事物。腹内空空啊,这种时候再读这样的文字,简直是一种折磨,作者的文笔越是生动,痛苦就越是强烈,上面写的每一样食品,读书的幸存者都想要吃到,除非是食物过敏。
袁杳又翻了两页,这一篇就看完了,她放下书,重重地吁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还是原着更合自己的心意,袁杳就是觉得,小灯这样一个精明顽强的人,不应该那么让人着急的啊,为了生下孩子而退学,虽然剧情特别让人触动,很有戏剧效果,但是这其实是自己坑自己啊。
虽然地震之中亲情崩溃,但是用这种撕裂自己的方式来弥补感情空洞,就是往更深的坑里面滑,这不叫壮烈,这叫不理智,飞蛾扑火也不是这样子搞法,而原着中就没有这样的戏剧性,小灯怀孕三次,生育一个女儿,那两次应该是做了手术,她没有用逆境之中的生育来救赎自己。
原着中的小灯,当然是没有辍学,她不但在国内读了本科,还出国读了硕士,只是因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博士终究没能读下来,中途退学了,虽然是让人感觉有些遗憾,但小灯毕竟是硕士啊,那学历可比自己要高,国内的本科也是名校,复旦大学呢,比自己的母校ZZ大学名头要响亮,小灯是学业有成啊,人家是凭自己的能力出国,学生签证,而电影里冯小刚给改成了结婚出国,凭借的是结婚证,虽然这其实也没什么,但是袁杳总觉得不是很理想。
而且原着之中,小灯在国外也是有职业的,她是作家,电影之中的小登,就不知具体是做什么,她退学之后在国内当家教,给人教英语,后来认识了一个外国律师,年纪有些大了,两个人结了婚,小登就和丈夫一起去了加拿大。
当时看到这个剧情,袁杳登时就松了一口气,隐隐有一点扬眉吐气的感觉,虽然书没能读下来,但是小登毕竟是高知女性,婚姻有成,去了发达国家,袁杳也知道,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对于自己的国家有些自卑,然而她多少会受到流行价值观的影响,况且加拿大的经济水平也确实更高一些,所以袁杳就觉得,这无论如何也是对小登早年坎坷的补偿,算是吐了一口恶气。
然而当她再看原着,她就感到不太对劲,电影中小登结婚之后,究竟做什么呢?她是读过几年医学院,然而没有拿到学历证明,况且中国的医学学位,到加拿大也未必承认,她之前是当英文家教,难道到了加拿大,开始给人补习中文?
原着中的小灯能够成为作家,用英文写作,是因为她本来本科就是学的外语,硕士读英国文学,电影中的医学生小登,可能不太容易走这条路,医学专业也荒废了,莫非是成了家庭主妇?后来汶川地震,电影里描写小登回国参与救援,和医疗队说自己也是学医的,袁杳看片子的时候就在想,她没有完成学业啊,而且已经退学多少年了,这些年她都和医疗工作脱节,她怎么加入医疗队对伤者进行救助?这专业能力让人不敢信任啊,只怕给人扎吊针都未必行。
原着中小灯是凭借自己的力量立足,而电影里冯导则是安排了一个老男人来当她的救赎,这中间的差别可是太大了。
最让袁杳不能接受的是,电影里居然和解了,小登和解了,迟来了三十年的西红柿,多年来一人一份的课本,多年来坚守在小楼里的母亲李元妮,还有李元妮的那一跪,小登的心结就解开了,起码是在表面上,大家重新成为一家人了,而原着之中并没有这样的大团圆结局,起码没有明确地写,小登只是回到唐山,又看到了李元妮,然后告诉自己的心理医生,自己已经推开了那扇窗。
袁杳退出了这一篇文档,换了一本书继续看,中间又回去泡温泉,就这样断断续续又过了将近一个小时,东方的天空渐渐亮起来了,袁杳看了一下放在一边的手表,已经是六点多,于是她便穿了衣服,熄灭了应急灯,在微茫的晨光之中,去往岛屿的边缘,那里有她昨晚设置的罗网,用来捕猎鸟类。
到了那里一看,果然有几只雀百灵罩在网里面,正在跳着,叽叽喳喳地叫,袁杳把它们捉了出来,宰杀褪毛,扔进了锅里,先炸后炖,家乡有道口烧鸡,自己在这里,有黑礁岛烧雀百灵,这种小型鸣禽的味道也还不错。
过了一个多小时,雀百灵终于烧好,满满的一小锅,袁杳又烫了小青菜,加一点耗油就可以吃了,她先尝雀百灵,唔,味道也还不错,微微地带了一点海鲜的风味,因为炸制的时候用的是海豹油。
到了这个时候,袁杳储存的几瓶花生油已经用完,服务社是有植物油的兑换,不过关于食品方面,袁杳总是在想空间中长期的自给自足,自己主食可以用马铃薯,蔬菜肉蛋都不必担忧,只是烹调用油有些麻烦,不是很方便榨油,于是袁杳便干脆用动物油,海豹身上有大块脂肪,除了可以当做助燃剂,让泥炭快速燃烧,也可以用来烹调,味道总归还行吧,就当作鱼油来吃,无论如何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袁杳吃过了晚饭,又休息了一会儿,将剩余的食物送到外间公寓,明天的早饭也是很丰盛啊,便划船回到主岛,这个时候空间中正是暖季,当天又是晴天,气温达到零上十二三度,比北京可是要温暖得多,所以袁杳一路回到主岛,只觉得又是一身的汗。
第二天一月二号,袁杳吃过了高能量的一顿早饭,便骑车来到烧炭场,忙碌了一个上午之后,午休时便交流各自的元旦活动。
“全家人吃了一顿好的,买了肉,好久没吃到鲜肉了,午餐肉里面都是淀粉。”
“昨天连看两场电影,真爽快!”
袁杳:“朋友们聚在一起吃了饭,然后我就看书。”
电影自己就没有去看了,回到主岛之后,睡前刷了一部片子。
于庆彬道:“昨天大半天都躺在那里睡觉。”
孙宁问道:“睡着了么?”
于庆彬摇头:“不行,没吃安眠药,但是吃安眠药,我又觉得不太甘心。”
于庆彬有严重的失眠,其实他是北京本地人,灾变之后虽然市区内乱过一阵,但是毕竟是北京,资源丰富,军事力量强大,所以并不像其她地方那样险恶,最终稳定下来,于庆彬并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在末世颠沛流离,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可是他仍然失眠,神经衰弱,于庆彬也很想改变这种情况,他不想太过依赖安眠药,“总觉得就好像毒品一样”,想要戒断,然而可惜不能够,到目前为止,如果没有安眠药,他就睡不着觉。
袁杳总觉得,他是想得太多,一会儿想到人类文明何去何从,一会儿想到末世之中的人性,一会儿又想到自己中断的事业,于庆彬从前是小企业主,有心在经济界有一番作为,志向远大,特别的不能甘心,于庆彬这个状况很危险,假如发展下去,会影响生活的。
另外,安眠药产量极低,因为原材料难以供货,基地的制药厂虽然还在勉强运转,但重点是生产抗生素,所以安眠药未来也可能紧缺。
这时柳意卉笑着说道:“听说很快有一个艺术展呢,据说机关工厂都要组织去看,我们会不会也是这样?工作日大家一起看展览?”
袁杳笑道:“那可太好了,感受一下艺术熏陶。”
最好的是不用上班。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