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等着我(2/2)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妈妈看过之后,不忍心让我去福利院,就把我领养回家。”
“养父母对你好吗?”倪苹接着询问,引导话题的走向。
周静姝几乎毫不迟疑地点头:“爸爸是学校老师,有编制的,当时只能生一胎,家里有个哥哥。”
“妈妈一直遗憾没有女儿,领养我之后,对我就特别宠溺,几乎是要什么,就给什么。”
“衣食住行,还有教育,给我的,都是最好的。”
“嗯……舅舅家有个弟弟,小时候脑子里一直有个声音,要照顾弟弟,每天妈妈都要带我去舅舅家找弟弟。”
“有时候半夜想弟弟,吵起来,妈妈就会开车送我去舅舅家,不是一次两次,是经常这样。”
听她说完,倪苹微微颔首:“听得你出来,养母对你很好,你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长大。”
说着,话锋一转:“养母对你这么好,那她支持你寻找亲生父母吗?或者说,她舍得吗?”
“妈妈从来没隐瞒,也很支持。”
周静姝再次沉吟,组织好语言:“妈妈是这样说的,你的亲生父母可能一直都在找你,没头没脑的到处寻找。”
“一找可能就是二十年。”
“也可能更久,找到之前,他们可能一直都活在愧疚、懊悔和思念当中,把自己当成罪人一样。”
“当年你被人贩子拐走,是一个家庭的苦难和悲剧,咱们去找,找到了,才能结束这份苦难和悲剧。”
话音一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久久之后,掌声才停下,倪苹说道:“你的养母,是一位很伟大,也很善良的母亲。”
“一直都是!”周静姝点头。
倪苹微笑点头,接着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找的?”
周静姝回答:“大一时。”
“其实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在电视台、报纸上登寻人启事,但一直没有消息,后来怕影响我学习,才没有接着找。”
“上大一之后,妈妈鼓励我自己去找,当时宝贝回家网还找到一对疑似的父母,做了亲子鉴定才发现不是。”
“当时心里还挺沮丧的。”
“事情的转机是在 2014年,当时舅舅家的四姐出嫁,嫁到桂林去,我跟弟弟负责送嫁。”
“送嫁过去之后,我们计划在当地玩几天,然后乘坐竹筏,游览桂林的十里画廊。”
“当时在我们前边的竹筏上,有个小女娃儿手上戴着一串白银做的铃铛手链,跟我被拐时戴的一模一样。”
“询问之后才知道,手串是在蓉城买的,一家名为二两半的银铺,顾客大多数是蓉城本地人。”
“我们找过去问了。”
“基本可以断定,我有很大可能是蓉城人,也有可能是蓉城附近城市的,最近两年多,都往这个方向找。”
“但一直都没消息。”
“说实话,我心里也挺没底的,要不是家里人一直鼓励,还有弟弟一直陪着我,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倪苹静静地倾听,到这儿才微微点头:“是的,寻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的很多求助者,在这个过程中都很痛苦。”
“很多时候,更需要家人的支持,陪伴,才能一直坚持下来,今天爸爸妈妈陪你来了吗?”
“来了,还有弟弟。”周静姝点头。
观众席上有三人站起来招手,倪苹按照流程,邀请他们上台。
小五自然而然地坐在周静姝身边,握着她的手,倪苹微微眯起眼睛:“弟弟,你们这是?”
周静姝俏脸一红。
还是关小羽解释:“俩孩子从小就在一起,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一个班,读研也是一个专业,习惯在一起,处对象了。”
“青梅竹马,挺好的,恭喜。”
倪苹笑着送上祝福,又问关小羽:“女儿要找亲生父母,要是找到了,你会不会舍不得?”
关小羽笑道:“不管找没找到,都是我闺女,找到了更好,又多一对父母疼爱她。”
倪苹莞尔,岔开话题:“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今天的求助者周静姝,跟以往的求助者很不一样。”
“整体上呈现的,都是一种比较轻松的心态,在她的陈述中,也没有苦难,始终处于很幸福的状态中。”
“这要归功于她的养父母。”
“真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亲生父母,也很难做的比他们好。”
“我喜欢这样温馨的画面。”
说到这儿,倪苹对周静姝说:“丫头,无论今天找没找到亲生父母,以后都一定要对养父母好。”
周静姝嗯道:“肯定的。”
倪苹指着前边的空位:“那我们就进入正题,来,你站到这里,面向大屏幕,看看我们是怎么帮你找的。”
莫名地,周静姝身子一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