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线索(2/2)
相反,周静姝吃的特别香,一口接一口,陈言澈好奇:“姐,你以前吃过这玩意儿?”
周静姝摇头:“第一次吃。”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陈言澈撇嘴,嫌弃道:“那你还吃这么香?看来,你真可能是蓉城人,长着一副吃折耳根的胃。”
周静姝又夹了一筷子,美美地吃着:“那是你不会吃,刚入口感觉有点怪,越吃越香。”
“那你多吃点。”陈言澈把折耳根的盘子推过去一些,这玩意放自己面前,闻着都难受。
不像闽南老家的做法,煮汤就不错,没有奇怪的味道。
其它菜品陆续端上,大多是偏辣的,陈言澈很不习惯,家里的饮食一向清淡,尤其是上大学那几年,更习惯闽南的清淡口味。
周静姝口味也偏清淡,但对这边的辣味并不排斥,一样吃的很香,陈言澈断定,她真有可能是川渝人。
骨子里就带着这里的饮食基因。
吃过晚饭,返回酒店时,手链已经送到,周静姝仔细收好,翌日大早就前往二两半银铺。
很奇怪的店铺名字。
门店的装修也极具特色,仿古的风格,又少不了玻璃柜台,里边陈列着不少白银饰品。
俩人仔细看了一会儿,没有找到相似的铃铛手串。
“服务员,你们老板在吗?”
“我就是老板!”年轻的女生微笑着,要不是秉诚“客户是上帝”的原则,以川渝暴龙的脾气,这会儿已经开骂。
“你是老板?”陈言澈惊讶。
“不像?”女生仍然微笑。
“像,不对,不是像,您这气质,一看就是老板,就是年轻了些,让人不敢相信。”陈言澈夸道。
把手串拿出来,放到柜台上:“老板,帮忙看一下,这个手串是你们这里卖出去的吗?”
女生拿起手链,惊讶地看着二人:“是我们这的没错,制作铃铛的工艺,只有我爷爷会做。”
“十年前,他老人家就退休,当时只留下几条,最后一条应该是两三年前卖出去的。”
“你们打听这个,有什么事吗?”
陈言澈解释清楚来意:“这种手链的产量大吗? 90年左右,主要卖给谁,本地人,还是游客?”
女生讶异,没想到是寻亲的。
听完之后,立刻热心起来:“你们等一下,我打电话问一下,当时我还没出生呢。”
说完,立刻给家里打电话。
好一会儿才挂断,对二人解释:“这种铃铛工艺比较复杂,比一般的铃铛手链贵不少,当时销量并不大。”
“前后一共就做了几十条。”
“客户主要是本地人,甚至就在这周边,但也不一定,当时蓉城已经有一定的游客。”
“还有下边的县城、乡镇。”
二人一番感谢,几乎可以断定,应该就是蓉城这一带,范围一下就缩小很多,比之前大海捞针来得强。
有了目标,要找人就容易得多。
周静姝联系宝贝回家网的志愿者,修改寻亲信息,志愿者回应会在蓉城区域展开寻找。
接着,二人又去警局。
通过调查当年丢失儿童的案件,说不定能找到相关信息。
不过二十多年过去,岁月变迁,当时也没有电脑办公,很多卷宗不一定能保存下来,也不是想找到就能找到。
一直到京大开学,也没有好消息。
见周静姝一脸丧气,陈言澈连忙安慰:“姐,放心吧,就一个蓉城,范围不大,一定能找到的。”
“我已经让人安排,会在蓉城的电视、报纸、网络平台发布寻人启事,用不了多久,肯定有好消息。”
闻言,周静姝微微点头。
暂时没找到,只是缘分没到,现在范围收缩,找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走吧,先回学校上课。”
重新回到学校,住进芙蓉里小区,日子仿佛又归于平静。
只是这里少了个人。
陈老四结婚之后就搬回鸦儿胡同 17号院,过着二人世界,偶尔也会关心一下雁山镇的度假村项目。
“你还不如不搞呢。”
陈老二对此火气很大,人手是他帮忙找的,到桂林之后就把事情全部揽下,老四就起了个头。
“二哥,能者多劳嘛。”
陈言音挽着二哥的手臂:“你也不想想,我就是个小废物,要是胡乱插手,肯定会把项目搞砸。”
陈老二嫌弃地推开妹妹:“少胡扯,就想着偷懒,距离博士毕业剩下不到两年半,想好做什么没有?”
“毕业之后,不管做什么,必须有一份工作,要实在想不出来,那也简单,到公司给我当助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