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的黎明 > 第21章 欧阳文忠公

第21章 欧阳文忠公(2/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红颜无敌 一醉沉欢,裴少诱拐小蛮妻 痞仙 军少私宠:千金检察官 天才邪少 神之代言人 穿越八零年代 铁血大军阀 冷枭的落难小情人 洪荒东皇

庭院中邓素和张炳此时也停止了辩驳走了过来,陈东继续道:“岂不闻欧阳文忠公之‘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君子结党,若是出自天下公心,有何不可?”

他指着太学馆舍正中尊奉儒门先贤的建筑,沉声道:“昔年王文公制新法,本意是强国利民,但底下人心不一,胡'乱''操'持,使新法反而成为扰民害民之法,王文公扩充太学,首倡废科举而代之以学校,正是为了让太学生在这里同心同德,结为同党,日后以正驱邪,使朝廷制度和本意,上下如一。后来司马文正公执政,新法尽废,唯独对太学的规模和学子的重视,一如既往,此后历代名臣,无不视太学为朝廷育才之所。”

王安石虽然过世多时,却仍然是朝中新党所推崇的名臣,就是陈东等以旧党自居的太学生,提到他时也有几分尊敬,听陈东如此说话,邓素和张炳一起点了点头,以示同意。此时党人碑才刚刚拆毁没有多久,朝廷严禁朋党,赵行德只摇了摇头,懒得驳他。

陈东又道:“天下州县不过千余,而我太学士子三千六百人,假若结为君子同党分治天下,高瞻远瞩者定策于内,务实干练者奔走于外,则定国安邦,不过反手之间,小康盛世,大同之治,亦可期待。”

赵行德反驳道:“人心难一,我等不过三四人而已尚且争执不休,要多数太学士子引为一党,何其难以。小人以利聚,反而简单明了。最后往往是君子之党为小人之党所陷。”“非也。”陈东立刻道,“人心莫测,天道唯一。小人之党,易聚易散。唯君子之党,千折百回,始终不随波逐利,必成天下大治之势!”

赵行德道:“既然道所道非常道,天道莫测,少阳兄,你何以知道你所知的为真,他人所知的为假?也许今天你所坚持的,正是与天道向左呢?”他横下一条心质疑陈东,希望他不要这么固执下去。

陈东却道:“吾所知未必尽数为是,但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顿了一顿,又叹道:“就算我所坚持的是错的,能够与正人君子相互砥砺,见证真知,则朝闻道,夕死可矣。”陈东的语气带着一股炙热的执着,赵行德、陈东、邓素、张炳四人相视而立,儒衫为夜'露'所湿,却丝毫不觉寒冷。

一轮皎洁的明月悬于天中,柔和的清辉洒满大地,夜已深沉,鸦雀无声,庭院中唯有虫唱袅袅。赵行德回房后,躺在床上,心头'潮'涌,这便是大宋的士子和党争么?他默默想到,这和历史上的那些士子有不同么?还是该发生的都一定会发生呢?不知不觉,沉沉睡去。

清明渐至,汴梁城中近百万居民,无论贫富,都趁着四月风暖气清,郊野繁盛开,出城游玩踏青。赵行德则应邀与李格非一家,师傅晁补之一同出行。

“元直不必拘谨,我和文叔兄在此畅叙,你且去和他们年轻人一同游玩吧。”晁补之笑道,一柄鹅羽扇指着不远处正在将风筝重新放起来的李若雪和李若虚。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赵行德走到近前,李若雪回头看了他一眼,对他微笑着点了点头。李若虚不满十五,拿了个大大的蜻蜓风筝在放,眼看风筝越飞越高,李若雪和李若虚两个人都兴奋不已,忽然风向一变,那风筝歪歪斜斜地坠落下去,居然和另一个百灵鸟风筝缠在一起,两个风筝都一起挂到了地上。那放百灵鸟风筝的女孩儿身穿淡黄衫,绿罗裙,年龄尚幼,容颜却甚娇美。李若虚便爬上老树,将风筝取下来,解散了还给人家。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民国:王牌飞行员 最强合成旅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史上最强驸马爷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横推亮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