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古之圣王,莫过於此(2/2)
身死,对於韩定来说,或许都可以算是最美好的结局了。
刚刚崛起的家族,或许会因为他的原因而被牵连,族诛!
而四野乡民皆喜极欲狂,奔走相告。
於黔首黎庶而言,这惶惶世道,能得一方青天庇佑,不啻久旱逢甘霖。
百姓们向来是淳朴的,很多人都相信,皇帝是圣明的,只是朝廷有奸臣,蒙蔽了君父的天听,所以他们渴望有一个青天大老爷能够將一切都反应出来,告诉皇帝他们的疾苦。
但实际上如何呢?
如果不是因为『眾生忍』法相的偿还原因,郑均甚至都懒得来这人间走一遭。
太极宫高,听不见人间疾苦。
“臣民们、乡亲们,你们受苦了,朕来晚了。”
郑均走出了小巷子,望著街道閭里之中密密麻麻的人群,这些向他俯首叩拜的百姓,扬声道:“武平郡之事,朕之过也。”
郑均丝毫没有理会跪倒的田高义、单熙,而是望向百姓。
对於如今的郑均而言,百姓其实算不了什么。
十尊法相,已经让郑均立於阎浮界之巔,成为了阎浮界自诞生以来名副其实的第三人,也是当世第一人。
就算是天下皆反,也奈何不了郑均如何。
但郑均知道,自己身为皇帝,能救得了罗天界的兆亿民眾,又怎不能让阎浮界的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而看到了郑均的道歉表现,武平郡的百姓几乎在一瞬间便震撼,不少百姓甚至声泪俱下,高呼皇帝万岁。
而武平郡的一些读书人更是感动不已。
圣贤书上常说古代圣王治世心繫天下万民,心忧千家万户。
但与如今这位陛下相比,却远不及也。
毕竟那些古代圣王,也没有给他们这些庶民道歉。
甚至不少圣王,依旧是奴隶制的践行者。
在一瞬间,整个武平郡的百姓,都被郑均所感动。
这件事,將会被他们传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一直到子子孙孙之辈,而整个武平郡,都会念叨今天这件事情。
就算是未来郑均爭夺道主失败,身死道消,而郑汉王朝的统治,也依旧会在武平郡上演,武平郡將会成为郑氏子孙最忠诚的城池,未来即使再受到什么委屈,他们也依旧会期待大汉圣君出现,为他们主持公道了。
“武平郡守韩定及该郡郡尉、五经博士、文学掾,族诛!”
郑均深吸一口气,冰冷的对田高义、单熙道:“郡丞、功曹掾、户曹史、决曹掾、贼曹掾、仓曹史,治民不利,赐死。”
说罢,还不等田高义、单熙奉詔,便又听闻:“肃州涉案官员,尽诛之!”
“臣奉詔。”
田高义、单熙当即乖巧领命。
同时,他们心中也在嘆息。
这事儿,他们並没有参与。
毕竟已经作为大汉的州府行政长官,作为整个大汉权力前二百的存在,他们的地位已经不需要追逐这些东西了。
但,这事儿毕竟出在他们治下。
他们,自然是有推脱不掉的责任。
“田高义,贬为武平郡守;单熙,贬为武平郡尉。”
郑均眼神淡漠的张口,继续道:“肃州州府之中,涉事官员死,未涉事官员,贬至武平郡为小吏!十年不得升迁,十年后,朕会考察武平郡,若仍有不公之事,郡守以下,论罪皆死!”
“诺!”
田高义、单熙二人苦涩无比,只能奉詔。
“既如此,便去做吧!”
说罢,郑均衣袖一挥,原本还愣在原地的韩定忽觉丹田如遭雷击,五臟六腑似被无形大手生生撕裂,任督二脉真气逆冲,喉间腥甜翻涌。
“噗!”
一口心头精血喷溅三尺,落地竟如滚油灼石,滋滋作响。
他苦修七十三载的通窍境界,此刻竟如沙塔倾颓,瞬息崩解,被郑均给废了!
田高义、单熙见此,立马起身而去,田高义捲起这韩定,便朝著郡守府而去,而单熙本人,则是按照郑均方才点名的名单,开始除贼。
二人离去之后,余留郑均在此。
郑均,自是不会久留。
但周围的百姓,热情无比,口称『圣人皇帝』。
那老嫗更是泪眼婆娑,激动不已。
对於周围百姓的热情,郑均不由嘆了口气,热情的与他们聊了些许之后,便施展神通,將自己的身形隱匿了起来,隨后便徒步走出了武平郡城,朝著其他方向而去。
『眾生忍』法相的偿还並没有因此而中断,毕竟要求只需要脚踏实地的走个十万八千里,並没有禁制表露身份和施展神通。
而武平郡的事情,自然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瞬息之间传遍了整个肃州,甚至整个北国,整个天下。
一时之间,各地官员如临大敌,纷纷开始亡羊补牢。
於是,不少百姓惊奇的发现,原本被侵占的好处全都被还回来了,这就让百姓嘖嘖称奇,还以为官府良心发现。
后来才知晓,原来如今大汉皇帝微服私访,惩治贪官,登时引得天下百姓震动。
於是,在民间传说之中,当今天子时而化身商人,出现在塞外牧民身旁,亲切询问牧民天灾问题;时而出现在青州腹地,冒认勛贵,问询学堂学生关於教学事宜。
又时而化身苦行修士,踏足江南富庶之地。
又时而化身江湖游侠,在巴蜀之地游动。
与老农谈农桑,与幼童嬉玩闹。
在这十数年间,常有抱著侥倖心理的官员被皇帝抓了个正著,族诛处死。
而就在这十数年间,『天子微服私访』的故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无论是古之圣王,还是夏祖魏帝虞皇周神武,都远不及当今大汉天子这般勤政爱民。
而在南海之地,依旧是披蓑衣、戴斗笠的郑均,站在南海礁畔,望著巍巍南海,心情大好。
他的面前,只有一行鎏金小字。
【『眾生忍』法相已偿还完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