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驭星工程(2/2)
理论上来说,这一套被命名为『长城』的量子加密算法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密算法了。
与此同时,在华国更换量子加密算法时候,另一边,全球各国对於是否答应华国的要求,修建海底光缆和更换量子加密算法的事宜也加快了商谈的速度。
不少与华国有著密切利益联繫的国家已经在偏向於答应这份要求,更换自己国家的加密算法了。
尤其是那些有著战略合作的伙伴,比如巴基斯坦、白俄罗斯、委內瑞拉等国家,更是在华国展开加密算法更换的第一时间向华国申请了量子加密算法,以对国內现有的加密体系进行更换。
毕竟,华国这个老大都已经换了,他们这些小弟自然也得做好『示范』工作,带头在全世界掀起一波更换加密算法的『风潮』。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对对方的信任。
对於这些国家来说,华国一直都是最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他们相信在这种大事上,对方是不太会坑害盟友的。
而且如果华国真有这么大的魄力,用全面更换自己国內的加密体系来当做诱饵钓鱼的话
这个鉤,他们也认了。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一旦在加密体系这种能够影响整个国家的技术上出现什么差错,那引发的风险可不是开玩笑的。
毫不夸张的说,真要这么做了,那么西方国家绝对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
届时可能造成的后果甚至一场经济衰落周期带来的经济危机还要严重。
当然,对於米国、欧盟、日韩等西方国家来说,他们还在犹豫当中。
这也正常。
毕竟全面更换国內的加密算法並不是一件小事,一旦出现了什么差漏,那麻烦可就大了。
而且对於这些国家来说,就算是要更换加密体系,也不可能全面使用华国提供的长城量子加密算法。
至少得在这套算法上研究出一些属於自己的『新』东西才能够让人放心,以及以验证『长城』量子加密算法是否真的向华国说的一样,具备防御1000量子比特位的量子计算机的攻击。
毕竟谁也不知道华国是否有在这套量子加密算法上安插什么后门,这种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东西,只有使用自己的才能够让人安心。
(写到这,我就想起了伊朗將软体工程技术外包给了三哥这事,笑鼠了。)
不管国外如何研究量子加密算法,也不管他们是否决定更换现有的加密体系。
但对於华国来说,相关的事宜在进入农历的公元2027年后正在稳步有序的不断向前推进著。
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然在第一时间安排了软体工程师对自身的加密体系进行了更换处理,而私有民企中也有不少企业,如华威、腾迅、京东等大厂也在第一时间响应,向网监局申请了长城量子加密算法。
就在国內稳步有序的推进著加密体系更换的同时,另一边,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也即將迎来第一阶段的终极目標。
即推动六颗符合要求的陨石,对火星地表进行『撞击』,以验证是否能够通过陨石和小行星撞击形成地震波牵引到火星的內核,使火星的內核重新流动,进而重新衍生出能够庇护大气层和生命的磁场。
这一步行动被命名为『驭星』,即驾驭星辰的工程!
而徐川也从金陵赶到了京城,准备亲自指挥相关的工作事项。
京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总部大楼,组委会会长的办公室中,徐川正和上面安排过来辅助他工作的一名叫做『平国栋』的中年男子沟通著。
说是辅助工作,其实这位平国栋和星海研究院那边的温远航负责的工作也差不多。
在助理泡了壶清茶,寒暄了两句后,徐川將话题切了正轨。
“听说上个月十七號勘探小组在火星上发现了明显的地质活动现象?”
对火星的地球化改造工程並非那么简单的事情,光是勘探火星的地质环境,他们就安排了整整七十六支勘探小组进行全面的调查。
要不是如今华国已经具备了两个航天支队,总计六十四架太空梭,光是保障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航天运输都是一件难事。
毕竟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可不像地月之间一样永远固定。
哪怕是在两者距离最近的七月-十月,也远大六七千万公里。
如果是距离最远的月份,则更是长达两亿公里以上。如此遥远的距离,哪怕是二代太空梭也需要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
沙发对面,平国栋笑著点点头,开口回道:“是的,十七號勘探小组的成员,一位来自日耳曼国的地质学家伯恩哈德·布朗森教授带队在对火星南半球的阿尔西亚山进行地质勘探的时候,感受到了明显震动。”
“而他携带的仪器设备,以及阿尔西亚山附近的帕弗尼斯山区域的另一支勘探小组也记录到了这场『震动』。”
闻言,徐川饶有兴趣的问道:“有没有追踪到这场震动的来源和深度?”
平国栋轻轻的摇了摇头,道:“由於事发突然,且仅有一次,再加上探勘队当时携带的设备不够,所以无法精確的定位这场震动的深度。”
“不过来源勘探小组已经锁定了,至少从他们提交上的探勘数据来看,震动来源阿尔西亚山。”
徐川摸了摸下巴,思索著开口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阿尔西亚山好像是一座火山吧?这么说可能是潜在的火山活动?”
事实上,火山的活动並不仅仅只有人们最常了解的火山喷发。
除了剧烈的火山喷发外,还有寧静溢流以及內部的岩浆流动带动地壳运动。
虽然说从地质学的角度上来说后者很难被判断为火山活动,更倾向於分类更广泛的地质活动。
但无论如何,阿尔西亚山的震动,进一步证实了徐川的研究推测,火星的內核並未完全冷却,至少它还呈现出液態,且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这对於即將展开的『驭星工程』撞击实验来说,无疑施添了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