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再闻旧人(1/2)
第237章 再闻旧人
薛梟的詰问,振聋发聵。
生母为继母所杀,他如何能为继母守孝丁忧?既不丁忧,那他以二甲进士、三品大员的身份出现在乾元殿,自然也不是什么僭越的大事。
但,认定为大事小事,还需帝王定夺。
永平帝广袖微扬,吴大监埋头小跑至殿下,將证词簿双手呈递於永平帝眼前。
永平帝翻阅之机,薛梟再次开口:“.关北侯招认的事实不止如此,杜州决堤案中埋在玉门关外苏家营地地下的那三万两白银便是时任苏家麾下副使的常家所做!观案斋与江南官场借画勾连洗钱亦为真!”
“十年来,常藺纵容其子、其族亲欺男霸女、欺行霸市、闐占佣田一百零九件,涉命四十七条,金额白银愈万两!常藺其人朋奸罔上、剥民膏以营私利、虚官帑以充权门!”
“桩桩件件,该是常家的,关北侯都认了帐!签字画押在后,不容抵赖!”
说到“玉门关”三字时,位居武將首行的崔白年猛然抬眸,深邃眼窝目光如炬地斜瞥身后,如鹰视狼顾般警觉,而听后言“桩桩件件,该是常家的,关北侯都认帐”,方缓缓吐出一口长气:常藺与靖安终是一路人,有股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傻仗义,自己的事自己扛了,骨头硬,绝不出卖“自己人”。
虽然蠢,但作为受益者,便觉这项特质很是受用。
崔白年脊背一松,收敛犀利目光,低眉顺首,恢復沉稳的松閒姿態。
崔白年事不关己,乾元殿中另有文武肱骨为常家辩经,仍以袁文英为首——崔白年常年不在京中,靖安喜好广集重臣至吟春楼议事,三角不齐全时,通常是袁文英补上,故而袁文英与常藺倒有几分香火情。
“签字画押,自是不容抵赖!”袁文英高声辩驳:“只是——正如贺大人所言,刑讯逼供逼出来的证词也能作数?!那世间岂非皆是冤案——错——”
“若我说,御史台从未对常大人用刑,袁次辅又该如何应对!”薛梟厉声截断袁文英后言,一顿之后,挑唇一笑,略深的眼窝之中,眼神饱含玩味与恶意:“不如袁大人与下官打个赌,如若常大人浑身上下完好无损,您脱了衣服裤子,绕著禁宫转三圈,如何?”
放你娘的狗——屁!
袁文英几欲衝口而出,话已至嘴边堪堪忍住。
疯狗咬人,人不必咬回去!
袁文英深吸一口气,怒斥道:“竖子荒唐,了无教养!”
再正身而立,大义凛然看向永平帝,广袖挥洒,单手指向薛梟:“关北侯有罪无罪,暂且不论,御史台自白未曾动用私刑,那適才贺大人所言关北侯『已双腿失力不可行,喉头水肿不可言』难道是假!?”
“是真是假..圣人宣关北侯常藺覲见,一看便知!”大理寺少卿贺卿书立刻应声回道。
永平帝十二旒冕后的眸色沉定,看不清喜怒,片刻之后,敛眸抬手,示意照办。
吴大监小步疾走,行至殿外传召。
朝堂之上,数百文武大臣,皆垂头不敢言。
爭斗,想过会来,却不料来得这么快。
中-央皇权与江南官场的斗爭、薛梟与常家及崔家的旧怨、御史台与臣工的新仇全都交织在了一起,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摆上了台面!
袁文英向后撇一眼,恰好收到贺卿书略向下一撇的眼神。
贺卿书这廝,虽靠了靖安上位,为人做事倒还算不错,放在大理寺少卿这个位置,帮著“青凤”处理了不少脏活儿,又因靖安的缘故,娶了个小户人家的妻室当摆设堵谣言,自然不敢有子嗣,听说也是个苦出身,爹娘在逃难时都没了,也没有宗族拖累——像这种下无后嗣,后无宗堂,前无父母的孤家寡人,用起来最放心。
袁文英收到肯定的回覆,志得意满地双手拢於袖中,隨意搭在腹间,眼眸斜睨薛梟:“薛进士,但凡关北侯破了一丝儿的油皮儿,你这本证词,还作数吗?”
薛梟唇角微微勾起:“您光屁股游街,若作数。那么,这证词是真是假、作不作数,都由您说了算。”
袁文英冷笑哼一声,垂手向永平帝諫言:“待关北侯上朝,御史台是否严刑逼供便一目了然,到时还望圣人秉公用权,莫叫群臣寒心呀。”
意思便是,常藺一来,若是被折腾得很惨,那么,那本证词自然不作数,杜州决堤案、观案斋勾结江南官商案、常家的桩桩罪行自然一笔勾销。不仅如此,还要追御史台私囚重臣、滥用私刑之罪!
袁文英似笑非笑地看向薛梟身后的萧珀:这只矮脚猫,藏在疯狗身后作威作福也有些时日了,该出来背锅了。
常藺人来得很快,不过半炷香,便听禁卫脚步沉稳入內。
两个禁卫,一人一边夹住常藺,驾住其往里走,两条腿像两条没上劲的麵条子,软软塌塌地拖在地上,人似从腰部开始无力的,但腰部向上的胸腔也明显塌陷了一大块,脖颈低低垂著,因要面圣,故而换了一件乾净挺拔的常服,整个人却像被常服团住的一坨死肉,毫无生机又软绵无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