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变强的明军(2/2)
“或许,他已经看出了我们的本心?”黎老爷子有点严肃的说道。“也只有这个解释了,但是国与国之间,往往都是无所不用其极。难道就一份图纸,就能够阻止我们继续寻找徐老爷子?”黎落有点不敢相信。
听闻是徐光启与锦衣卫里应外合,好不容易才盗取的图纸,再听闻锦衣卫指挥使给出的参数之后,崇祯立刻让人拿去试靶。其结果他非常的满意,甚至有点飘飘然。
“好吧,如今唯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在他的手中,有更好的火铳,所以这种已经落后了的,就送给了大明?对,应该是这样,这份图纸是代表着徐老爷子一家,与大明再无瓜葛的筹码,让我们不要再走徐老爷子那条路!”黎老爷子在降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才给出了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
打造,可不是说打造出来就可以打造出来的,崇祯搜集了许多的匠户,好不容易才让月产提高到了1000杆火铳。没有流水线,每一个匠户都是独立打造火铳,这就使得效率大幅度的下降,尤其当匠人掌握了完整的工艺,大明的噩梦就来了。
给他半年的时间,武装三十万火铳兵,定能横扫域内!
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第一批三千人的火铳兵开始武装完毕,并且开始投入使用。
接下来的时间,图纸和样品很快就送到了京城崇祯的手中。
在三月份到来之前,合计剿灭大小贼寇三十多伙,总计击杀贼寇五万人次。所有的首级都是青壮,没有任何老弱妇孺,这就表明这个战果绝对没有杀良冒功。其实也得看看是谁负责统兵,这支火铳兵的统兵大将,却正是明末名将之一的卢象昇。
匠户,尤其是可以生产强力火铳的匠户,绝对是他们拉拢的对象。此刻的后金,还没有尊儒,没必要那么讲究收买士农工商之类的划分,什么实用就用什么,百无禁忌。
好吧,锦衣卫和皇帝不同心,需要一份功劳换取皇上的信任和支持,但同时以如今皇帝的性格,这份信任能够维持到多久,其实谁也说不清楚。故而一个聪明人,尤其当主人已经不信任自己了的情况下,应该给自己留条后路。
崇祯从谏如流,自然是应允,其实他也觉得,数千火铳兵挤在一起,也的确没什么效率。
后金为什么可以顺利入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无孔不入的间谍和收买。
“这已经不重要了,如今我们最迫切的是,把这份图纸送上去,换取一段时间的信任和支持,然后最大限度的把我们的权柄和影响力提高到足够高的程度。如此就算对方打算撤换我们,也得掂量掂量。我们无意与新君为敌,我们锦衣卫永远都是皇上的亲兵,但绝对不是一个工具,我们是有血有肉的。”黎老爷子给出了总结。
难得的是,他克扣军饷很有限,留了不少的银子给士卒。士卒拿到了钱,而且还能够吃饱饭,自然效死。
若继续再走徐老爷子那条路,那这条后路之一,就相当于断绝了。
如今投入了三千人的话火铳部队,配合虎蹲炮开始朝着北直隶周边的贼寇进行清剿,其结果却是大获全胜。
只是他们不知道,在救世军这边,合格率低于98%的话,总工程师当月的薪水会被扣掉,其他的工匠被扣除半月的工资。下个月还是这样的话,那么上下所有人都会被开除。对张弘斌来说,浪费就是在谋财害命!
经过这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清剿,卢象昇也打出了自己的名头,崇祯表示很看好他。
同时,要把他麾下的军队扩大到五万人,其中火铳兵五千人,让他南下,去剿灭流寇。卢象昇自然领命,只是看着剩下数万几乎没有任何武装的部队,就算牛人也只能苦笑。
还好,火铳和虎蹲炮不缺,军队还是具备一定战斗力的。
不足的装备,可以用竹子凑合,最重要的是,之前剿灭贼寇的过程,多少也收缴了一批武器装备,可以凑合一下。
三月初,卢象昇不同于历史,却是提前被任命为三省军事总督,全面监督和剿灭江西、湖北、湖南三地的流寇;洪承畴也得到了五千火铳兵,负责剿灭四川、贵州、云南、两广的贼寇。大明的策略变了,不再自北向南,而是自南向北。想来崇祯也了解到,朝廷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江南,那里绝对不能够有问题。
其实,就在前不久,江南以匪患阻碍运输为由,停止或者延迟运送本年度的税收,这才是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