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第一代火器(2/2)
但若是救世军的兵,我去是很乐意去当。之前休息的时候,我急了一些穿着军装就走出外面买东西。结果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百姓居然笑眯眯的欢迎我,而且我吃饭他们还要打八折,在这个所谓的根据地里面,士卒居然那么受百姓爱戴,那么受人尊敬,我觉得给救赎大王当兵其实也挺光荣的!”二娃骄傲的说到。
更多人跑了出去,明明今天休息,却依然有不少人在操场上卖力的训练着。三百米的距离,皮甲被击穿,有效射程提升到三百米外,这就意味着可以和鞑子的骑射手进行对射了。
“回主上,火铳已经制造出了样本。若是您迟一些的话,说不定我都要派人去通知您来观看测试了!”老木头笑眯眯的说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成果非常理想。
“非常的完美,我当了四十年的匠人,第一次看到那么好的钢料!主上,你那三本书,真的是天书啊!”老木头高兴地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那么,接下来的测试就是火铳的最高寿命。为了更准确得出数据,老木头还准备了第二把火铳。
“那个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救赎大王的税收主要来自工商业,农业方面也主要来自经济农业,对于我们这些传统农业,他向来都是最优待的。我听说他曾经说过‘若非不想太招人很,那没多少收入的农税,真的很想免掉’。看看,居然还有免除农税的君王,我都有点不太适应了……不过若是真的,我都想回去耕地算了。”老王侃侃而谈到。
按照200%的分量填充火药,有效射程提升到四百五十米,但寿命会降低到五到六次。
“带路!”张弘斌也就不客气了。
“没事,好过只能够丢掉。”张弘斌倒也大度,实际上若是火铳和火炮试验完美,那么旧的装备之中很大一批半新不旧的,会被他卖出去。与其回炉,还不如卖给那些义军,迅速回笼哪怕只有原本七成的资金,那也是很划算的。
所谓的测试,就是一把用充足的火药进行射击,测试最长寿命;一把则是填充更多的火药,然后计算寿命,同时测试一下可以提升多少威力。
“那就好,记住这个秘密要给我捂严实了。另外我军的铠甲和武器的部件零件什么的,你看情况也适当制作一下,我可不希望那些买回来的武器,一坏掉了就只能够丢掉。”张弘斌严肃的说道。
“打仗的时候武器由军方负责不说,吃的干粮那个叫做美味,至少比以前那种只能就着水胡塞进肚里的硬干粮强上千倍万倍!更别说,居然还配备了肉罐头,我觉得我当初投降救世军,算是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情了!”二娃感叹。
四百米的距离,子弹慢慢降低速度并且落下,换言之最大的射程是四百米,三百米内是有效射程。
在测试场里面,新的火铳已经是制造妥当,只等测试员进行测试。
“说得也是,以前听说书的说过‘士为知己者死’,救赎大王那么厚待我们,我们也不能够丢了他的脸。听说明年四月之后朝廷边军就要南下了,各位里面应该没有哪个怕死的吧?”老王扫了扫大家。
“衣就别说了,春秋两套服装免费发放,饷银足额发放,而且看看这碗里面,大块大块的肉。我以前在卫所里面,却是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主官是对下面的人那么好过的。”老王曾经是卫所的军户,此刻也是感慨万分。
按照150%的分量填充火药,有效射程提升到三百五十米,但寿命会降低到二十次。
“管他是哪路神仙,反正是保佑我们的就可以了。你看看,这衣有暖又舒服,以前只怕一辈子也没指望过有那么好的衣。”早些时候发起话题的士卒摸了摸身上的衣。
“每个参与的工匠,赏银五十两,而你这个工头赏银五百两。同时,作为工头,你可以拥有给这种火铳命名的资格。比如什么‘沐氏火铳’什么的,当然为了识别其型号,最好是用‘沐氏崇祯三年式长铳’的称呼最好,当以后再有新的型号开发出来,可以慢慢累积起来,说不定还会组建成一支火铳大家族呢!”张弘斌拍了拍老木头的肩膀说道。
“主上,老朽真的可以给这种火铳命名?”老木头真是激动地忘乎所以了。
“我说了,那就是真的!”张弘斌点了点头。
“那就按照主上之前所言,称之为‘沐氏崇祯三年式长铳’好了,证明自简单易懂,听起来也挺舒服的。”老木头立刻把张弘斌之前给出的例子拿来使用。
或许,他何尝不想起个什么‘沐氏无敌火铳’之类的名字,但既然张弘斌给了一个不错的名字,为了表示自己的尊重,最重要的是既然主上发话了,自己也没理由驳了他的面子,故而那个名字就那个名字好了。
自此,张弘斌势力范围内,第一件自主研发的火器,终于是顺利登上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