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这里我做主(2/2)
“若大王希望治下长治久安,适当的默认是必须的。”郭奉晋眼睛转溜了一番,回答了一个让人不爽,但却是非常中肯的答案。所以,分兵是必须的。我预计兵分三路对付他们,我和王二负责对付来自洛川的那一支部队;李定国和张涛你们两个负责对付来自庆阳府的那支部队。至于绝情你和牛金星两个对付来自西安府的敌人。说起来,西安府的游击将军听说是知府的亲戚,你应该知道怎么对付。”张弘斌也不隐瞒,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么,军队的后勤辎重方面的事情,还望各位多多费心了!”武事已经说完,张弘斌转头对文官系统说道。
“已经有所了解,还得感谢大王如此厚待我等。”知州郭奉晋平淡的回答道。
是的,若是要长治久安,尤其是最快收拢人心,那么适当维持以前的优惠那是必须的。如此,别人才觉得投靠新朝也未必不好,在救世军攻城掠寨的时候,抵抗的强度也会降低许多。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会为救世军歌功颂德。
“你也别拍马屁,好歹你是协助我的副知州,以后同州的治理,你也有份,或许日后你会站在更高的位置,那也是可能的。你今年才五十岁,别老是老身老身的,按照大明的习惯,你至少还有二十年的政治生涯。”张弘斌笑眯眯的说道。
“记住,不管如何你都要保持冷静,对方好歹是打过几次仗的,应该不会太傻。甚至有可能,还会一些简单的兵法,若是你脑袋一热就杀过去,因此而给救世军的士卒造成很大的伤害的话,就算最后赢了我都要唯你是问!”张弘斌最后叮嘱了一句。
张弘斌点了点头,这些人都经过了基本的测试,这就说明他们就算不满自己,但也非常看重自己的地位。为了保住这个地位,他们应该是会积极配合自己的。
“的确,张阁老也没有大王您有远见。您说得对,新朝就是新朝,不改变点什么的话,的确不像样子。地主士绅受到的损失的确不大,或者说按照如今的行政结构来看,商人的利益会得到很大的保证,经商的成本会降低收入会提高,如此可以抵消来自收税带来的负面影响……老身佩服!”郭奉晋拱手致意。
“你们也回去准备一下,虽说按照那些兵痞的习惯,没有三个月只怕没办法来到预定的会合地点。但是为了加大各个击破的效果,我们必须要提前一个月就朝着他们发动进攻。故而我们目前还有大概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你们也给我回去准备准备,别到时候临出征还没有准备好就糟糕了。记住,你们麾下的士卒,也未必就是精锐!”张弘斌郑重的说道,毕竟目前救世军的三万人队伍里面,有一批的确是新加入没多久,训练还跟不上的士卒。
“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的不?记住,这里不是一言堂,我希望听到来自你们的不同的声音。所谓‘理不辨不明’,若是你们都只想当一个木偶,那么等待你们的可是革职查办,毕竟我要的是能够给意见办实事的,而不是一堆木偶。”张弘斌对其他的文官喊了一声。
“属下自有分寸,定不会做出如此不智的事情。”绝情没有任何感情的回答道。
“最好全部保留,若是不行至少保证读书人的特权,也就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不用缴纳税赋这点。”郭奉晋回答到。
根据现有的情报,这五万人其中四万都是新兵,而且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或者将领的打算,是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学会战场的生存本领。反正这年头,补充一个人进入军营是非常廉价的事情。
对于郭奉晋没有认主的事情,张弘斌不介意,在未来的用人要素里面,有着‘疑人要用’的观点。法度和基本预防措施到位,那么就算对方没有和自己一条心,只要他的能力足够也未必不能够录用。
在这段时间里,就算不希望知道,张弘斌也得收到三支部队要攻打自己的消息。有意思的,最新的情报不是自己的内卫打探到的,而是通过邸报获知的。那些编写邸报的家伙,完全没有保密意识,这样光明正大的把军事动向给写出来,难道就不怕自己这些人知道?
“是!”所有将领纷纷起身回答。
“的确是差不多的,不过别忘记针对商业部分的变革。记住,我们是新朝而不是旧朝,适当的变革是必须的,否则我们和旧朝有什么区别?若真是这样,那还不如我们接受招安算了!”张弘斌比较坚持自己的意见。
但副作用同样是很大的,首先,这样建立新朝和维持旧朝的感觉似乎已经没什么区别了;其次,特权阶级没有改变,他们对资源的掠夺会导致新朝的矛盾会更快的激化;最后,那就后期要整改可就非常的困难,毕竟这些特权阶级已经形成了一股很庞大的势力,得罪某个地方,就相当于得罪整个阶级。更别说,为了平等,自己这些将领也不好不享受一下这样的特权待遇吧?
若是让他们知道,根据地的百姓对于三支部队即将出征这里的消息,厌恶得主动要求参加救世军,不知道会作何感想。恩恩,一定是狠狠的跺脚,大骂贱民心性卑劣,别人给点好处就忘了本。至于大明给他们多少恩惠,又造成了多少的痛苦,他们会华丽丽的选择忘记,这是非常传统的春秋笔法。
而在他的带领下,一干同州旧官僚们也纷纷应和起来。
“那好,那你们就好好给我做好你们的本职工作。另外,去年和今年的商税,记得给我收上来,记住从现在开始,或者从这一次收税开始,我治下将没有谁能够免税收,包括我自己!”张弘斌指了指自己说道。
很多人都心里有数,张弘斌名下也有商队,而且生意非常好。但更让他们佩服的是,张弘斌商队赚取的利润,全部由上报并且缴纳税金,从来没有偷税漏税的情况。既然老大的都带头了,那么他们这些当小弟的若是不跟随,那可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说是痛苦也好,说是高兴也罢,反正以往的特权被剥夺了,多少还是有点失落。
三天后,这两年同州城的税赋就收上来了,士绅两年的税赋合计是伍拾万两银子,其中五年的是三十万两,今年则是二十万两银子。毕竟去年好歹还没什么攻打同州城,故而经济还算可以,今年却是不断遭受袭扰,甚至还被救世军给打下了同州城,这商业税下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按照张弘斌的了解,同州城作为同州的首府,只要管理妥当,以后每年未必没有五十万两银子的税赋。再加上其他县的税收,仅同州一州之地就能够有八十万两以上的收入。记得大明去年春秋两赋也只收了不到一千万两,当真是何其悲催。
算了,还是别可怜崇祯那个熊孩子了,张弘斌已经看到,超市的消费金额,已经即将达到了四级的升级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