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哭庙过桥(2/2)
哭庙回来,便要“过桥”了。这个环节,黄老太太他们并不担心,这张木匠一生忠厚老实,过这桥定是有神灵庇佑的,何况儿子还亲自保护着给背过去。
所以这哭庙,并不是真到庙里去哭,而是朝着负责当地的城隍庙的方向磕头痛苦,意思是告诉冥界城隍老爷,自己的亲人去世了,现在已完全由您管辖了,一定好好照顾下我的亲人。
这“过桥”,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过去,也有一些过不去的,便是活着的时候造孽太重。
黄老太太在前面提着长明灯,张卫国背着草人,钟山和浆糊一左一右,在后面举着燃烧着的香,两侧跟着,去村南哭庙。漆黑夜晚,月亮还未升上来,远远看去,只能看到一个晃晃悠悠的灯笼后面跟着几根红色的火点,别的再也看不到,说不尽的诡异。
“过桥”是在院外举行的。不在院子里举行的原因很简单,黄老太太不想让这家成了阴阳两界的结合地。
庙指的是城隍庙。城隍是城池守护神,其前身是水庸神。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城隍庙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只有县治以上层级的城市才能设有官方的城隍庙。
下午的时候,黄老太太已是和钟山、浆糊用草秸扎了一个草人,上扎符箓,符上挂名,便代表了张木匠本尊。
黄老太太默念咒语,那些盔甲纸人身上的金光似乎更是加强了几分,这才放下心来,走出院子。
桥即使奈何桥。奈河桥是鬼魂历经十殿阎罗旅途后,准备投胎的必经之地。在奈何桥上,孟婆会给予每个鬼魂一碗孟婆汤以遗忘前世记忆,好投胎到下一世。传说死者到了奈河桥,生前有罪的要被两旁的牛头马面推入“血河池”遭受虫蚁毒蛇的折磨,而生前行善的死者过桥,却非常简单。
黄老太太在中午和下午的时候,和张卫国强调了好几遍,如果晚上突有阴风四起,无论如何也要稳住脚身,不要受其他干扰,将你父亲背过桥去。张卫国此时自然记得这话,奈何这风刮的不仅邪乎,而且很是猛烈,张卫国眯着的眼甚至很难睁开。一时间竟然半步也前进不得。
钟山手探进怀里,摸着那带着体温的藏魂瓶。见黄老太太回来,便说:“我把它们收了吧?”
黄老太太忙制止道:“此时不比寻常,这桥本就有难过易过之分,我们也无法判断这到底是不是他在世的时候犯了什么,如果贸然收了这股邪风,或许无意间便是触了天律,实在使不得。而且,此时木匠的魂魄已有部分寄存于这草人当中,你收了它们,岂不是连木匠的也一并收了?过桥的时间我们一旦开始了,便不能终止,更不能结束。”
黄老太太的后面两句话,让钟山蠢蠢欲动的左手又从怀里抽了出来。
“卫国,好好把你爸送过去!”黄老太太冲着张卫国大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