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47章 夙兴夜寐,司马治蜀

第347章 夙兴夜寐,司马治蜀(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衣无缝,总裁夺爱成瘾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天陨之命 火爆小宠妃:王爷,撒个娇 豆腐村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剑河录 南少的清纯小甜妻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龙车爷爷奇遇记

第347章 夙兴夜寐,司马治蜀

章武二年,秋末。

益州,成都。

夜色沉沉,魏王府西厢的烛火却仍亮着。

司马懿伏案疾书,竹简堆迭如山。

墨迹未干的绢帛上密密麻麻列着屯田、织锦、税赋之数。

窗外梆子已敲过三更,他却浑然不觉,唯有一双鹰目在灯下泛着冷光。

忽然,房门“吱呀”一声轻响。

司马朗披衣而入,手中捧着一碗热腾腾的黍粥。

“仲达,已是子时了。”

司马朗将粥放在案角,叹息道:

“自入蜀以来,你每日寅时起、三更眠。”

“这般拼命,身子如何吃得消?”

司马懿头也不抬,笔锋在竹简上沙沙作响。

“兄长不必忧心。”

司马朗皱眉,伸手按住竹简,沉声:

“昔日在河内时,你常言‘大事当徐徐图之’。”

“如今却似换了个人,连用饭都草草了事——”

“河内?”

司马懿猛地掷笔,墨汁溅在袖上如血点斑斑。

他抬头时,眼中竟有血丝密布,嘶声吼道:

“我司马氏四百年簪缨世族,自高阳氏以降,何曾受过这般奇耻大辱?”

“李翊狗贼屠我司马氏满门之时,可曾想过‘徐徐’二字?”

他声音嘶哑,手指深深掐入案木,“他的刀可快得很呐!”

“叔父、三弟、四弟、幼弟……连襁褓中的侄儿都……”

话到嘴边,司马懿已是泣不成声。

四百年的望族,一夜之间从历史上抹去。

偏偏还断在司马懿这代人手中。

这对于司马懿而言不单单是奇耻大辱那么简单,那是死后都无颜下黄泉见列祖列宗的!

所以,司马懿早就已经死了。

自司马氏灭亡于他手时,他的心便彻底死了。

眼下的他,万念俱灰,只剩下一个念头——

报仇!报仇!还是报仇!

益州虽有天府之富,但相较于大汉到底是国小。

司马懿如此夙兴夜寐的工作,就是为了让他的国家变得更强大。

只有魏国强大了,将来的某一天,他才有机会找李翊复仇。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相较于兄长司马朗倍受曹操喜爱重用,司马懿本人是不怎么受曹操待见的。

为此,司马懿只能更加努力的工作,希望能够向曹操证明自己。

如果不依附曹操,那普天之下已无任何一个人能助他复仇了。

不然的话,是靠江东孙权,亦或者西凉韩遂?

他们显然都不是成事之辈,唯有依附曹公,还有一丝希望。

司马朗见弟弟指节发白,忙按住他肩膀,柔声宽慰道:

“仲达,冷静!”

“如今齐国强大,报仇不是一日可成。”

微微一顿,又接着补充道,“当然,此仇必报!”

“但在那之前,仲达也需养好身子。”

“如日损身体,何以做伍子胥?”

司马懿笑道:

“兄长既以伍子胥为例,其过韶关能够一夜白头。”

“今我司马懿宵衣旰食,又岂会不如古人?”

话落,司马懿又深吸一口气,犹豫一下,还是放下了笔毫。

“不过,兄长所言极是。”

“报仇之事,急不得。”

他起身踱至窗前,望着院中一株老梅,枝干虬结如龙:

“若非魏王在汉中之战果决狠厉,驱蜀民死守阳平关。”

“又在中原大战时焚毁河南,使刘备不得不耗费钱粮赈济灾民……”

他嘴角浮起一丝冷笑,“焉有今日蜀魏之根基乎?”

有汉中在,考虑到蜀道的艰险,齐人短时间内是不会攻打蜀地的。

而且曹操当年果断焚毁河南良田,迁徙民众。

使得刘备打赢中原之战后,也得到了一块巨大的流血伤口。

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整顿河南。

光是恢复河南的生产力就还需要好几年时间。

而要完全恢复至战前水平,以古代的生产效率与人口繁殖速度。

没个十年时间是不可能的。

所以,刘备几年内就不会轻易对蜀地用兵了。

司马朗眉头微皱:

“仲达,你从前可不是这般推崇魏王。”

“此一时,彼一时也。”

司马懿转过身去,烛光在他眸中跳动。

“成大事者,当如魏王般杀伐果断。”

“昔日我司马氏就是太过持重,才会……”

他话音一顿,袖中拳头攥得发白。

司马朗叹息:

“魏王虽雄才大略,却始终未授你兵权。”

“然我诸兄弟之中,唯有仲达你最能用兵。”

当然,现在我们也没几个兄弟就是了。

“无妨。”

司马懿淡淡的说道:

“因我与世子交好,魏王难免猜疑。”

“但如今魏王既立了丕公子为世子……”

他忽然压低声音,回头看向大哥,“来日方长。”

窗外一阵风过,梅枝“咔”地折断一截。

司马懿随手拾起断枝把玩。

“蜀地虽得数年太平,却不可松散懈怠。”

“刘备毕竟有李贼为辅,此人虽然可恨,但确实天纵奇才。”

“如今其出任了内阁首相,总揽全国军政,再无一丝顾虑。”

“真可谓是鸟上青天,鱼入大海,不受羁绊矣。”

“我担心以李贼之天纵奇才,有他辅佐,刘备用不了三五载便能整顿好河南。”

“届时齐人便有余力西顾了!”

“这……仲达是否过于高看了那李翊?”

司马朗忍不住发问。

“此人虽然奇才,但毕竟不是神仙。”

“一方之地的发展,那都是需经年累月的。”

“李翊再是经纬大才,总不能违逆天道罢?”

司马懿苦笑一声,叹道:

“兄长你难道忘了?”

“李翊狗贼可是能够让幽州这种苦寒之地,实现自给自足的人。”

“这可是两汉四百年来,都未曾做到的事。”

“再有其所制之曲辕犁、木牛流马都是改善民生的利器。”

“在这个人身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可怕、强大的对手。”

司马朗陷入了沉默。

他凝视着弟弟消瘦的面容,终是开口:

“既如此,仲达已知时局暂安,此后当作何打算?”

司马懿指尖轻敲案几,目光沉冷如渊:

“当趁此天赐良机,励精图治,强我大魏。”

他取出一匹蜀锦出来,交给司马朗看。

“兄长且看,蜀地生产的锦缎,质地远胜他郡。”

“刘璋在时,却不能用。”

“以弟观之,此物价比黄金。”

“若能够广设锦官,岁入可增百万钱。”

“明日,吾便上表魏王,请扩建织坊。”

司马朗长叹一声:

“我河内司马氏,如今唯剩你我二人……”

他伸手按住弟弟青筋凸起的手背。

“然只要血脉尚存,复兴可期。”

“仲达,切莫太过劳神。”

“兄长宽心。”

司马懿垂眸掩去眼中寒光,语气却温和似水,“弟自有分寸。”

次日,魏王宫。

铜雀灯影摇曳,曹操斜倚王座,指尖捻着一枚新铸的“景元钱”。

铜色青亮,轮廓分明。

他将钱币弹向案几,“叮”的一声脆响回荡殿中。

“刘备新铸此景元钱,一钱当十钱。”

“在全国各地发行,最近也是有蜀人在国中交易,孤才得知此事。”

“正好,如今蜀地亦缺铜矿。”

“公等以为,此景元钱法,是否可以用在蜀地?”

阶下刘巴拱手出列:

“大王,臣观刘备以新钱易旧币,百姓苦其兑换之苛。”

“今我蜀魏亦当铸新钱,可倍之。”

“以一钱当百钱,以解铜荒。”

治中从事彭恙急忙谏道:

“诶!不可!”

“昔董卓铸小钱,致谷一斛至钱数百万。”

“若行此策,恐民怨沸腾!”

曹操未语,他也担心此事,但又很想做成此事。

因为刘备发行景元钱,是为了重整国家经济。

此前汉朝遭逢乱世,又经历董卓的小钱蹂躏,货币系统相当混乱。

凭心而论,曹操也是想重新整塑一下蜀地的经济的。

但也的确担心会惹出一系列的民怨起来。

毕竟蜀地百姓可不是河南百姓那样,可以随便放弃的。

他是指着当地百姓立足生存的。

曹操目光扫过默立末位的司马懿:

“仲达,汝素来多智,以为如何?”

司马懿整袍出列,拱手应答道:

“臣以为,铸大钱不过剜肉补疮。”

“蜀地真正的宝藏……”

他取出一匹流光溢彩的织品,“在此!”

满殿目光顿时投去,原来是一匹蜀锦。

“昔刘璋暗弱,坐拥锦官城却岁贡不过千匹。”

司马懿声音渐昂,“若扩织坊至三千张,精选巴渝巧匠,则岁出十万匹。”

“此能够大益国家收入,臣恳请魏王举之。”

关于蜀锦的地位,诸葛亮的《出师表》就点评过了,叫——

“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在诸葛亮看来,蜀锦是蜀汉的一座金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认为刘璋管理蜀地水平不佳,在推行蜀锦方面乏善可陈。

很多工作刘璋都没有做到位。

只要是稍微有点远见的政治家,都能意识到蜀锦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

它将会是蜀地创造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司马懿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寻得一个合适的时机后,将发展蜀锦产业的想法说出。

“若能够使蜀锦大量生产。”

“便能使官俸半锦半钱,使锦价自稳。”

“军饷亦可以锦代饷,商税许锦抵纳,则四方商贾辐辏。”

司马懿提出的观点,就是希望打造一个“锦本位”的货币系统。

通过让直百钱与蜀锦直接挂钩,那样一来,便使得“直百钱”获得了信用价值。

同时,通过让蜀锦直接作为官俸、军饷发放,便能巩固其在蜀地的“锦本位”地位。

“荒谬!”

只见彭恙拂袖而出,厉声道:

“蜀地本狭,若弃农桑而逐锦绣,岂非舍本逐末乎?”

秦宓亦出列附和:

“昔管仲治齐,首重五谷。”

“李悝为魏文侯尽地力之教。”

“今我蜀魏地不过三郡,民不过百万。”

“若再驱民织锦,田畴荒芜。”

“他日刘备举兵来伐,我等何以拒之?”

殿中文武闻言,多有窃窃私语者。

曹操坐于王座,目光深沉,未置可否。

司马懿不急不躁,待二人言毕,方缓步出列,拱手道:

“彭公、秦君所虑,诚为老成谋国之言。”

“然——”

司马懿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册,徐徐展开:

“此乃细作所探,李翊治幽州之策。”

“渔阳郡置牲畜之市,立期货之约。”

“牧民不辍放牧,商贾不废转运,而府库岁入反增三倍。”

要打败自己的敌人,就得先了解自己的敌人。

这些年,司马懿一直在了解李翊的方方面面。

细致到李翊做事的每一个行动逻辑,他都要去分析解读。

去理解,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然后再举一反三,如果把自己换到他这个位置上,自己又该怎么做?

幽州的经济奇迹,无疑是李翊政治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也是令天下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环。

李翊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的行为逻辑是那么的反常识,可偏偏使得幽州实现了自给自足。

司马懿也好奇,但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选择去鄙夷、质疑。

恨自己的敌人,也要尊重自己的敌人。

司马懿费大量时间去专研李翊治幽州的思维逻辑。

最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那就是,商业、手工业与农业是并不冲突的!

长期一来,统治者们都普遍认为人们只要去经商,就会导致耕田的人变少。

而商人又大多精于算计,远不如农民老实听话。

所以统治者们大多选择重农抑商,不太希望商人能够在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三国时期,只有诸葛孔明一人想通了这一点。

他就认为商与农两者是并不冲突的。

农业可以促进商业发展,商业也是能够反哺到农业的。

正是因为诸葛亮意识到了这一点,才把蜀锦打造成了世界名牌。

以至于连魏国的官员、甚至包括曹丕在内都穿蜀锦。

而这也为蜀汉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使得诸葛孔明有大量的本钱去北伐,征伐曹魏。

换作以前,司马懿肯定是不能够想明白其中的关节的。

但通过专研对手,专研幽州的经济奇迹。

使得司马懿改变了原来落后的观点,他认为蜀锦就是魏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亡国公主娇又软,糙汉可汗日日哄 大唐:明达小公主来我家 捉姦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入夜,三爷为娇软小祖宗折腰! 一品农门恶婆婆 被全家烧死,嫡女浴火重生杀疯了 娇娇庶女惹人醉,绝嗣世子宠入怀 重生后我改嫁他哥,前任被我气进icu 婚后妄念 咬春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