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援军(1/2)
第646章 援军
“分兵?”
安梓扬捏着下巴,沉默不语。
老者说完消息后便已离开,他还要继续监视土默特部的动向,以确保这不是鞑靼人做的一场大戏。
隐蔽而狭小的山洞中,王海、安梓扬并肩而坐,郜暗羽靠在石壁上,志清盘坐在地上,旁边则是正在运气疗伤的邓柏轩和柳白云,书写着唐兰舟名字的白幡放在一边,已经被血渍染成半红半白。
大同这边的两拨人马已经合流。
将鞑靼半数大军拖延至今的,便是在场的几人了。
听完丐帮老者阐述的情况后,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默,直到数息之后,才有武当长老志省犹豫着开口道。
“对方分兵,不是好事么,怎么都如此凝重?”
安梓杨仍在思考,王海便接下了话头。
“非但不是好事,反而是天大的坏事。”
“这几日抓了不少俘虏,对鞑靼的情况咱们也差不多摸透了。咱们能将他们拖到现在,一是因为四妹妹的蛊虫,二是因为诸位的拼死搏杀,和……唐公用性命唤起的,边关溃兵的血性。”
“但,其实这两点,都不足够。”
王海伸出手,举起一根手指。
“鞑靼内部的争斗,才是根本。”
“土默特部默许甚至是暗中帮助我们散播蛊虫、冲杀其他部落,亦卜刺也在暗中给土默特部放血,异族天人们分属不同部族,也因此互相掣肘,这才是我们做事的根本,不然就以我们的人手,不可能拖得住大军。”
“但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主动分兵,互相之间不再掣肘,先入关者接受河上丈人的册封,登基称帝……这代表他们会开始拼命了,无论我们去阻拦哪一路,都会遭到他们倾尽一切的攻击。”
“以我们的人手,很难活得下来。”
志省闻言,面露难色,又问道。
“蛊虫呢?”
王海摇了摇头。
“四妹妹已经确认,她散播到鞑靼人中的蛊虫,已经尽数死亡,对方已经掌握了祛除蛊虫的方法,这手段已经无用了。要继续拖延,就只能杀过去……可我们的人手实在太少了。”
志省抿起了嘴。
照理说,就凭他们几个加上一群溃兵、一帮乞丐,能将鞑靼半数大军拖延近半月,已经是缴天之幸了,不能奢求更多……可他真的不甘心,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结果。
所以他抬头,带着希冀看向安梓杨。
半晌之后,安梓杨抬头,长叹。
“没办法了。”
“要么走,要么今夜赌一把、冲一次。”
“但对方多半已经准备好了陷阱,就等着我们钻进去,要是去的话,估计就是个身陷重围、力竭身死的下场……诸位想选哪个?”
志省猛地咬牙。
“我要去冲一次!掌门师兄的尸体还在他们手上!”
安梓杨点点头,看向郜暗羽。
“你呢?”
郜暗羽抖了抖,迷迷瞪瞪的睁开眼。
“啊?我?我都行……李叔让我听你俩的,你们商量好了告诉我一声就行。”
说罢,就又闭上眼,神游天外。
安梓杨点点头,看向邓柏轩和柳白云。
二人齐齐躬身。
“属下自然是听二位镇抚使吩咐……只是……”
安梓杨摆摆手,叹息道。
“我知道你们两人不想走。”
“唐公把自己的命压在了你们身上,你俩不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就不会心安。”
邓柏轩与柳白云垂头不语,显然是默认了安梓杨的说法。
安梓杨捻着手指,犹豫不决。
从理智而言,他此刻应该力排众议,强压着所有人离开。
京城陷落,南京危急,河上丈人随时都可能到,眼下能够动用的力量就那么多,实在不能再折损了。鞑靼人有九成可能在等着自己送上门,也就是说如果强冲,己方有九成的可能全军覆没。
该走。
但……他也必须考虑人心。
志清的尸体还在鞑靼人手中,所以志省不会走,这半月来冲着武当的名头驰援过来的江湖义士便也不会走。丐帮和溃兵都是靠着一股血勇在强撑,这一走,用唐兰舟和劳奇峰的命换来的这股血勇也会顷刻消散。
这一走,鞑靼进入中原,河上丈人补全了兵力,想来立刻便会册封一位鞑靼皇帝,然后挥师南下,像轰碎居庸关那样,轰碎大朔的所有城池……到时候,人心就真的无法收拾了。
而中原百姓,也将面临灭顶之灾——就像前朝那样。
“啧!”
安梓杨嘬了嘬牙子。
怎么这么难……这种决定,自己能做的了吗!
自己能选对吗!
捻动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却忽然被抓住。
安梓杨抬头,见王海抓住了他的手臂,沉声说道。
“安兄,就这样吧。”
“你已经做的够多了,不用再想去做更多了。”
安梓杨缓缓摇了摇头。
天塌下来高个儿顶着,现如今李淼不在,他就是那个高个儿,就必须得顶起来才行……哪里有什么够不够的说法!
安梓杨闭上了眼。
心绪纷乱之下,他忽的冒出个想法来。
“如果指挥使在的话……他会怎么选?”
“呵……若是指挥使在的话,只会堂堂正正地将这些边鄙贱类碾死。”
“说起来,指挥使一定知道了这边的情况,也一定在想办法赶回来,也不知道河上丈人准备了什么厉害手段,能将他拖住这么久……但我们能为他争取半月的时间,已经是——”
忽的,安梓杨睁开眼。
“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