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帝术(1/2)
皇帝取茶碗品了一口,微笑道:“你对科举的做法,却是颇为高明,也很有趣,会让很多的贵族不能获得了太多势力,汉代以来独尊儒道,三国后的魏晋又实行九品中正制,而你的做法,应该是想百家争鸣。”
“也算不得百家争鸣,臣只是尊崇了天工开物,凡能工巧匠,臣就想给了官身,臣最反感读书人不知五谷,不通百事,一个个迂腐的不能为民生出力,而臣的武举之道,就是想将底层的军武人才弄进了皇家势力,凡能够通过初试的士兵,日后多数能有机会成为王师。”陆七温和道。
皇帝点头,道:“你用层出不穷的新贵,削弱老贵族的势力,确实是巩固皇权的上策,比朕的禁军分等要好的多,朕在禁军将士里拔选置立上军,但结果却是免不了被军臣把持,而你的做法,却是集结军武精英归属各个王府之地,用皇家内府的财力给养,成为帝王家的真正私军。”
“臣的做法是有私军之意,但不会让王府之军比外朝军力显得尊贵,臣置立内廷,就是形成两套朝廷互相的震慑和分权,就像是相邻的州治,各管各的,但主官都向皇帝负责。”陆七回答道。
皇帝点头,道:“天风,你的王府之地,包括异姓王吗?”
“原本是不包括的,但赵普大人和几十位大臣,强烈请求不许封王拥有太多私军,请求实行勋俸制,臣就顺势采纳了。”陆七微笑回答。
皇帝点头,道:“你是应该夺了王臣的大半军政,依地位给予勋俸和翊卫,不然对你的子孙统治会形成很大的不利。”
陆七点头,皇帝又道:“朕知道赵普,对朕是有很大怨心的,当年他谏言国家转入全面内治,对军队实行文官监军或者领军,但朕却是不想委屈的处于挨打境地,执意的北征燕国,结果朕不但功而归,还受了重伤险死,但朕不悔。”
皇帝点头,道:“朕也想杀了赵匡义,上次的毒丹,和后来的毒膳,八成都是赵匡义指使的,那种阴毒算计的人是不能留下。”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皇帝点头,道:“可以。”
吴王却是不想受封为唐皇,言获封唐皇反而让他有了不安宁,陆七一笑没有深说,赐封唐皇的姿态他必须要做,吴王就是拒绝,也得在受封后上请收回,若是吴王没有上请收回,那就别想要江宁的两成税赋了,若是没有巨财收入,只怕江宁的皇宫维护都难,如今陆七拥有了广阔的国域,愿意损些财力做仁君形象,俗称以德服人。
陆七又言明了曾经答应于将军封他为唐皇,不过目前不能册封,而且就是册封为了唐皇,也只能获得王爵的勋俸和翊卫,能够获得了江宁府两成税赋,以及江宁的皇宫。
陆七点头,道:“熙谨很有才能,为人我也信得过,所以不想让熙谨做了富贵闲王,以后可以入政事堂,再年长几年就去江南做中都使相,若是陛下不反对,目前可以让熙谨做开封府尹。”
陆七点头,道:“不瞒陛下,臣也曾经想过,若是抉择治国之道,是倾向李国主,还是倾向陛下,臣的抉择是,不愿让了后人只求苟安。”[
石守信点头,道:“不瞒殿下,德芳来臣这里,是想求臣能够说话,请臣问一下他父亲的事情,如今年关了,他却是不能尽孝。”
陆七一怔,想了一下,浅笑道:“臣却是没有想的那么多。”
陆七点头,道:“新贵若是与老贵有了合流之时,皇权就会弱势了,那时触动贵族的利益,会引发了激烈反。”
石守信对陆七的到来,亲自迎到了门外,恭敬的见礼后,与陆七回到了客厅,不想客厅里竟然有一位陆七认识的年轻人,赵德芳。
赵德芳一见陆七进来,忙恭敬的大礼道:“罪臣恭迎虞王殿下。”
陆七摇头,道:“是赵匡义,臣不想杀赵匡胤。”
陆七又道:“还有一事臣不好做,臣想处置了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