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看清(2/2)
她也瘫坐在海柔身旁的石凳上,半日没有说话。永远都是做了错事的人最理直气壮。
她们家是勋贵,而且还是逐渐没落的勋贵。一户人家若始终不能出现支应门庭的子弟,很快就会没落了。
她也知道母亲一直在盘算着要给弟弟娶一个出身高门又贤良淑德的女子为妇,可是却从没想过母亲为了达到目的居然会想出这样的办法。
“倒是有些养在高门大户自诩书香门第的小姐,一言不合就想着要置人于死地,心也太黑了些。”
“我方才陪着徐家两位表妹在我房里喝茶说话,海柔表妹说我做的玉兰点心好吃,她也想学一学回家好做给周太夫人和您吃。”
又接过她的丫鬟手里包好了给海柔和沛柔带回家的点心盒子道:“这盒子里倒只剩了我和沛柔表妹做的了。”
沛柔只好也在她们身边坐下来,陪着她们静默无语。
上次定国公府春宴,王太夫人也算是出了丑,难怪她这么迫不急的的要跳出来挑沛柔的不是了。
常氏就对常蕊君慈爱的笑道:“难为你一片心意,今日你两个表妹没有给你添麻烦就好。我们家太夫人前几日还念叨你呢,叫你有空也多去她跟前坐坐。”
这才是她一直亲事艰难的根源。
她们还是先回了常蕊君的院子,重新梳洗了才往早上的厅去。
祝煦怜此时就站在她母亲王氏身边,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似笑非笑的看着海柔。
常毓君说完就快步出了梅园,没再理会身后姐姐的呼喊。
像常毓君这样愚蠢又自私的人,长成之后居然也能假装出一幅谦谦君子的模样,可见人心难测。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更何况王夫人说她们是姐妹相争,有这种事,海柔是做姐姐的,再有理也先没理了三分。事涉女儿,就是常氏的底线。
宣瑞伯夫人傅氏被迁怒并非是教子不严之故,她从来都是知情人,甚至就是她教唆了儿子,一手安排了这一切。
沛柔在心里叹气,她今日已经够心烦的了,前生怎么就没有这么多人偏要和她作对?
祝家的小姐既然愿意和自己的弟弟这样私下来往,想必也并不是什么守礼之人,这样人进了家门,再对上母亲的脾气,家中只怕永无宁日。
海柔哭的太多,已经说不出话来,沛柔的手一松,她就直接坐在了石凳上。整个人看起来就像刚从水里被拎起来的小狗,可怜至极。
宣瑞伯府是常氏的娘家,沛柔又是她带出来的,她自然是要维护沛柔的。
等柏老大人终于卸任还乡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会是这位祝大人接任柏老大人的位置,可他最后却被外放了。
沛柔不知道今日自己这样究竟对还是不对。她算是帮了海柔看清了她心心念念的表哥,那常蕊君呢,她原本不必这样直面母亲和弟弟的龌龊心思的。
常氏虽然知道这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但她还是感念她的好意。
*
那时候齐延就在刑部,所以她对这件事情倒还有印象。
果然立刻就听常氏道:“王夫人可真是会说话,青红皂白也不问一句,就先说上我们家沛丫头不是了。难道祝大人平日在刑部也是这样办案的不成?”
“徐二太太说话倒是有趣,我家相公可是朝廷命官,手下经过的大案要案多如过江之鲫,却被二太太这样凭空臆测。二太太这是在藐视朝廷么?”
白日有阳光还好,夕阳西下,梅园里瞬间就冷了下来。疏影横斜,不闻梅香,实在太过清寂了。
却听王氏开口,“徐家三小姐这是怎么了?可是和妹妹吵架了?早听闻徐家五小姐伶牙俐齿,今日怎么却窝里横起来。”
要按如今这个势头,只怕王氏老了以后也会如她姑姑一样一脸刻薄相。
她显然并不知道她们话中说的是什么事,也不敢贸然上前打圆场,还是常蕊君走上前来,对常氏笑道:“今日倒是我的不是。”
这是在暗指元宵那夜祝煦怜差点把海柔推到河里去的事情。
他们原本是清流,又何必与没落勋贵沾边,徒留话柄。
她不能放任母亲和弟弟这样下去。
众人皆知定国公府太夫人出身皇室贵胄,又向来眼高于顶,寻常人家的宴请她是从不出门的,能得她的青眼的姑娘,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傅氏却不懂得见好就收,反而来拆女儿的台,走到海柔身边做出一副慈和样子来,道:“我怎么觉得这事情没这么简单,海丫头过来,今日在你舅母这受了委屈了,快告诉我到底是谁欺负了你。”
常氏的目光一瞬间又冷了下来。
见母亲有开口呛声的意思,海柔忙躲开了傅氏向她伸出的手,跑到了常氏身后,还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来。
“就是方才蕊君表姐说的这样,为这么点事就哭成这样,我也老大不好意思的,下次再也不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