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送花(1/2)
第61章 送
第二日也是咏絮斋也是停课的,沛柔由纭春服侍着起了床,让扬斛捧了珐琅彩春归燕的斛到松鹤堂前院的内室里去等太夫人起床。
她昨日虽然睡得晚,早上精神却不错,她到内室里的时候,太夫人还只是在梳头。
沛柔就拿了一朵洛阳锦,准备给太夫人插到发髻上去。
满庭芳里的洛阳锦都是一朵上同开紫红、粉白二色,殊为名贵。
太夫人今日不出门,用的只是翡翠的首饰,一朵牡丹插进发髻,顿时就让原本名贵的翡翠玉簪也黯然失色了起来。
太夫人倒没有立即把那摘下来,还在铜镜里欣赏了一会儿,才笑道:“我年轻时候也爱俏,家里的牡丹都是你曾祖父的宝贝,绝不许我们碰的。”
“每年开时候总要请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小酌吟诗,咏牡丹的诗词作了有一屋子,后来有一年不知道怎的,家里的牡丹竟全死了,你曾祖夫就把做的牡丹诗全给烧了,实在是很可惜。”
郭氏正倚在窗边的榻上看书,天气逐渐热起来,她腿上却仍然盖着毛毯。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可孩子全然无辜,她不会把恨意加诸在这个孩子身上。私下里就还是求了太夫人把郭大夫请进了梅真堂。
“祖母知道您喜欢洛阳锦,所以特地让我送几朵过来给您赏玩,顺便问问您的身体好些了么。”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郭氏闻言很高兴,让缬草去找瓶,又道:“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明早就可以去给娘请安了。今年开的早了些,我原准备过几日再去园子里看看的。”
今年京城三月的天气倒大多很好,总是这样日光温煦,令人心生暖意。或许是因为这样,园子里的也就开的很好。
郭氏便温声问沛柔,“你难得过来一趟,我也就直接问了,今日来找四叔母可是有什么事?或者是太夫人有什么吩咐么?”
“你曾祖父不许我们碰那,也没有个为了戴朵就到别人家去采的事,你曾祖母只好就每年三月都进宫去,找尚宫局的女官们给我和妹妹做牡丹形的宫。”
“五小姐今日怎么过来了?快请屋里坐。可是太夫人有什么话要告诉我们夫人?”
“还告诉我们说有一种叫‘洛阳锦’的牡丹,一朵能开两色,存世稀少,不过熙和园中却有。所以昨日三姐姐一送过来,我就猜是洛阳锦。”
沛柔汗颜,她好像不知不觉又告了海柔的状了。“三姐姐最近用心多了,周先生上课她有听不懂的,也时常下课了去请教先生。”
郭氏出身太医世家,自己也会一些医术。又都说久病成良医,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想必很了解,所以才能够那么豁达的吧。
这是不反对她进宫见太妃了吧。
周先生的确教过她们认牡丹的品种,不过却没有提到洛阳锦,希望太夫人不要起疑心才好。
她就把头上的摘下来,放在手中赏玩。
太夫人倒有些讶异:“我还以为是你早起进园子采的,原来是海丫头干的好事。你倒还知道这叫洛阳锦,是谁教你认的?”
沛柔前生虽然不学无术,但眼界向来很高,这些赏玩的东西自然是很了解的。
“我精神不济,再把六小姐和七小姐叫过来陪客。”
沛柔进了院子,也没有人出来迎,还是郭氏身边的大丫鬟缬草从窗子里看见了她,才出门来迎接。
上架也就意味着要和一些朋友告别,仍然感谢你们在免费期陪伴过我,给我提过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江湖路远,有缘再见。
“再加上我们家也是世代行医,和药材打交道的,所以我总觉得植物都自有灵,应当心存敬畏。”
郭氏一边摆弄那洛阳锦,一边和沛柔道:“今年这开的也好,两色都很艳丽。你两个妹妹出生那年,这就怎么也不肯开,才开了一日,你两个妹妹就落了地。”
沛柔就殷勤地问太夫人:“祖母,您看这几朵洛阳锦放在哪里养着好,园子里统共就这几朵,怕是三姐姐不知道,把它们全采了给我了。我觉得还是给各处都送一点的好。”
“前几日满庭芳那边的牡丹开了,周先生大约也去赏过,课上就教我们认了几种名贵的牡丹。”
只要太夫人不反对,哪怕端午她进不了宫,以后也总有机会的。
“你祖父是个只知道舞刀弄枪的,觉得不好看,倒也还算是会说话,说我戴了这,反而让那争了颜色。”
跟着缬草进了郭氏的正房,扑鼻而来就是汤药的苦涩味道。
沛柔受教,前生她还真没有关心过家里人都喜欢些什么。
从明天开始,我的第一本书《银缸照》就要上架了。以后会改为每日两个12点各更一章,不定时掉落加更。更新可以跟大家保证,我目前的全文进度已经到了第三卷,共84w字。仍然在坚持每天写作四章。
太夫人扶着沛柔的手,一边说一边往外走:“咱们家只有你四叔母最喜欢这,年年开时也会摘一两朵回去养着,你不如送几朵去枫晚堂,也顺便替我问问她的病。”
她先去了桦默堂。二哥沁声和五哥沛声今日都在外院读书,三叔父上差,就只有杨氏一个人在屋子里。院子里时有丫鬟进出,行色匆匆。
可今生她进府不过几个月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