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想见(2/2)
他虽然年龄比沛声小,个子却比沛声高一些,勉强能把整个脑袋挂在窗台上。沛柔回了西厢房换了一件蜜合色织锦绣芙蓉的褙子出来见客,她头发不多,只能梳成小丫头片子的双丫髻,两边缀了米粒大小的珍珠流苏。
“这样稍加打扮就很好看,这只簪子你拿去玩吧,正配你这衣服。”
这说的就是宫里的徐贵太妃了。
景珣又道:“五表妹,你别生气了,上次春宴我不是说也要你帮我一个忙的吗?今日我又得罪了你,就当是抵消了上次的好了。”
前世她可是从来没有这样和颜悦色的和她说过话,更别提主动赏她首饰了,也只有逢年过节礼仪上偶然得她一两件东西罢了。
*
永宁郡王妃正和太夫人在宴席室里聊天,她进门先和太夫人问好,又给郡王妃行了福礼:“今日不知道姑姑要来,早起打扮的随意了些。回屋子换了衣裳才过来,是沛姐儿失礼了。”
沛柔忍不住要刺他一句,“可我见世子方才夺我毛笔时十分敏捷,并不像是疲累的样子。”
太夫人便笑道:“我还以为是珣哥儿磨磨蹭蹭的中间又溜到哪儿野去了,原来倒是你这丫头自己多礼。这是你亲姑姑,一家人见面,哪里有这么多规矩了。”
景珣就尴尬的笑笑,岔过了话题,“我娘今日和我一起来的,外祖母说让你也出去见见我娘,所以我就自告奋勇来找你了。”
她只上了一天的课,第二日就是沐休日。太夫人原说要罚她抄佛经的,左右无事,她就在太夫人的佛堂里抄一卷《阿弥陀经》。
景珣毫不在意她话中的不善,做出一副夸张的神态来,“五表妹,你好厉害啊,你才七岁就能抄写佛经了?字都认全了?”
沛柔还是不想理他,却也不再忽视他的存在,只是继续冷冷的盯着他不说话。
“姑姑身体好,这么些年没病没灾的。皇上偶尔也会到姑姑宫里去坐坐,宛平又嫁的好,没人敢怠慢姑姑。”
书法运笔在于腕力,他却觉得手臂酸,可见是并没有用心的。
以她对永宁郡王的了解,即便有郡王妃为景珣兜底,他也应该没那么容易过关才是。
只是没过多久,就有一个不速之客闯了进来。
徐贵太妃的养女是先帝宛平公主。嫁给了镇守东北的肃昌侯蒋家的三爷。向来公主出嫁都是在京里修公主府,和驸马子女住在公主府里。
“谁说的。我也被母亲罚了写了整整一日的大字,我的手臂酸了好几天呢。”他就作势去揉他自己的手臂。
原本抄经是为了静心的,被景珣这么一闹,她只觉得满肚子的火气。
被太夫人养在屋里,果然身份地位就水涨船高了,连眼高于顶的永宁郡王妃都对她另眼相看起来。
沛柔见太夫人微微点头,也就却之不恭,上前恭敬的接了郡王妃的簪子。
“春宴的时候祖母怪我莽撞,所以才让我抄佛经静心。这才几日,世子就又能出门了,看来那日的事情对你是并没有什么影响了。”
景珣见她不理自己,劈手就夺过了她手里的笔。他动作太快,毛笔从她手中抽出时墨汁污了她的手,有一些飞溅在纸面上,她感觉到自己脸上也有墨汁的痕迹。
她们母女说话,却特地把自己也找来,想必应该是有什么事情说。沛柔就站在当地,眼观鼻鼻观心,并不说话。
换到前世,只怕她把他打了一顿他也不会像今日似的感到奇怪。
难怪景珣和沛声是好朋友,一样的不学无术,自己不会念书,就觉得对别人而言都是苦差事。
郡王妃方才正在喝茶,倒没注意到沛柔看景珣的那一眼,笑道:“一样是娘养出来的姑娘,我瞧沛姐儿怎么就是比我当年伶俐多了。”
“我早起偷懒,头发也没梳,编了个辫子就来了祖母这里,这样出来见姑姑也是在是太失礼了。”
希望瑜娘今生可别再看上他,落得伤心一世的结局才好。
太夫人道:“你姑姑这段日子身体还好?我上次进宫还是新年大朝的时候了,你大嫂又怀了身子不能劳动,也有三个月没人进宫去陪你姑姑说话了。”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就拔了头上一支赤金镶玛瑙的芙蓉簪子递给沛柔。
不过他们如今都还是孩子,景珣就已经一副油嘴滑舌的样子,果然浪荡子都是天生的。
太夫人叹了口气,“哪里是怠慢不怠慢的事呢,年纪大了,总归觉得日子难打发,宫里的日子太寂寞了。”
太夫人自己却是不喝绿茶的,仍然是沏的大红袍,“你若是喜欢这茶,我让陆嬷嬷给你包几两带回去。都是你大哥在杭州的好友托了官船送过来的。”
“我又偏了娘的好东西了。”
永宁郡王妃笑着放下了茶杯,“娘如今有沛姐儿陪着还嫌寂寞么?我倒是想起来,姑姑知道娘把这丫头养在身边,还和我说想见见她呢。”
“再过一个月是端午,娘不妨递折子请准了姑姑,带着沛姐儿一同进宫去看看姑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