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27章 日军工事(1/2)
难道说他们俩丢下我先走了?
没道理呀,就算那肥熊存有二心,嫌带着我累赘或者想独吞宝藏就一个人先走了,但郑天可是我多年的好哥们,他是怎么也不可能选择一个陌生的肥熊,而抛下我的。
独自处于幽暗中的我,开始变得恐慌起来。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周围有什么危险,更不知道前面的路该怎么走……我根本就一无所知!
不行,决不能慌张,在这样一种落单的情况下,一定要保持绝对的冷静!
我先翻看了一下身后的背包,里面有一把备用的短刀,一本死重死重的《天工秘谱》,一根登山绳以及登山用的机械塞和快挂,还有一些我央求七哥送给我的火折子和冷烟火,又摸了摸背包内侧,发现还有一瓶矿泉水和四片面包,看来一时半会还饿不死。
我衣服里的物品就更少了:一部没信号的手机,一把跟玩具似得猎刀,一个据道叔说很牛逼实则屁用没有的绝缘手电。
看着手上这个绝缘手电,我不禁又感到一阵绝望。万一等会又碰到什么不好惹的主,我岂不就只有等死的命?现在我又受了重伤,恐怕连逃都逃不动……
这时“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的旋律不知为何突然在我的脑海中响起,大爷的,管他呢,反正这里又没人,一个人在这,我他妈是真怕!想着想着我一下子哇得哭了出来。
回音幽幽,无人应声。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而其中有一个洞穴和其他洞穴很不相同,里面竟安了一张床,床旁边散落着一些日文文件,不出意外这应该是个当官住的地方。
边哭我这鼻涕也边流,一流鼻涕我便伸手去兜里掏纸巾。这一掏,竟把先前在山上木屋里发现的那张奇怪的照片也给翻了出来。我看着照片上笑得那么诡异的自己,怎么也想不通,只是感到更加害怕,立刻又塞了回去。
我背上包借着微弱的手电光线在黑暗的溶洞中摸索着前进,走了大约七八分钟,鞋子上突然感到湿漉漉的,看来是踩到了积水。
我将那东西拾起,用手电仔细照了照,原来是一个已经被打开食用过的食品罐头,上面全是日文,不出意外那些日本兵应该也从这个溶洞里走过。
刚才那是什么情况?我用手电上下左右都仔细照了照,又大声呼喊了几声:“郑天,是你吗?肥熊,是你的话应一声!”
我将手里的枪又丢回了水中,心想当年南京保卫战时期,这些日本兵果然在藏珑山里头囤积了军火,但奇怪的是这些溶洞里面阴冷潮湿,根本就不适合武器的长期保存,这些日本兵为什么要将军火囤积在这里头呢?难道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长期保存,而是准备运来就用的?
路在脚下,一个人也要好好活下去。
日记上还提到了一个中国人,那家伙估计是个没来得及逃走的土夫子,战乱中被抓了,恰好又知道有关太平天国宝藏的事情,于是为了保命,就当汉奸帮日本兵挖了通往墓里的盗洞,也就是先前我们进来的那个。
等等……一个我不愿接受的想法突然窜过我的脑海:爷爷知道天国宝藏的秘密,也知道该怎么进来,而且在南京保卫战时期被日本鬼子抓过,难道说是……想到这我不敢再想,连忙抽了自己一记耳光,这怎么可能呢!爷爷是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一生忠义,根本不是什么贪生怕死唯利是图的土夫子,而且他后来不是逃出来了嘛……对,一定另有其人。
怎么形容呢,这个小洞穴简直就像一个小型军火库,里面横七竖八的散落了一地的枪支、榴弹、小钢炮,还有整箱整箱的子弹,只可惜积水将这里漫淹得厉害,许多武器估计都受潮不能用了。
正准备关上抽屉时,却发现最里面还藏着一把银色手枪,正好被先前的王八盒子挡着。我拿出一瞧,那竟然是一把勃朗宁m1935,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这玩意9mm的大口径可不是盖的,在1991年好像还被评为20世纪十大手枪。
但转念想来这人肯定不是个一般的土夫子,能够知道太平天国宝藏的秘密,而且晓得如何进来,并且可以识破各种机关的,整个民国就没几个人。我所知道的也就我爷爷和卫师长他们进来过,想到这我还有点小自豪呢……
我从地上随手拾起一杆步枪,擦了擦上面的积水,仔细端详起来,发现是一把日本产的三八大盖。这枪的枪管上锈蚀得严重,拉栓已经完全拉不动,差不多是报废了。
我用手电向地上照去,发现积水上散落漂浮着什么东西,其中一个还飘到了我的脚下。
那些文件在积水的浸泡中都早已腐烂,完全辨别不出上面的内容,倒是有一本日记由于摆放在床边的桌子上,所以没怎么受潮,保存的相对完好(但其实也惨不忍睹,仅限于不会一捏就碎)。
通篇看下来,这日记上最令我担忧的是里面提到的什么会飞的怪物,还有那个我未曾见识到的深渊。这小日本说“看来只有用那个办法过去了”,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用什么办法,更不知道他们最后有没有得手。
我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感觉手感果然可以,在当年应该算得上是把好枪,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发射。于是我去到隔壁放弹药的洞穴,用短刀撬开一个弹药箱,抓了一颗手枪子弹,立马给它上了膛。
我感觉上面提到的挂掉的佐藤,很有可能就是在天王府园墓室中,那个甘愿自己充当人钥匙,作为牵引力被倒悬在亭顶的日本兵。看来这帮日本兵进墓穴的路线和我们此次是一样的。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